1樓:
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梅雨靜止鋒已於7月上旬推移到黃河中下游和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氣旋天氣,以下沉氣流為主,日照長,太陽輻射很強,氣溫高,蒸發旺盛。農作物生長也快,農田需水量很大。
但由於氣團單一,除區域性地區的雷陣雨外,無大片雨區,普遍出現乾旱酷暑天氣,故叫「伏旱」。這一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午後氣溫一般達33℃~35℃,個別地方有高達43℃~45℃的高溫記錄。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颱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乾旱。
主要發生在中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颱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乾旱,降水量顯著少於多年平均值的現象。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伏天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起,大約在每年7月12日之後的10天裡。)伏旱不僅對農業生產有很大影響,同時還影響工礦業用水、生活用水和航運事業;也因乾熱缺水,引發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伏旱一般發生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由於氣團單一,除會在區域性地區出現雷陣雨外,並無大片雨區,普遍會出現乾旱酷暑類天氣。特別是在我國的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和安徽等省,由於受到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這一單一氣團的控制,氣流下沉,溫度公升高,出現較長時間的高溫酷暑天氣。在每年的伏旱時期都是這些地區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伏旱是怎麼形成的?
3樓:匿名使用者
長江中下游地區,於8、9月間,有些年份因副熱帶高壓強盛,長期盤踞於此,以下沉氣流為主,造成長期高溫少雨,稱"伏旱"
4樓:嵇芙康春
在伏天時期出現的
乾旱,稱為伏(夏)旱,屬於季風區災害性
氣候。主要發生在中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伏旱對農業生產有很大影響,同時還影響工礦業用水、生活用水和航運事業;也因乾熱缺水,引發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梅雨靜止鋒已於7月上旬推移伏旱到黃河中下游和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氣旋天氣,以下沉氣流為主,日照長,太陽輻射很強,氣溫高,蒸發旺盛。農作物生長也快,農田需水量很大。
但由於氣團單一,除區域性地區的雷陣雨外,無大片雨區,普遍出現乾旱酷暑天氣,故叫「伏旱」。這一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午後氣溫一般達33~35℃,個別地方有高達43~45℃的高溫記錄。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颱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乾旱。
主要發生在中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颱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乾旱,降水量顯著少於多年平均值的現象。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伏天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起,大約在每年7月12日之後的10天裡。
5樓:縱安民符莊
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梅雨靜止鋒已於7月上旬推移到黃河中下游和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氣旋天氣,以下沉氣流為主,日照長,太陽輻射很強,氣溫高,蒸發旺盛。農作物生長也快,農田需水量很大。
但由於氣團單一,除區域性地區的雷陣雨外,無大片雨區,普遍出現乾旱酷暑天氣,故叫「伏旱」。這一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午後氣溫一般達33~35℃,個別地方有高達43~45℃的高溫記錄。主要發生在中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
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颱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乾旱,降水量顯著少於多年平均值的現象。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伏天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起,大約在每年7月12日之後的10天裡。)
形成伏旱原因是怎麼樣的?
