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乘法表出現在哪個時代,從秦朝時就有了嗎?

2025-02-03 02:55:24 字數 4060 閱讀 9206

1樓:沐之封

九九乘法表是我們從小就開始背起的,但是它最早出現並不是在秦朝就開始有了,而是是在春秋戰國時代,因為在《戰國策》、《荀子》、《管子》等書中都有「六六三十六」、「三九二十七」等這些句子,而這些句子都在九九乘法表裡,所以九九乘法表可能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

2樓:周星說社會生活

乘法表出現在宋朝的時期,因為在宋朝的時期經濟是比較發達的,秦朝的時候是沒有這樣的工具。

3樓:哇塞塞影視剪輯

99乘法表出現在秦國的時候,因為據考古記載,秦簡是我國發現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訣表實物,這就說明了秦國早已掌握乘法口訣表。

4樓:乾燥溫度

九九乘法表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在一些相關書籍中都有記載,所以九九乘法表在秦朝之前就有了。

九九乘法表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5樓:得書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

九九乘法表的發明。

我國九九乘法表起源甚早。

至遲於春秋魯桓公時已有九九,成書於春秋戰國間的《管子》, 書中提到「安戲作九九之數以應天道」。

在戰國時代,九九口訣已經相當流行,諸子著作如《荀子》 等已把乘法口訣的文句作為科學上的論證來引用了。

我國古代的乘法口訣(乘法表)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它的順序和後世 的口訣相反。

口訣的開始兩個字是「九九」,古人就用「九九」作為乘法口訣的簡稱。

現代的「九九」乘法口訣,是從一到九每兩數相乘而成,如…… 西元前256年春秋戰國時期+2000年共計2256年的今天,四大運算的口訣全部問世,出現在《中華經算》一書中。

九九乘法口訣表起蔽臘簡源於我國,首著《管子》一書;2256年後,填補了加減和除法之空白的又是我國。

中華經算》一書的問世「以順天意」,也提高了中國人在數學領域裡的國際地位。

九九乘法口訣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

在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訣。

但是古代的乘法口訣和現代的有所不同。

古代的九九乘法局族口訣又稱「小九九」,它的排列順序與現在的正好相反,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到「二二得四」結束,因為乘法口訣的開頭的。

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簡稱它為「九九」。

大約到了十三四世紀的時候,數學巨集褲家們認為「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得四」不符合數學上的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所以才改過來變為「二二得四」到「九九八十一」,另外又加上了「一一得一」這一行,一直沿用到現在。

九九乘法表的來歷

6樓:娛夫子

九九乘法表的來歷如下:

九九乘法表誕生於何時,由誰首創,已無從考證。

漢代數學家劉徽在《九章算術注》中提及九九乘法表起源於伏羲,但伏羲搭譁本身就屬於神話傳說,所以這種說法不足為信。

但中國使用九九乘法表的時間之早是毋庸置疑的。在《荀子a》、《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纖枝陵二」、「六六三十六」一類的句子。可見在春秋戰國,九九乘法表已經很流行了。

九九乘法表,又稱毀戚九九歌、九因歌,簡稱為九九。之所以稱之為九九,是因為中國古代給文章取名常常就是篇首第一句,或從第一句話中取兩三字而成。中國古代的九九乘法表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取篇首兩字為名。

可能有人會疑惑,九九乘法表不是從「一一得一」開始麼?應該叫--表才對!

其實不然,中國古代就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的。直到後來,大約是世紀才倒過來,像現在這樣從「一一得一」開始。因為從小到大,更符合認知規律。

九九乘法表的來歷

7樓:健身達人小俊

九九乘法表的來歷:可能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戰國策》、《荀子》、《管子》等書中都有「六六三十六」、「三九二十七」等句,兩千多年來,中國人從小就開始背誦「九九歌」。

乘法口訣起源於中國,是古代人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的基本法則,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乘法口訣表是中國兒童啟蒙必背的數字運算基本工具,寫有九九乘法表的裡耶秦簡,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訣表實物,這說明早在秦朝,我國就已熟練掌握乘法交換律,並將其用於社會生活所需的各種計數中。

九九乘法表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8樓:解

我國九九乘法表起源甚早。至遲於春秋魯桓公時已有九九,成書於春秋戰國間的《管子》, 書中提到「安戲作九九之數以應天道」。

我國古代的乘法口訣(乘法表)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它的順序和後世 的口訣相反。口訣的開始兩個字是「九九」,古人就用「九九」作為乘法口訣的簡稱。

