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遊戲顯示卡,專業顯示卡和遊戲顯示卡區別

2025-02-04 14:30:09 字數 3378 閱讀 7902

1樓:笪意

七彩虹 x1300pro-gd2 cf白金版2顯示卡晶元 radeon x1300pro

晶元廠商 ati

核心頻率 600mhz

晶元位寬 256 bit

製造工藝 微公尺。

散熱方式 散熱風扇。

視訊記憶體型別 ddrii

視訊記憶體容量(mb) 256

視訊記憶體位寬 128bit

視訊記憶體描述 4顆英飛凌 gddr2視訊記憶體。

視訊記憶體速度(ns)

視訊記憶體頻率 800mhz

**:750元左右,多出50元就可以買到一塊不錯的顯示卡網友對這款的評論不錯,我建議你買這款(前提:匯流排介面:pci-e 16x)

如果是agp插槽:

七彩虹 風行5700v (cf白金版)

顯示卡晶元 geforce fx5700v

晶元廠商 nvidia

核心頻率 250mhz

晶元位寬 256 bit

製造工藝 微公尺。

散熱方式 散熱風扇。

視訊記憶體型別 ddr

視訊記憶體容量(mb) 128

視訊記憶體位寬 128bit

視訊記憶體描述 視訊記憶體頻寬。

視訊記憶體頻率 400mhz

最高解像度 2048 x1536 @85mhz七彩虹是遊戲顯示卡專家。

2樓:網友

你的主機板只能上agp顯示卡了上塊gf6600

專業顯示卡和遊戲顯示卡區別

3樓:初見聊電子

專業顯示卡和遊戲顯示卡區別:

區別一:硬體設計理念不同。

一般來說,遊戲卡目前雖然可以都可以很好地支援各種opengl和direct3d遊戲,但是,它們更多地專注於遊戲中需要的那些功能。為節約成本,對於在遊戲中明顯不會用到的功能一般是不會在硬體中予以支援的。

而專業圖形卡面對的是專業圖形圖象軟體,往往更多的時間是在顯示模型在建立和狀態中的情形,因此線框模式,陰影模式下的效能也是至關重要的,各種專業軟體所涉及到的功能都應該在硬體上予以支援。

另外,從效能上來說,遊戲執行需要足夠快的速度,而且遊戲的場景往往不太複雜,因此遊戲的效能瓶頸大多出現在畫素或者紋理處理速度上;專業應用中,像高階場景渲染,cad/cam,影視用三維動畫等應用領域往往會遇上非常大規模的模型和許多光源,因此圖形系統的幾何與光線處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區別二:驅動程式。

專業卡的驅動對各種繪圖應用提供了優化模式,遊戲卡在驅動程式中只需要對遊戲中常用到的部分opengl函式能夠提供很好支援就ok了。

而專業顯示卡由於面向廣域的專業圖形應用軟體,所以它必須要能夠對所有opengl函式都予以支援。這也是為什麼在遊戲中效能很好的遊戲卡,在執行專業圖形軟體時經常會出現效能劇烈下降的現象的原因。

區別三:應用軟體/遊戲中的相容和優化。

專業卡的驅動程式完全針對opengl的所有函式進行優化,同時,針對各個不同的應用程式的特別之處採用專門的解決辦法,如在驅動程式裡面提供各種主要軟體的優化設定選項,提供專門的驅動程式。

而遊戲卡在這方面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因此採用遊戲卡來執行專業軟體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各種奇怪的相容性問題,如顯示錯亂,效能突然下降,以至於宕機,等等問題。

專業卡具備更好的穩定性、可靠性

玩遊戲卡了,宕機了,大不了按照萬能的網管要求的「重啟就好了」解決,但對專業卡使用者來說,這樣的穩定性不可接受,設計師要是幹活中遇到某明奇妙的宕機或者出錯之類的問題,估計砍人的心都有。

如今的專業卡在設計之初就會考慮到這些問題,比如資料容錯上就要支援ecc校驗功能,目前新一代gpu晶元已經實現ecc支援,不過nvidia在tesla k10加速卡上把ecc放在了外接的gddr5視訊記憶體上,但開啟這個功能需要佔用的視訊記憶體,這會降低視訊記憶體有效容量。

專業顯示卡和遊戲顯示卡的區別

4樓:新酷數碼

1、設計理念與市場定位不同。

遊戲顯示卡顧名思義是用來玩遊戲的,因此專注於那些在**和遊戲中可能用到的特性,那些不怎麼能用到的功能和指令就被捨棄了,而專業顯示卡是生產力工具,面向的是專業的軟體和應用。