6樓:易書科技
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梅雨靜止鋒已於7月上旬推移到黃河中下游和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氣旋天氣,以下沉氣流為主,日照長,太陽輻射很強,氣溫高,蒸發旺盛。農作物生長也快,農田需水量很大。
但由於氣團單一,除區域性地區的雷陣雨外,無大片雨區,普遍出現乾旱酷暑天氣,故叫「伏旱」。這一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午後氣溫一般達33℃~35℃,個別地方有高達43℃~45℃的高溫記錄。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颱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乾旱。
主要發生在中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颱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乾旱,降水量顯著少於多年平均值的現象。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伏天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起,大約在每年7月12日之後的10天裡。)伏旱不僅對農業生產有很大影響,同時還影響工礦業用水、生活用水和航運事業;也因乾熱缺水,引發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關於伏旱的形成原因等
7樓:sorry楊亞威
隨著氣溫的公升高,陸地氣壓降低,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氣壓(夏威夷高壓)逐漸版西移權,正常年份在7月中旬-8月中旬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在副熱帶高氣壓(夏威夷高壓)控制下,下沉氣流十分強盛,長江中下游地區難以形成降水,7、8月又多晴朗天氣,氣溫高,蒸發旺盛,形成盛夏伏旱。所以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盛夏伏旱形成的天氣系統是:
副熱帶高氣壓(夏威夷高壓)或反氣旋。
陸地氣溫的公升高,氣壓降低,7月中旬-8月中旬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氣壓(夏威夷高壓)逐漸西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此時我國雨帶已北移到華北、東北地區,就是副熱帶高氣壓(夏威夷高壓)逐漸西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副熱帶高氣壓(夏威夷高壓)中心和大部分在太平洋上,西部延伸的高壓脊只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沒控制整個大陸
8樓:巨集志地理組
伏旱是7-8月左右出現我國南方地區的一種天氣。原因:此時太平洋副熱回帶高壓的西側延伸到我國南答方地區,使這裡在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形成少雨天氣,另外由於此時我國的雨帶已經移動到了東北-華北地區,使南方受單一暖濕海洋氣團影響,空氣濕度非常大。
綜合上述過程,由於副熱帶高壓影響,受單一熱帶海洋氣團控制,形成了空氣濕度非常大、但就是不下雨的、悶熱難耐的伏旱天氣
9樓:匿名使用者
夏季,我國大陸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長期處於下沉氣流控制下,高溫少雨,形成伏旱。
10樓:易書科技
大體上bai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梅雨du靜止鋒已於7月上zhi旬推移到黃dao河中下游和東內北地區
,長江中下容遊地區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氣旋天氣,以下沉氣流為主,日照長,太陽輻射很強,氣溫高,蒸發旺盛。農作物生長也快,農田需水量很大。但由於氣團單一,除區域性地區的雷陣雨外,無大片雨區,普遍出現乾旱酷暑天氣,故叫「伏旱」。
這一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午後氣溫一般達33℃~35℃,個別地方有高達43℃~45℃的高溫記錄。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颱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乾旱。主要發生在中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
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少颱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乾旱,降水量顯著少於多年平均值的現象。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伏天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起,大約在每年7月12日之後的10天裡。
)伏旱不僅對農業生產有很大影響,同時還影響工礦業用水、生活用水和航運事業;也因乾熱缺水,引發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伏旱的形成?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伏旱
(zhongguodefuhan) 盛夏伏天期間出現於長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東部地區的乾旱。伏旱發生於梅雨期之後,通常為7月中旬—8月中旬的三伏時段內。伏旱期間高溫悶熱、晴朗少雨、蒸發旺盛、旱情災害嚴重。
7月平均氣溫可達28—31℃,如重慶為28.6℃,漢口29.0℃,南京28.
2℃,號稱長江流域的「三大火爐」。由於陽光充足,驕陽似火,地溫高達70℃以上,酌熱的大地不斷地把熱量散發給大氣,午後最高氣溫平均高達34—35℃,甚至出現不少40℃以上的記錄,如皖南霍山2023年8月9日達43.3℃,江西修水2023年8月15日高達44.