九九乘法口訣表起源於我國,首著《管子》一書;2256年後,填補了加減和除法之空白的又是我國。《中華經算》一書的問世「以順天意」,也提高了中國人在數學領域裡的國際地位。

九九乘法表的發明者沒有具體記載了,但先秦時期《管子》中提到這個口訣由「宓戲」所作,而三國時代數學家劉徽在《九章算術》中的說法則是:「昔在包犧氏……作九九之術。」宓戲、包犧即伏羲氏,都是指黃帝時期的神話人物。

當年齊桓公專門設立了乙個會館來召集各種牛人,可是過了很久都沒有人來應徵。一年後好不容易來了乙個人,這位仁兄竟然進獻了他的見面禮——九九乘法表!

於是這個人解釋:「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猶禮之,況賢於九九者乎!」如果你連我這個懂九九表的人都接納了,你還怕更有才能的人不來嗎?

齊桓公覺得有道理,就接納了他。果然這之後會館就門庭若市了。

九九乘法表是什麼時候誰發明的

9樓:逸晨

它在中國古代早已存在。《韓詩外傳》雲;「齊桓公將設立乙個宮廷來宴請和點燃草原大火。如果人們沒有到達,將會有人在99年看到他們。

古老的乘法公式是從上到下,從「9981」到「一體」。它的順序與葬禮的順序相反。古人用乘法公式開頭的兩個字「999」作為公式的名稱,所以他們稱之為999乘法表。

不過那個時候「九九乘法表」的學名叫做"九九歌訣」也是隻有36句,沒有跟「一」相關的乘法。慢慢的戰國初期到漢朝,才逐漸加入了「一一得一,一二得二。這一串演變成現在我們今天常用的45句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表是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從春秋戰國時代就用在籌算中運算,到明代則改良並用在算盤上,現在「九九表」也是小學算術的基本功。

隨著考古發現的不斷豐富,人們在中國早期已經找到了相對完整的乘法表。例如,在湘西葉莉出土的秦簡上發現了乙個相對完整的2200多年前的乘法表。張家界古堤遺址和樓蘭文獻中也發現了類似的乘法表,但並不完整。

實際上,乘法表並非中國獨有,在西方國家也是同樣擁有。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乘法表出土於在4000年前的古巴比倫,不過它並非是十進位的,而是六十進位而非十進位的。兩河文明是六十進位的發明者,他們把一年化為360天,把圓的角度設為360度,至今影響著天文學、幾何學和時間領域。

九九乘法表的來歷

10樓:天可愛賣萌

九九乘法表風靡英國,可大家知道乘法口訣的來歷嗎?

11樓:網友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春秋戰國時代不但發明了十進位制,還發明九九表。後來東傳入高麗、日本,經過絲綢之路西傳印度、波斯,繼而流行全世界。十進位制和九九表是古代中國對世界文化的一項重要的貢獻。

今日世界各國較少使用希臘等國的乘法。

在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乘法口訣表實物是2002年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3萬多枚秦簡中的一枚,上面詳細記錄了乘法口訣。與今天乘法口訣表不同的是秦簡上的口訣表不是從「一一得一」開始的,而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到「二半而一」結束。

12樓:淺小沫

乘法表的產生在中國也很早。乘法表中國古代叫九九,估計在2500年以前中國已有這個表,在那個時候人們便以九九來代表數學。現在我們還能看到漢代遺留下來的木簡(西元前一世紀)上面寫有九九的乘法口訣。

VB九九乘法表,在VB裡輸出九九乘法表

1 print 意思是列印乙個字元 2 print print vb中,一行一句命令,如果你想多句命令一行,可用冒號隔開。print省略引數就表示輸出乙個空行。簡單說,print print 就等於 print print 列印兩行空行。3 tab n 函式。用來將游標移到引數n指定的位置開始輸出資...

用C語言打出九九乘法表,C語言輸出九九乘法表

外從用while,內層用for include void main 外層用for,內層用while include void main printf n 執行結果 有兩種 1.include void main getch 附程式執行結果 是在左邊對齊的 1 1 1 1 2 2 2 2 4 1 3 ...

九九乘法口決怎樣背的快怎樣背九九乘法表才好記

熟記乘法口訣能為熟練地進行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打好基礎。乘法口訣是二年級的同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口訣背得熟不熟,就反映在口算練習上,正確率不高,速度極慢。那怎樣讓學生又對又快記住口訣,我思考了以下幾點 1 教給學生編乘法口訣的方法。我們不應該把現成的乘法口訣一句一句呈現給學生,而是在開始學習口訣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