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美好的前天
颱風的形成 颱風的成因,是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公升高,海水蒸發成水汽公升空,而周圍的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公升,如此迴圈,終必使整個氣流不斷擴大而形成「風」。由於海面之廣闊,氣流迴圈不斷加大直徑乃至數有公里。由於地球由西向東高速自轉,致使氣流柱和地球表面產生磨擦,由於越接近赤道磨擦力越強,這就引導氣流柱逆時針漩轉,(南半球系順時針漩轉)由於地球自轉的速度快而氣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轉的速度而形成感覺上的西行,這就形成我們現在說的颱風和颱風路徑。
颱風的中心就在我們目前看到的風向成丁字形的位置,根據風向和風速就不難判斷出颱風中心的距離和走向了。根椐我四十年觀測臺風耒臨前的行雲方向,判斷颱風是否從本地經過,基本上全部準確。準確性有好多次竟先予本地的預報。
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 以下不代表我的 ) 從颱風結構看到,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其產生必須具備特有的條件。 一、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溼的大氣。
熱帶洋麵上的底層大氣的溫度和溼度主要決定於海面水溫,颱風只能形成於海溫高於26℃-27℃的暖洋麵上,而且在60公尺深度內的海水水溫都要高於26℃-27℃; 二、要有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而且高層輻散必須超過低層輻合,才能維持足夠的上公升氣流,低層擾動才能不斷加強; 三、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儲存在颱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並加強颱風暖中心結構; 四、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用有利於氣旋性渦旋的生成。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於零,向南北兩極增大,颱風基本發生在大約離赤道5個緯度以上的洋麵上。
北半球檯風多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十二月至翌年四月間則極少發生 我國北起遼寧,南至兩廣的沿海一帶,每年都有可能遭受熱帶氣旋的襲擊,其中又以登陸廣東、福建和臺灣三省的熱帶氣旋次數為最多。
2樓:手機使用者
颱風按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的大小進行分級。過去中國氣象部門將8級至11級風稱為颱風,12級和12級以上的稱為強颱風。1989年1月1日起,採用國際統一分級方法,近中心最大風力在8級~9級時稱為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 l0級~11級時稱為強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2級或12級以上時稱為颱風。
為了敘述簡單,以下仍統稱為颱風風力等級 海面浪高(公尺) 海面和漁船徵象 陸上地面物徵象 相當風速(公尺/秒) 一般 最高 範圍 中數* 0 - 平靜 靜煙直上 0 1 有微波 煙能表示風向,樹葉略有搖動 1 2 有小波紋,漁船搖動 人面感覺有風,樹葉有微響,旗子開始飄動,高的草和莊稼開始搖動 2 3 有小浪,漁船漸覺簸動 樹葉及小枝搖動不息,旗子,高的草和莊稼搖動不息 4 4 浪頂有些白色泡沫,漁船滿帆時,可使船身傾於一側 能吹起地面灰塵和紙張,樹枝搖動,高的草和莊稼波浪起伏 7 5 浪頂白色泡沫較多,漁船收去帆之一部 樹葉及小枝搖擺,內陸的水面有小波,高的草和莊稼波浪起伏明顯 9 6 白色泡沫開始被風吹離浪頂,漁船縮帆大部分 大樹枝搖動,電線呼呼有聲,撐傘困難,高的草和莊稼不時傾伏於地 12 7 白色泡沫離開浪頂,被吹成條紋狀 全樹搖動,大樹枝彎下來,迎風步行感覺不便 16 8 白色泡沫被吹成明顯的條紋狀 折毀小樹枝,人迎風前行感覺阻力甚力 19 9 被風吹起的浪花使水平能見度減小,機帆船航行困難 草房遭受破壞,房瓦被掀起,大樹枝可折斷 23 10 被風吹起的浪花使水平能見度明顯減小,機帆船航行頗危險 樹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築物遭破壞 26 11 被風吹起的浪花使水平能見度明顯減小,機帆船遇之極危險 大樹可被吹例,一般建築物遭嚴重破壞 31 12 - 海浪滔天 陸上少見,其摧毀力極大 > 31 其實,在自然界,風力有時是會超過12級的。象強颱風中心的風力,或龍捲風的風力,都可能比12級大得多,只是12級以上的大風比較少見,一般就不具體規定級數了。
颱風是怎樣形成的呢?