9℃等。伏旱期間雖然晴朗少雨,但因長江中下游和川東地區河網密布,水汽蒸發很多,低空濕度仍很大,故熱量不易散發。高溫加高溼,人體不易排汗,感到悶熱難耐。
伏旱期間的降水量明顯地減少,一般為95—120公釐,與5—6月的春雨、梅雨季節相比,減少了近三分之二。蒸發量偏大是伏旱的顯著特徵。7—8月的蒸發量可達255—280公釐,與5—6月相比,約增加80%。
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差值是表現伏旱程度的重要指標。降水量少於蒸發量則為負值,負值越大則伏旱強度越大。下圖為7月中旬—8月中旬(伏天期間)多年降水—蒸發差等值線。
東經110°以東,北緯25°以北,北緯32°以南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和四川盆地東部地區,降水—蒸發差在100公釐以上,為中國比較顯著的伏旱地區。其中,北緯26—31°,東經112—121°之間的地區,降水—蒸發差在175公釐以上,為中國伏旱最重的地區。伏旱的產生是副熱帶高壓影響的結果。
每年7月上中旬當副熱帶高壓增強北進到北緯25°附近,長江中下游地區便處於副熱帶高壓下沉氣流的控制之下,儘管空氣中水汽很多,但缺乏凝結、成雲、降雨的條件,旱情嚴重。伏旱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主要旱期,大面積乾旱對農業的影響很大。此間若有颱風來臨,則為極好的抗旱水源。
若無颱風,或颱風來臨過晚,則會造成嚴重的伏秋旱。實際上,伏旱區並非年年伏旱、處處伏旱。若遇副熱帶高壓較弱,位置偏南、長江中下游多雨年份(如1954、1957、1962、2023年等),則不出現酷熱乾旱。
在海拔較高的山區和濱海地帶,是伏旱時期的避暑勝地。
==梅雨過後,就會出現伏旱。伏旱,顧名思義,就是伏天發生的乾旱。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俗稱"三伏"。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從入伏到出伏,約相當於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伏旱主要發生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它們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這一單一氣團控制,氣流下沉,溫度公升高,出現較長時間的晴熱少雨天氣,這時夏季農作物(如水稻等)生長很不利,比春旱更嚴重,故稱"春旱不算旱,夏旱減一半"的農諺;當大氣環流發生異常,副熱帶高壓位置沒有按常規由南向北推進時,有些地區會出現嚴重的伏旱。
如2023年入夏以來,因受異常氣候影響,河南省出現了大面積嚴重伏旱,豫南的部分市縣降水量建立國以來歷史同期最少紀錄。據河南省2023年6月1日至8月18日的累計雨量統計,全省降雨量為46公釐至392公釐。有91個市縣降雨較常年偏少1成至9成。
有30多個市縣降雨量創下建國以來歷史同期最少或次少紀錄。特別是7月7日以來的40多天時間,全省大部旱情急劇發展,據統計,共有96個市縣的累計雨量在100公釐以下,其中有72個市縣降雨不足50公釐,較常年偏少5成至10成。
伏旱不僅對農業生產有很大影響,同時還影響工礦業用水、生活用水和航運事業;也因乾熱缺水,引發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伏旱是怎麼形成的,關於伏旱的形成原因等
長江中下游地區,於8 9月間,有些年份因副熱帶高壓強盛,長期盤踞於此,以下沉氣流為主,造成長期高溫少雨,稱 伏旱 在伏天時期出現的 乾旱,稱為伏 夏 旱,屬於季風區災害性 氣候。主要發生在中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特別是湖北 湖南 江西 江蘇 安徽等省。伏旱對農業生產有很大影響,同時還影響工礦業用水 生...
為什麼反氣旋會形成伏旱寒潮和北方秋高氣爽的天氣
反氣抄旋中心氣流下沉,帶來晴朗的天氣bai。當單一高壓反氣旋在 du7 8月份影zhi響長江中下游地區時,會帶來高溫dao乾燥的天氣,稱為伏旱。冬半年,亞洲高壓反氣旋南下,會給我國大部分地區帶來大風 降溫 雨雪 霜凍天氣,這就是寒潮。秋季,我國北方受單一的高壓反氣旋控制,會帶來秋高氣爽的天氣。反氣旋...
珍珠是怎麼形成的,珍珠是如何形成的?
貝類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後,一部分進行細胞 而後發生分離,隨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機物質,同時逐漸陷入外套膜結締組織中,形成珍珠囊而後形成珍珠。由於沒有異物為核,稱為 無核珍珠 蚌的外套膜受到異物 砂粒 寄生蟲 侵入的刺激,受刺激處的表皮細胞以異物為核,陷入外套膜的結締組織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