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心隨月變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王磐(約1470-1530),明代詩人、畫家。字鴻漸,高郵(今江蘇高郵)人。精通音律,以創作散曲著稱。
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全詩的大意是:園子裡那綠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陽一齣就曬乾了;溫暖的春天給萬物帶來了恩惠,使它們充滿了生機,可常常擔憂秋天的到來,因為一到秋天,草木枯黃,百花凋零,萬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有的河流都向東流入大海,什麼時候才能流回來呢?青少年時期不努力學習,到老了傷心後悔也沒有什麼用了。
前四句通過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歸海說明美好時光短暫而易逝,且一去不復返,後一句直抒胸臆,勸誡人們珍惜時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嘆息。
樂府詩是最能代表漢代詩歌成就的一種體裁。它常採用賦、比、興、互文、 反覆歌詠的修飾手法及鋪陳、對比、烘托等技巧狀物抒情,這首《長歌行》便代表了這種特色。作者借百川歸海、一去不回來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
全詩從青葵起興,聯想到四季變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應當抓緊時間奮發努力的結論,其比興手法是很明顯的。
長歌」適宜表達深沉的感情,這一首娓娓道來,有描述,有抒情,有嘆惋,也有勸勉,使整首詩含蘊細膩,餘意無窮。既繼承了「歌以詠志」的傳統,又極富形式上的美感,便於反覆吟誦。
2樓:網友
長歌節》是一首對祖國的統一的希望以及對祖國的熱愛的思想感情的詩。
3樓:偉和堅瑞彩
長歌節》表達對祖國的統一的希望以及對祖國的熱愛的思想感情!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長歌節的故事原文
4樓:哎呦
長歌節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節的介紹
5樓:年悅欣
長歌節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一首名作,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皮仔陰如流水,大敬一去不再回燃仿汪。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
長恨歌講的是什麼,誰知道《長恨歌》的內容是什麼?講的是什麼?
講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誰知道 長恨歌 的內容是什麼?講的是什麼?長恨歌 唐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
《長恨歌》是什麼,誰知道《長恨歌》的內容是什麼?講的是什麼?
本詩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只開頭一句以漢代唐,其它地名 人名都是實的。詩寫於憲宗元和六年 806 冬天,詩人正任屋 今陝西週至 縣尉,有一次和陳鴻 王質遊仙遊寺,經王提議,與陳鴻相約將當時正在民間流傳的關於玄宗和寵妃的愛情故事寫成作品,陳寫成 長恨歌傳 白寫了這首詩。詩以喜劇開頭而轉成悲劇,雖...
誰知道長征的故事誰知道長征的乙個故事
嘗的人是周副主席 拔草的戰士是楊光 二班長楊光從昏迷中醒過來的時候,天已經放亮了。他欠起身子,四下裡打量著,回想著,好半天才弄明白 自己是躺在濕漉漉的草地裡。昨天,也就是過草地的第四天,快要宿營的時候,連長把他叫了去,要他們班到右前方乙個小高地上,擔任警戒。他們趕到了指定地點,看好哨位,搭好帳篷,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