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地殼,地幔,地核,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也是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它的外部呈現出高低起伏的形態,因而地殼的厚度並不均勻:大陸下的地殼平均厚度約35公里,我國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達65公里以上;海洋下的地殼厚度僅約5~10公里;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5公里,這與地球平均半徑6371公里相比,僅是薄薄的一層。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緻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乙個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蛻變放熱,將岩石熔融後造成的,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
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公里。地核還可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層,外地核厚度約2080公里,物質大致成液態,可流動;過渡層的厚度約140公里;內地核是乙個半徑為1250公里的球心,物質大概是固態的,主要由鐵、鎳等金屬元素構成。地核的溫度和壓力都很高,估計溫度在5000℃以上,壓力達億千帕以上,密度為每立方厘公尺13克。
2樓:匿名使用者
從外到裡依次是地殼、地幔、地核。
地球內部可以分為哪三部分
3樓:黑科技
從地表到地心依次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部分。地球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殼內部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
地球內部結構可以根據**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
地殼與地幔之間由莫霍面界開,地幔與地核之間由古登堡面界開。
**發生在地殼之中。地殼內部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超級**指的是指震波極其強烈的大**。
地球的內部是什麼樣子,地球內部到底是什麼樣子
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是乙個巨大的球體,它的內部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除了地表以外,我們是無法用肉眼觀察到地球深處的。可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根據鑽井採礦中獲得的資料和火山噴發的物質來分析,逐步弄清了地球內部的溫度 密度 壓力和化學成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人們利用 波來研究地球內部的結構和物理狀況,終於...
地球的內部溫度到底有多高呢
地核又分為內地核與外地核兩部份。地球內部越接近地心,溫度越高,地心點地面附近的溫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幾十千公尺深度以下。地下深處的傳熱機制是極其複雜的,由熱傳導的理論去估計地球內部的溫度分布,常得不到可信的結果。但根據其他地球物理現象的考慮,地球內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溫度是可以估計的。結果如下 在100千公...
地球的結構從內到外依次是什麼,地球的內部結構可分為三個層次,從內到外分別是 地核 地幔 最外層是什麼?
由內到外 地核 外核 地幔 地殼。1 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半徑約有3470 km,主要由鐵 鎳元素組成,高密度,地核物質的平均密度大約為每立方厘公尺10.7克。溫度非常高,有4000 6800 地核的質量佔整個地球質量的31.5 體積佔整個地球體積的16.2 根據 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