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堵樂戎
與人書》拙詩,是指與人書(六)① 顧炎武。
生平所見之友,以窮以老而遂於衰頹者,十居七八。赤豹②,君子也,久居江東,得無有隕穫③之嘆乎?昔在澤州,得拙詩,深有所感,復書曰:
老則息矣,能無倦哉?」此言非也。夫子「歸與歸與」④,未嘗一日忘天下也。
故君子之學,死而後已。
2樓:我很親切
與人書》拙詩,是指什麼。
與人書》是拙劣的詩,這裡是自謙的意思。
拙詩:拙劣的詩。
與人書》出自《續古文觀止》 ,主要講述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3樓:網友
笨拙、粗俗的詩句。
自謙的說法,就是讓大家看自己的詩的時候,說自己的詩不太好。
4樓:情未了
與人書》指出了乙個人做學問,如果不進步那就註定要退步,而好學是取得進步的前提,所以我們必須好好學習,講忠信,做乙個熱愛學習、有文化的人。
《與人書一》 譯文
5樓:網友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①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②而難成;久處一方③,則習染④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⑤,無車馬之資⑥,猶當⑦博學審問⑧,古人與稽⑨,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⑩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11)之士,雖子羔、原憲之賢(12),終無濟於天下。
字詞註釋】選自《與友人書》,作者顧炎武。②孤陋:學問和見識淺薄。
方;地方。④習染:沾染上某種習氣。
習:沾染。⑤窮僻之域:
貧困偏僻的地方。⑥資:費用。
猶當:還應當。⑧審問:
詳細考究。⑨古人與稽:與古人相合。
稽:合。⑩庶(sh))幾:
差不多。(11)面牆:對著牆壁,即一無所見的意思。
12)子羔、原憲之賢:子羔、原憲那樣的賢能。子羔,即高柴,春秋衛人;原憲,字子思,春秋魯人。
二人都是孔子的學生。
詩文翻譯】人們求學(或做學問),不能天天上進,就要天天后退。孤獨地學習,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啟發),就必然學識淺薄難以成功;長久住在乙個地方,就會不知不覺地沾染上某種習氣。不幸住在窮鄉僻壤,而又沒有(僱用)車馬的盤費,還應當廣博地學習、詳細地考究,與古人相合,來探求學習裡邊哪是對的哪是不對的,這樣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穫)。
如果既不出門(拜師友),又不讀書,那就是不學無術的人,即使(你有)像子羔、原憲那樣的賢能,也終究無濟於社會。
博學與與人書的不同觀點是?
6樓:李一同學
與人書 1)學習的態度:要好學、努力的學習,還要講忠信。用孔子的一句話舉例說明了這一點。
2)學習的方法:不能孤獨地學,和朋友在一起討論題目就會有深遠的見解。
出處:《與人書》出自《續古文觀止》
原文: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
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雖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於天下。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以孔子之聖,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
博學:博學多才的人,每每在事業上有成就,社會上有聲譽,貢獻也比一般人要突出,受人爺慕。博學多才的人愈多,社會就會愈進步。
滾滾洪流要靠涓涓細流匯成,淵博的知誤用是靠長年苦學的積累。讓我們不斷勤奮學習,博覽群書,為明天的博學作準備吧!
2)事實論據。
名人與博學。
東漢王充,自幼好學,因家貧無錢買書。他每 天在洛陽書店裡站著讀書,年復一年苦學不輟,把《漢書。藝文志》上所列的六藝、諸子、詩賦、生命書、術數、方技等6類書,共一萬餘卷,只要當時存世的,他幾乎讀過,「遂通博百家之言」,成為著名哲學家,思想家。
代表作《論衡》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
清代的曹雪芹,不僅是著名的**家,而且還是一位有成就的詩人,同時代人稱讚他「詩筆有奇氣」。他又是出色的畫家,尤其畫石。在他的名著《紅樓夢》中,涉及的知識面包括醫學、心理學、**、詩詞、地理、建築、服飾、園林藝術、風俗、烹調等。
可見曹雪芹非凡的才氣和淵博的知識。
關於治學的名言
7樓:小小芝麻大大夢
1、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美國)富蘭克林。
2、讀書也象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3、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4、讀書有三到:
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5、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冰心。
6、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高爾基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8、學貴精不貴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戴震9、應該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爾基。
10、讀書時,我願在每乙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愛默生。
8樓:小黑俠
致知之途有二:日學,日思。……學非有礙於思,而學愈博則思愈遠;思正有功於學,而思之困則學必勤。
王夫之。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培根。乙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
【德】歌德。
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青年同志們必須記住,想要連跑帶跳地把過去的一切文化遺產得著,那是辦不到的。這需要有堅定的頑強性和艱苦的勞動。要知道,在這條路上克服困難,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興奮劑。
《奧斯特洛夫斯基》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朱熹:《訓學齋規》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托爾斯泰。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後決擇而入於自己所愛的較專的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崐 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魯迅:《讀書雜談》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 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把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
四書指什麼,四書指的什麼呀
四書 是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這四部著作的總稱。 筱雅 四書 四書五經 中的 四書 是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這四部著作的總稱。據稱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 子思 孔子 孟子,所以稱為 四子書 也稱 四子 簡稱為 四書 南宋光宗紹熙遠年 1190年 當時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
四書指那四本書,四書五經是指哪四本書
大學 中庸 和 論語 孟子 一起合稱為四書,為儒家傳道 授業的基本教材。幾百年來,四書 在我國廣泛流傳,其中許多語句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四書為儒家經典,南宋學者朱熹將 禮記 中 大學 中庸 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 論語 孟子 合為四書。四書指的是 論語 孟子 大學 和 中庸 詳細解釋 1.大學...
四書是指什麼,四書五經指的是什麼
四書包括什麼?四書五經 你知道哪 四書 哪 五經 嗎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四書指的是 論語 孟子 大學 和 中庸 而五經指的是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和 春秋 簡稱為 詩 書 禮 易 春秋 在之前,還有一本 樂經 合稱 詩 書 禮 樂 易 春秋 這六本書也被稱做 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