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乾萊資訊諮詢
浙江省寧波市。
甬劇,浙江寧波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甬劇是用浙江寧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劇種,**聲腔屬於灘簧。1938年後,這一戲曲劇種正式被人稱為「甬劇」或「改良甬劇」。
甬劇是用浙江寧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劇種,**聲腔屬於灘簧。它的流佈區域早期集中在鄞縣、奉化一帶,後逐步遍及整個寧波地區及舟山一帶鄉鎮。
2樓:網友
寧波的,寧波的簡稱就是「甬」。
甬劇相傳至今已有200餘年,早期稱"串客",是寧波鄉間農夫用方言演唱的一種民間曲調。 清中葉,甬劇出現職業串客班,演出樣式漸從清唱向器樂伴奏的戲曲過度。早期演唱劇目以《賣草囤》、《庵堂認母》等摺子戲和《大鬧花燈》等眾家戲為主。
清光緒十六年,甬劇開始從農村進入寧波城裡,並發展到上海,於是改"客串"為"寧波灘簧",以後又一度稱為"四明文戲","改良甬劇",直至50年代正式定名為"甬劇"。甬劇有著非常濃郁的寧波地方官話口音,在曲調唱腔上採用當地流行的民歌旋律,而劇作則多取材於市井生活,反映民情世態,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甬劇的優秀劇目有《兩兄弟》、《浪子奇遇》、《半把剪刀》等。
3樓:網友
勇敢地抓住那頂草帽。
但思想已擺脫這種約束。
但是他年輕、英俊、受敬愛。
月亮用銀色的古老文字對我講起。
和安達盧西亞那個小乞丐,中風蘸是溼潤敲的的季節的寧靜哈哈。
4樓:鳳凰居士
答案:5.你說吧,你是想死呢還是不想活了?
甬劇的特點
5樓:
您好,親親甬劇是浙江寧波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的藝術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化妝方面,早期臉部開始用鉛粉打底化妝。
20世紀40年代以後,化妝大都運用水粉,而眉毛略用毛筆舔墨描畫,直到1950年以後,化妝才開始用上油彩。在服裝方面,早期一般市民穿斜襟或對襟衫,下圍竹布裙,有的則戴氈帽,穿蒲草鞋,文人多著長衫,戴紅頂子的丘帽,穿「雙根梁」鞋。到了20世紀30年代後期,「旦角」開始穿旗袍,有的還穿上當時流行的時裝登臺演出。
在道具方面,在「串客」時期演員表演「對子戲」時大都只有隨身道具,舞臺上只有桌椅。20世紀40年代譁則的「改良」,大都是上演時裝大戲,舞臺上開始用實物作道具。解放以後,主要以上演現代戲為主。
在佈景方面,在「寧波灘簧」階段,演員在茶樓、酒館演出一般不用佈景。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採用機關佈景戲。解放後開始有舞臺沒看書佈景設計作品出現。
在曲調方面,甬劇的**曲調豐富,其中包括旁扒從農村田頭山歌、對山歌、唱新聞演化而來的「基本調」、「四明南詞」,從亂彈班帶來的「快二簧」、「慢二簧」運蘆昌曲調及一些地方小調等。
甬劇的特點
6樓:會哭的禮物
甬劇**曲調豐富,共計約有九十種。
主要有從農村田頭山歌、對山歌演化而來的「基本調」,從寧波亂彈班中帶來的「月調」、「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及四明南詞和一些地方小調。
其唱腔可大致分為四大類:
一)基本調類:包括2/4節拍的老基本調和1/4節拍的流水,唱詞為七字句(四三或二二三)式,曲體結構為起-平-落格式。
起」即「上韻」,唱前有**起板或引奏,唱完有固定過門;「平」部最具特色,是吟誦體齊言上下句的長段清唱,無伴奏,句數不限,但須成偶,唱至最後乙個上句的末三個字時,在節奏和旋律上有個明顯的強調,稱為「送腔」,將轉入「落」;「落」即「下韻」,句幅較長,樂隊託腔伴奏,最後有尾奏。
基本調的調式是羽調式尾轉商調式,男女同宮異腔。
這類曲調,由於功能和板式不同,又分為老基本調、新基本調、流水三種。
基本調長於敘事,主要用於塑造人物,表現人物較複雜的思想表情。
二) 四明南詞類曲調。
這類曲調均為七言上下句2/4拍,男女同腔,適合抒情,其支聲式伴奏優美,節奏活潑,旋律舒展。