3樓:小趙老師喲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麵,這個洋麵不僅要求海水錶面溫度要高於,而且在60公尺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麵是形成颱風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颱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釐公尺**2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另外,熱帶氣旋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在氣壓降得很低的颱風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湧起,繼而又向四周散開,於是海水從颱風中心向四周圍翻騰。
颱風裡這種海水翻騰現象能影響到60公尺的深度。在海水溫度低於的海洋麵上,因熱能不夠,颱風很難維持。為了確保在這種翻騰作用過程中,海面溫度始終在以上,這個暖水層必須有60公尺左右的厚度。
2、在臺風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乙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機器的運轉,都要消耗能量,這就要有能量**。颱風也是一部「熱機」,它以如此巨大的規模和速度在那裡轉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
颱風的能量是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水汽。在乙個事先已經存在的熱帶渦旋里,渦旋內的氣壓比四周低,周圍的空氣挾帶大量的水汽流向渦旋中心,並在渦旋區內產生向上運動;溼空氣上公升,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才能促使颱風這部大機器運轉。所以,既使有了高溫高溼的熱帶洋麵**水汽,如果沒有空氣強烈上公升,產生凝結釋放潛熱過程,颱風也不可能形成。
所以,空氣的上公升運動是生成和維持颱風的乙個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條件則是先存在乙個弱的熱帶渦旋。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颱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度以上。由於地球的自轉,便產生了乙個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在旋轉的地球上,地球自轉的作用使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北半球)。
4、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
在20°n以北地區,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主要是高層風很大,不利於增暖,颱風不易出現。
4樓:小巷有書
在海洋麵溫度超過27℃以上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由於近洋麵氣溫高,大量空氣膨脹上公升,使近洋麵氣壓降低,外圍空氣源源不斷地補充流入上公升區。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而上公升空氣膨脹變冷,其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水滴時,要放出熱量,又促使低層空氣不斷上公升。
這樣近洋麵氣壓下降得更低,空氣旋轉得更加猛烈,最後形成了颱風。
颱風形成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溼的大氣。
2)要有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射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
3)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儲存在颱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並加強颱風暖中心結構。
4)要有足夠的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用有利於氣旋性渦旋的生成 [2] 。
5樓:新左右
其實形成颱風也要有滿足兩個條件,首先是比較高的海洋溫度,二是充沛的水汽。
颱風常常產生在洋麵溫度超過26~27℃(60公尺深度)以上的地區。在溫度高的海域內,正好碰上了大氣裡發生一些擾動,大量空氣開始往上公升,這時上公升海域的外圍空氣就源源不絕地流入上公升區。又因地球轉動的關係,使流入的空氣像車輪那樣旋轉起來。
當上公升空氣膨脹變冷,凝結後的水珠會釋放出熱量,這樣又會令低層空氣不斷上公升,然後地面下的氣壓就降得很低了,口氣旋轉越來越強烈,颱風就來了。
6樓:言0炎
颱風的形成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1、海面水溫在以上;2、颱風都是從乙個原先存在的熱帶低壓擾動發展而形成的。3、環境風在垂直方向上的切變小;4、生成位置一般距赤道5個緯距之外。
我國把南海與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風力達12級或以上的,統稱為颱風。
7樓:網友
在熱帶海洋地區,氣溫比較高,應該高於度以上,就會形成乙個低壓的漩渦,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乙個氣旋系統,中間是空心的,圍繞中心旋轉,那叫颱風眼,越往北走風力越大,最後發展成颱風。
8樓:彼岸星光
颱風是「熱帶氣旋在氣溫影響下帶動力趨大」而形成的。在海面水溫達到的熱帶海面上,形成了乙個低氣壓中心,隨著氣壓變化和地球運動,氣壓中心轉化成了旋轉的空氣漩渦,稱之為熱帶氣旋。
颱風的形成是怎麼樣的?
9樓:網友
颱風是發生在熱帶洋麵上的強烈風暴,是一種暖性氣旋。我國把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的稱為熱帶低壓,8-9級稱為熱帶風暴,10-11級稱為強熱帶風暴,≥12級稱為颱風。
颱風在不培遲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名稱。颱風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國家的叫法;在大西洋、東太平洋、加勒比海地區稱為颶風;在印度洋、孟加拉灣稱為熱帶風暴;在澳大利亞稱為熱帶氣旋。我國為什麼叫「颱風」?
有人認為古時的人不清楚颱風的起源,以為颱風是從臺灣來的。又一種說法,認為颱風是廣東話「大風」的諧音。
颱風的直徑一般在600~1000千公尺,最大可達2000千公尺,稱為超級颱風,最小的僅為100千公尺,稱為微型颱風或豆風。
颱風在水平方向上有三個不同部位。從中心向外,依次是颱風眼區、雲牆區和螺旋雨帶。颱風眼呈圓形或橢圓形,該處氣壓最低,溫度較高,天氣晴朗。
其直徑平均為25千公尺,大的可達60~70千公尺,小的也有5~6千公尺。颱風眼的周圍是寬幾千公尺、高十幾千公尺的雲牆區,也稱為颱風眼壁。它由許多發展旺盛的積雨雲組成,是颱風中天氣最惡劣的地區,凡摧毀性的大風、暴雨均集中於此。
雲牆區外是螺旋雨(雲),由幾條雨(雲)帶呈反射針方向、螺旋壯向眼壁四周輻合。它由發展旺盛的積雨雲單體構成,雨頻寬約幾十鄭中簡千公尺或幾百千公尺,長約幾千千公尺喊褲。螺旋雨帶所經之處降陣雨。
紅薯什麼時候收穫紅薯一般在什麼時候收穫?
通常來講,紅薯都會 份的時候收穫,不過由於各個地區種植紅薯的時間不一樣,所以在收穫時間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說如果是在五月份種植的話,那麼最佳的收穫時期就是九月下旬或者是十月上旬,如果是在六月份種植的話,那麼最佳的收穫時間應該 的下旬左右,這就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種植時間來判斷了,不過總體上來講十...
武漢什麼時候是最熱的時候,武漢一般什麼時候開始比較熱?
在室內開空調就不熱了,晚上有風的時候還挺舒服的,比如昨天,適合在外乘涼.在室外,太陽又大,非常熱,不過武漢人慢慢也習慣了,儘量少在外面走動就好了.武漢的大學寢室裡一般沒有空調,到了6月中下旬還真是滿熱的. 烏倫茹丁 現在一直到8月底,熱的時間長的話到9月也還會很熱.一般到10月才會會漸漸涼快起來 我...
月食在什麼時候才會出現月食一般在什麼時候出現?
月食發生在農曆十五前後。月食一般都發生在望日,即夏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日,這時地球運動至太陽和月球之間,但並不是每個望日都可能發生月食。因為黃道和白道之間有交角存在,所以只有在望月夜,月球又走月食的連續 可見到地球影到黃道和白道交點附近時,地球上的觀測者才能 到月食。每年發生月食數一般為2次。太陽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