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滕玉庚柔
這就是著名的「買櫝還珠」故事。《韓非子》用以說明「以文害用」即只重表面言辭不重實際的害處,後代則以諷喻世人不要捨本逐末,取捨失當,誠為有理。但是,換乙個角度看,這豈不直接是乙個商品包裝的問題,即商品包裝價值超過其實際價值,結果賣了包裝,商品本身卻賣不出去,這生意不是做得很蠢嗎?
然而不然,試為一說。「買櫝還珠」,從楚人賣珠的目標來說確實是落空了,即「未可謂善鬻珠也」;可是鄭人「買其櫝」仍是要付款的,楚人並不空手而歸,生意無虧,「此可謂善賣櫝也」。而經商謀利,「善賣櫝」又何嘗遜於「善鬻珠」?
如果楚人因此知道鄭人喜歡「木蘭之櫃,燻以桂椒」云云之櫝,並不固守其「鬻珠」的本行,由做「鬻珠」生意改為「賣櫝」,又何嘗不是經營之道?
所以,從生意的觀點看,「買櫝還珠」並不表明楚人有何等大的失誤,充其量歪打正著。倘楚人由此看出和抓住商機,說不定成賣櫝的大亨。世上少了乙個「鬻珠」的蠢商,多了乙個「賣櫝」的良賈,也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買櫝還珠」的失誤只在具體目標有所偏離,而最終並非不合於經商的目的。所以《韓非子》用以說明只重言辭不重實際的害處,並不甚妥貼。
2樓:塗含秀扶紹
鄭人的眼睛只盯著那隻精美的盒子,結果卻丟掉了真正有價值的寶珠。可見,做什麼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則就會象這位「買櫝還珠」的鄭人那樣做出捨本逐末、取捨不當的傻事來。
買櫝還珠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3樓:老李漲知識
1、買櫝還珠的道理是不要只被表面的東西迷惑,要認清事物的真正價值,不要丟了西瓜撿芝麻。
2、買櫝還珠原意是買來裝珍珠的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次要的東西比主要的還要好。
3、賣櫝的人用乙個「櫝」得到了「珠」。也總來形容目光精明,取捨得當的人。
買櫝還珠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4樓:建安財稅筆記
買櫝還珠的寓意和道理:鄭國人兩眼只盯在了精緻的木匣上,竟然捨棄了珍貴的珠寶。可見,做事情必須主次分明,不能像買櫝還珠的人那樣,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質。
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質,分清主次,才能取捨得當。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原文為: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5樓:
答:大家小時候都應該通過買櫝還珠的故事。那麼,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故事原文如下: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絕搏鍵。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賣鬻珠也。
譯文如下:有乙個在鄭國賣珠寶的楚國人。他用名貴的木蘭雕了乙隻裝珠的匣子,將盒子用桂椒調製銀敏的香料熏製,用珠寶和寶玉點綴,並巧用美玉連結,用翡翠裝飾,用翠鳥的羽毛連綴。
有個鄭國人把匣子買了去,卻把匣子裡面的珠子還給了他,這可以說,這個珠寶商人很善於賣盒子,而不善於賣珠寶。
啟示告訴我們:不要只被表面的東西迷惑,要認清事物的真正價值,不要丟了西瓜撿芝麻!
買櫝還珠原意是買來裝珍珠的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韓非所作的《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買櫝還珠這個成語比喻,成語買櫝還珠的意思是?
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成語 買櫝還珠 拼音 m i d hu n zh 解釋 櫝 版木匣權 珠 珍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買櫝還珠 出處 bai韓非子 外...
成語買櫝還珠中的肚是什麼,成語買櫝還珠中的櫝是什麼
買櫝還珠m i d 來 hu n zh 成語自解釋 櫝 木匣 珠bai 珍珠。du買下木匣,退zhi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dao舍不當。成語出自 戰國 韓 韓非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成語簡拼 mdhz 成...
賣櫝還珠讀音是什麼,買櫝還珠怎麼讀音
買櫝還bai 珠 拼 音 m i d hu dun zh 解 釋 櫝zhi 木匣 珠 珍珠.買下了盛珍珠的dao盒子 卻退還了匣子裡 回的珍珠.比喻答沒有眼光 取捨不當.出 處 宋 程頤 與方元採手帖 今之治經者亦眾矣 然而買櫝還珠之蔽 人人皆是.示 例 讀一本書必須吸取精華 千萬別幹 的蠢事.買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