因此對各類專業軟體有著更好的優化,甚至在專業軟體中開啟一些遊戲卡開啟不了的特殊功能。

正是由於專業卡和遊戲卡是按照不同的理念要求設計的,因此它們在市場上的定位就這樣區分開來。

2、做工用料不同。

就像工廠的機器晝夜不停地運轉一樣,企業級工作站也需要工作7*24小時,這也就意味著工作站內部的顯示卡一旦開始運作就不會停息,這對顯示卡的穩定性要求是非常高的。

專業卡貴的另外乙個因素就是其設計與做工要遠超同晶元專業卡(此處指公版專業卡和遊戲卡相對比),即使是24小時連軸轉也不會輕易歇菜。

3、驅動不同。

專業卡和遊戲卡雖然在pcb設計上有些許差別,但兩者的核心是一模一樣的,也就是說硬體並不是區分遊戲卡和專業卡的主要因素,而這個因素其實是驅動。

大家都知道,專業卡和遊戲卡所使用的驅動是不一樣的,在驅動裡包含的功能也是各不相同。

4、電晶體品質不同。

雖然專業卡和遊戲卡的gpu用的都是同乙個版圖,電晶體的數量、排列結構連線結構都一樣,但區別還是有一些的。

理論上來說,一張晶圓中心部分質量最好,因為中心部分蝕刻出的壞電晶體數量最少,而這些部分便用於製造專業卡晶元;

離中心越遠蝕刻出的壞電晶體越多,而這些部分便用來製造各級別遊戲卡,gpu製造商會將這部分中的壞電晶體遮蔽起來,來製造不同級別的遊戲卡,這也是專業卡價高的乙個因素。

專業顯示卡和遊戲顯示卡的區別

5樓:汗晚竹紅鸞

隨著各種專業圖形創作軟體的不斷推陳出新,與之相配合的硬體絕老圖形工作站也得到了廣泛關注。而在圖形工作站配置中,專業繪野巨集閉圖卡的優劣直接關係到圖形創作素質的好壞,所以更被譽為專業繪圖人士的創作基礎。一塊專業繪圖卡的**不菲,大家有目共睹,動輒。

五、六千元,甚至高達上萬元也並不罕見。如此高昂的**,使最新發布的頂級遊戲顯示卡也自嘆不如。於是,很多人便開始利用遊戲卡與專業卡之間在晶片上的「親密頌裂」關係,將一些高階遊戲卡進行硬體改裝,以此來實現遊戲卡到專業卡的「質」變,從而節省大筆開銷。

的確,通過改裝後的遊戲卡可能在系統識別上顯示出了專業繪圖卡的特有標識,也似乎得到了效能的提公升。但是,這樣的改裝,真的能使「烏雞」變成「鳳凰」嗎?

烏雞當然不能變成鳳凰,因為它們僅僅同類而不同種!首先,有一種流傳的很兇的說法,遊戲卡和專業卡所採用的顯示晶片設計理念相同,專業卡僅僅是普通家用卡的加強版,而這一觀點卻並不正確。造成這種錯誤的認識是由於消費者對專業圖形晶片的研發模式的理解不十分清楚。

一般來講,像ati等廠商在進行晶片研發時,大都是先進行遊戲晶片的研究,待量產以後才在該遊戲晶片的基礎上進行專業繪圖晶片的研發,因而導致二者間的理念不同。

6樓:清竹酈念

專業~~主要用來3d處理的~

家用的~一般的就成了。

沒獨立顯示卡能玩遊戲嗎,NVIDIA專業顯示卡能玩遊戲嗎

沒有獨立顯示卡是可以玩的 我家就是 或者是版本的問題 這樣的遊戲應該是可以應付的,但是要是玩大型的3d遊戲就會很吃力了,如果要玩大型3d的話建議裝兩個獨立顯示卡,但如果就是一般的應用這樣也就可以了 沒有顯示卡?沒有獨立還是整合顯示卡,若是真沒顯示卡,不光玩遊戲,你連機都開不了.顯示卡裝置是電腦的核心...

單機遊戲顯示卡配,單機遊戲推薦顯示卡配e

現在低端入門級的顯示卡也都具備了比較不錯的遊戲效能,面對各種3d網遊和單機遊戲都能應付,典型代表有gtx650 hd7750這些,不但玩遊戲基本合格,而且功耗也比前任的低端卡更加低,完全不必擔心你的電源了。我推薦的主要就是3個 藍寶石hd7750 1gb白金版 映眾gtx650冰龍版 微星n650t...

顯示卡與遊戲開啟垂直同步的問題,顯示卡與遊戲開啟垂直同步的問題!

垂直同步主要區別在於那些高速執行的遊戲,比如實況,fps遊戲,開啟後能防止遊戲畫面高速移動時畫面撕裂現象,當然開啟後如果你的遊戲畫面fps數能達到或超過你顯示器的重新整理率,這時你的遊戲畫面fps數被限制為你顯示器的重新整理率。你會覺得原來移動時的遊戲畫面是如此舒服,如果達不到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跳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