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1.海水蒸發產生水蒸氣,水蒸氣凝結成雨水,迴圈過程影響大氣圈中水汽含量。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是巨大的碳儲庫,一方面是海水溶解二氧化碳,一方面是海水中自養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3.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的吸收的硫迴圈、氮迴圈等,不過影響較小。
海洋大氣如何相互作用 各自的特點及明顯的不同之處
2樓:戶如樂
海洋與大氣之間進行著大量且複雜的物質和能量交換,其中的水、熱交換,對氣候以至地理環境具有深刻的影響。
海洋通過蒸發作用,向大氣提供水汽。大氣中約百分之86的水汽是由海洋提供的。因此,海洋是大氣中水汽的最主要**。
大氣中的水在適當條件下凝結,並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從而實現與海洋的水分交換。海洋的蒸發量與海水溫度。
密切相關。海氣間在進行水分交換的同時。也實現了熱量的交換。海碧碧洋吸收了到達地表太陽輻射。
的大部分,並把其中的85%的熱量儲存在海洋表層。海洋再通過潛熱、長波輻射等方式把儲存的太陽能輸送給大氣。
海洋與大氣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局慧凱彼此適應的物理過程。如動量、熱量、質量、水分的交換,以及海洋環流與大氣環流。
之間的聯絡,海面風桐喚場對海洋的強迫、海洋對大氣的加熱作用等。
明顯不同之處在於:海洋對大氣的作用是熱力作用;大氣對海洋的作用是動力作用。
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
3樓:中地數媒
海洋佔全球面積的,海水的比熱約為空氣比熱的6倍,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80%為海洋所吸收,其中85%左右的熱量儲存於100 m以內的淺海水之中,再以長波輻射、蒸發(潛熱)和湍流顯熱等形式將熱量輸送給大氣。蒸發是大氣獲得水汽的主要**。這種熱量輸入和水汽輸出為大氣運動提供了動力,在大氣環流和運動中起了重要作用。
同時也使海水產生上下運動和洋流運動,對全球的水迴圈和氣候調節,產生決定性作用。由此可見,海洋是大氣環流運動能量的**者和水汽的儲存庫。
水迴圈如圖所示,以太陽輻射為能源地面水體的蒸發以及植物的蒸騰使大量水汽進入大氣,再通過降雨(雪)回到地面,構成水迴圈。海洋平均每年有 km3水被蒸發成水汽進入大氣,佔大氣水汽**的86%。其中在海洋上空形成降雨,構成海洋-大氣耦合系統;有約合水)被氣流輸送到陸地上空,形成陸地降水,平均陸地降水量約800 mm。
構成陸地-大氣耦合系統。
圖 水迴圈示意圖。
海洋對碳迴圈的作用。
在全球碳迴圈中,海洋是co2最巨大的儲存庫。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海洋學家們設想使海水吸收更多的熱量,使海水更多吸收大氣中的co2。所謂讓海水更多吸收熱量的設想主要是將熱量輸送給深層海水。
經過大量測量發現,海洋深處垂直混合在大部分地區發生得非常緩慢,需要上百年時間,主要是水的密度隨深度而增大,阻止了水層上下混合。多吸收co2更是困難。氣溫增高,海水溫度也要增高,將使所溶解的co2排放量增大,將加速溫度公升高的趨勢。
更有甚者,可能使深海洋流瓦解,自古以來深海洋流主要是由海水密度差異和風力作用形成的,將熱量從高處輸送到低處,使海水溫度下降,吸收co2儲於水中。如北大西洋海水含鹽多密度高,太平洋暖流從海洋上部流向北大西洋沉入深部反流回太平洋給歐洲送去溫暖和降雨,如果氣溫公升高,北大西洋海水密度降低,可能使這條熱能輸送洋流停止動作。
海洋和大氣的形成
4樓:中地數媒
關於地球大氣的起源,概括地說有兩種看法:原生大氣說和次生大氣說。原生大氣說認為,地球在形成過程中就俘獲星雲中的氣體,或星子、彗星隕落到地球上帶來的揮發物,形成原始大氣。
原始大氣是還原態大氣,以後才演化成今日之大氣。次生大氣說認為,地球或沒有原始大氣,或者即使有原始大氣,但在某個階段已全部丟失。現在的大氣,全部來自祥告火山岩漿氣體,即來自固體地球排出的氣體。
我國有人從行星地球形成的全過程分析,得出今日大氣乃是古代之初始大氣與次生大氣,分兩個階段逐步演化而成。
關于海洋的起源,乙個可以接受的看法是:判宴戚在地球形成中,星子碰撞後放出的水、後來火山岩漿活動產生的水,以及地球大氣中凝掘陵聚的水,都可以流入海洋地殼(星子撞擊坑)凹處,形成海洋。
什麼是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
大氣層 atmosphere 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78 1 氧氣佔20 9 氬氣佔0 93 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稀有氣體 氦氣 氖氣 氬氣 氪氣 氙氣 氡氣 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公尺以...
大氣圈對地球表部圈層的作用
1.大氣圈對岩石圈的作用 大氣在地球上是密度最小 最易流動的,視若無形,比岩石軟弱得無法比擬。然而,正是它對堅固的岩石造成了強烈的破壞。古人以為岩石是不會爛的,所以秦始皇要在山東琅琊山上刻石記功,以求千秋萬代永存。不過,琅琊刻石上的字跡早已模糊不清,主要就是大氣風化作用的結果。原來在固體地球內部很穩...
在大氣圈,水圈,岩石圈裡有什麼生物
物圈包括海平面約10000公尺至海平面10000公尺處包括氣圈底部 飛翔鳥類 昆蟲 細菌等 岩石圈表面 切物立足點 水圈全部 距離海平面150公尺內水層 所說。大氣圈的每部分生存著什麼生物 大氣圈底部 水圈大部 岩石圈表面 大氣圈中生物主要集中於下層,即與岩石圈的交界處。鳥類能高飛數千公尺,花粉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