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

2025-01-15 21:20:12 字數 1509 閱讀 5849

1樓:匿名使用者

13-18、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孔子曰:

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鑿 直躬——孔注云「直身而行」,而鄭注以為「直人名弓」,俞樾《群經平議》以為當從鄭注,若解作「直身而行」則孔子亦當稱「吾黨之直躬者」,此說比較妥帖。

集解]孔曰:「直躬,直身而行。」周曰:

有因而盜曰攘。」 唐以前古注]《釋文》引鄭注:直人名弓。

葉公稱己鄉黨中有直躬之人,欲自矜誇於孔子也。躬猶身也,言無所邪曲也,此直躬者也。攘,盜也。

言黨中有人行直,其父盜羊,而子告失羊主,證明道父之盜也。謂他人物來己家而藏隱取之,謂之攘也。拒於葉公,故云:

吾黨中有直行者,則異於證父之盜為直者。孔子舉所異者,言為風政者以孝悌為主,父子天性,率由自然至情,宜應相隱,若隱惜則自不為非,故云直在其中矣;若不知相隱,則人倫之義盡矣。 樊光雲:

父為子隱者,欲求子孝也;父必先為慈,家風由父,故先稱父。 範寧曰:夫所謂直者以不失其道也,若父子不相隱諱,則傷教破義,長不孝之風焉,以為直哉!

故相隱乃可為直耳。今王法則許期親以上得相為隱,不問其罪,蓋合先王之典章。 江熙曰:

葉公見聖人之訓,動有隱諱,故舉直躬欲以訾毀儒教,抗衡中國;夫子答之,辭正而義切,荊蠻之豪喪其誇。 [朱子集註]直躬,直身而行者。有因而盜曰攘。

為,去聲。父子相隱,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為直,而直在其中。

謝氏曰:「順理為直。父不為子隱,子不為父隱,於理順邪?

瞽瞍殺人,舜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當是時,愛親之心勝,其於直不直,何暇計哉?」 證——告發。

楊伯峻《論語譯註》雲:《說文》雲:「證,告也。

正是此義。相當今日的「檢舉」、「揭發」,《韓非子·五蠹篇》述此事作「謁之吏」,《呂氏春秋·當務篇》述此事作「謁之上」,都可以說明正是其子去告發他父親。「證明」的「證」,古書一般用「徵」字為之度 攘羊之論,直是華夏傳統中之一大公案,反覆引用,併成後世法律儒家化的乙個重要故事。

直在其中,即是孔子關於從他者定義自我的行為規範的要旨,所謂「以直抱怨」亦是此意。孔子所謂「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即是利益內在化原則的人倫表達,與國家制度中的利益內在化原則是一致的。

2樓:雷依白鎖衍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的家鄉有個自身很正直的人,他的父親偷了羊,他作為兒子去為此事作證。」孔子說:

我家鄉的正直的人與此做法不同,父親替兒子遮掩,兒子替父親遮掩,正直就在這之中了。」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

3樓:布策幸向榮

論念雀語·子路》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葉公是楚國。

長官,向孔子誇耀他的鄉黨有個人,因其父宴兆偷羊而出面作證,是為人正直的模範。孔子駁斥葉公說,在偷羊的事情上,父子相互隱瞞才是正直。

隱瞞其父偷羊以孝長輩,是事父的問題;證明其父偷羊以利國法,是事君的問題;這件事仔祥早包含著古代事父與事君的矛盾。)

孔子 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曰 一日三省吾身的原文

王大前 一是反省謀事情況,即對自己所承擔的工作是否忠於職守 二是反省自己與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諾言 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學到的內容身體力行。原文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出處 出自 論語 學而 論語 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及其再傳 編撰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