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西方借鑑蘇聯模式基礎上有何發展

2025-02-10 20:05:16 字數 1366 閱讀 6045

1樓:網友

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巨集觀調控。

蘇聯二戰後三大改革的共同點

2樓:網友

相同點:都以失抄敗告襲終;都未突破傳統模式;bai

二戰後蘇聯崛起的原因

3樓:jf瘸稻

二戰後蘇聯崛起的原因是什麼?讓我們瞭解一下。二戰後,蘇聯通過向德國進軍,實力迅速擴張到半個歐洲。

2、二戰後,蘇聯通過規劃經濟,可以專注於恢指燃復經濟,集中精力修復國內及東歐國家的經濟。3.二戰後,英法相賴的殖民體系徹底崩潰。

法國曾經說,如果沒有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法國只是乙個解放的國家,有了殖民地,法國仍然是強國。英國的戰後地位也取決於對印度、南非和澳大利亞的控制權。二戰後幾十年,非洲國家脫離了英法的控制,然後落在了美國和蘇聯的控制下。

隨著英法相對影響力和實力的下降,蘇聯躍居歐洲第一強國。4、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包括收到蘇聯影響力的歐洲、朝鮮和自帶乾糧坦信的中國,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國家的老百姓,對蘇聯和社會主義有比較大的嚮往。5、隨著核**的發展,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蘇聯是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的國家,意味著蘇聯已經有了自我保護的能力。美國對蘇聯的讓逗輪核打擊計劃不得不考慮核報復的可能性。

二戰後蘇聯改革的失敗的原因以及給我們的教訓是什麼?

4樓:網友

蘇聯改革失敗的最根本原因是利益集團勢力過於強大,而改革派急於求成,沒有進行反貪腐,以為休克**就可以置利益集團於死地,結果功虧一簣。

深刻的教訓就是:不要以為全民所有制國營經濟是完美無缺的社會主義,無法監督的一元化官僚集團控制的國有經濟體制每日每時自發地大批地產生利益集團。而利益集團控制的**則將這種不正常的現象美化為社會主義。

沒有反貪腐這個環節,改革必然失敗。

因此絕不能讓官僚集團以「代表」的名義「合法」佔有生產力,控制意識形態,享受利益。如果不徹底清除「代表論」的惡劣影響,就會不斷滋生貪腐,改革就會半途而廢。

蘇聯模式是怎樣形成的,有哪些特點,如何評價?

5樓:捷元瑤

偉大的馬恩導師只是提出了大方向和理論指導,具體怎麼搞是乙個非常艱鉅的系統工程,列寧完全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出於反對資本主義的原教旨思想,所有資本主義的制度都因為反對而被反對,於是乎計劃經濟體制出臺了。不過蘇聯模式的最大弊端基本都是在列寧逝世後,史達林上臺後產生的,可以說史達林對日後蘇聯的總崩潰要負主要責任,而且那些大失人心的勾當也都是他主持的。

6樓:網友

這個問題我也想研究來,不過有很多問題都想研究,而且大多研究不透,再加上現在工作壓力挺大,時間也不充足所以一直沒研究過。

二戰後蘇聯和新中國分別

1948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超過戰前水平。1950年,蘇聯的農業總產值基本達到了戰前水平。新中國用了3年時間,即1952年,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工農業生產恢復達到並超過了抗戰前最高水平。根據共產黨的教科書,蘇聯在1950年,中國在1953年.一九五六年中國第一座汽車製造廠 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也於這一年...

二戰後的英國經濟,二戰後中國經濟發展?

二戰後中國經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中國經濟發展情況怎麼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亞洲國家紛紛擺脫了殖民統治,走上了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的道路。但是,亞洲各地經濟的發展速度很不平衡。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新加坡 南韓等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遇,吸引外國資本和技術,發展勞動密...

二戰後德國是如何恢復經濟的,二戰後的德國,是如何恢復國力和經濟的

二戰一結bai束,美國對西歐就du開戰了 馬歇爾計畫zhi 給德國dao 輸入了大版 量資金以扶持其經濟尤其是工權業的發展。戰前德國就是乙個發達工業國家,從技術到管理都不會因為房子被毀了而消失。德國的初級 中級和高等教育在歐洲一直處於領先水平,大量的人口都是高素質的勞動力。德國就因為這樣有了資金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