常用的有:平湖調,商調式,上、下句各有許多花腔,句攜廳幅長辯答隱,速度慢,用於抒情場面。
另有緊平湖,多系反面人物所唱。
賦調,角調式,與基本舉飢調相互轉移極易,句幅緊湊,適合抒情和敘事。
另有緊賦調,1/4拍,相當於流水。
詞調,人物哭訴、傷感時多用徽調式。
這一類曲調主要勇於敘述故事情節。
三) 二簧類。
從紹興亂彈中吸收融化而成的〔清水二簧〕、〔快二簧〕、三五七以及五十年代後從杭劇中吸收的武林調等。
二簧類都是七字句的上、下句格式,有正、反宮,由於板式不同又分為:慢二簧,又稱清水二簧,4/4拍,與亂彈中的二凡已很不相同,節奏舒展而寬廣,旋律激越而流暢,適宜表達慷慨激昂、悽愴悲壯等情緒。
快二簧,與亂彈的流水相似,但旋法不同,多表現悲憤、焦急的情緒。
四)雜曲小調類:這類曲調數量多、**廣,有當地的山歌、馬燈調等,也有江南地區普遍流行的小調,用來作為情節片段之間的插曲使用。
以上四類曲調,均可在乙個戲中混用,彼此可互相聯綴、轉接。
甬劇在「對子戲」、「兩小戲」階段,舞臺演出只有一醜一旦,或一生一旦,而且演出以「丑角」為主,演員都為男性,一些「旦角」也由男性扮演。
三小戲」階段角色也只有一醜一旦一生。
灘簧時期行當分生、旦、醜、老生、老旦五類。
寧波地方劇種誰知道啊
7樓:生活軌跡
寧波地方劇種有以下三種:
1、甬劇,是用寧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劇種,屬於唱說灘簧聲腔。它最早在寧波及附近地區演唱,當時稱「串客」,189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後又稱 「寧波灘簧」,1938年上演時裝大戲後又稱「甬劇」和「改良甬劇」,直到1950年,這一劇種才正式定名為「甬劇」;
2、姚劇,是寧波餘姚的地方戲,原稱「餘姚灘潢」,是越地的民間歌舞和說唱活動形式,原姚北地區是姚灘的發源地;
3、寧海平調,是寧波寧海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屬於新昌調腔的分支,起源於明末清初,以寧海為中心,流行於象山、黃岩、溫嶺、臨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
甬劇 的 特點
8樓:匿名使用者
甬劇早期稱「串客」,是寧波地區鄉間農夫用方言演唱的一種民間藝術,相傳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清中葉出現職業串客班,演出樣式逐漸從「清唱」等向器樂伴奏的戲曲過渡。早期演唱劇目以《賣草囤》、《庵堂認母》等摺子戲和《康王廟》、《大鬧花燈》等眾家戲為主。
清光緒十六年,已從農村鄉鎮進入寧波城的「串客」,又成功地躋身上海,於是改「串客」為「寧波灘簧」,發展成甬、滬兩地雙技並茂的局面。以後又一度改稱「四明文戲」、「改良甬劇」,直到50年代初正式定名甬劇。
在生活中,從何種地方能看出人的人品如何
大洋的情感 人品好的人,可以說大家都喜歡和他一起共事,人品不好的人,大家對他會避之而不及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大家生活在社會中,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所以首先要做到自己的品行好,其次才有資格去評判別人的品行如何。每個人對其他人人品的判斷都會有各自的方式方法,有的人需要的時間的長,有的人需要的時間...
山東 什麼地方種地瓜,山東地區地瓜的種植時間
真誠無怨無悔 山東省的萊陽市有地瓜種植。 我感覺山東好多村莊都有種地瓜的習慣,地瓜又高產,現在品種又多,新品種又好吃又甜,非常好,多少年山東種地瓜的地方有很多,若是想買,我覺得煙署25就挺好吃。也非常甜,挺好的。 山東種地瓜的地方有很多,若是想買,我覺得煙署25就挺好吃。山東地區地瓜的種植時間 又雙...
北京的北海公園,後海,這種地方的水一般多深
夢翔 那裡的水深大約有一米五到兩米左右,沒有五米那麼深。 2米到5米不等。您要是想在什剎海地區遊玩的話可以參看什剎海 北京北海公園和頤和園昆明湖的水深分別多少,最淺多深 105 大川來了 北海的總面積為1063市畝,水面佔583市畝,陸地佔480市畝。這裡水面開闊,湖光塔影,蒼松翠柏,花木芬芳,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