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機械式繼電器計算機是由機械式繼電器設計的計算機。機械式繼電器通過通斷來表示0和1。
德國的朱賽最先採用電氣元件製造計算機。他在1941年製成的全自動繼電器計算機z-3,已具備浮點記數、二進位運算、數字儲存位址的指令形式等現代計算機的特徵。在美國,1940~1947年期間也相繼製成了繼電器計算機mark-1、mark-2、model-1、model-5等。
繼電器的開關速度大約為百分之一秒,使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
2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的機械式繼電器屬於前者.一般是由繼電器線圈和動靜觸點組成.動觸點通過繼電器線圈的電磁吸引力來動作,從而實現線路的接通與斷開.所以存在機械運動.在電流達到一定程度時,觸點會有火花.**便宜且結構簡單,但動作時的火花和機械運動會對它的壽命有一定影響.
固態繼電器與機電繼電器相比,是一種沒有機械運動,不含運動零件的繼電器,但它具有與機電繼電器本質上相同的功能。是一種全部由固態電子元件組成的無觸點開關,他利用電子元器件的電,磁和光特性來完成輸入與輸出的可靠隔離,利用大功率三極體,功率場效電晶體,單向可控矽和雙向可控矽等器件的開關特性,來達到無觸點,無火花地接通和斷開被控電路。
以下哪些繼電器在計算機聯鎖系統中還有
3樓:匿名使用者
計算機聯鎖的操作方法與繼電聯鎖相似,由於它實現了從有接點到無接點的變革,操作人員進路時,只需先按進路始端虛喊禪鈕,再按進路終端鈕即可完成。此時計算機就執行操作輸入程式和聯鎖處理程式。根據輸入的按鈕**,從進路矩陣中找滲棚出相應的進路,然後檢查是否符合選路條件,只有完全滿足選路條件後,程式才能轉入選路部分。
之後,先檢查對應道岔是否在規差塵定位置,再將需要變換位置的道岔轉換位置,接著鎖閉進路,並建立對應的執行表區。在執行訊號開放程式中,是根據執行表區內容,連續不斷地檢查各項聯鎖條件,條件滿足後訊號機才能開放。當列車進入訊號機後方,訊號機即自動關閉,隨著列車的執行,進路可順序逐段解鎖。
第一臺計算機eniac採用了繼電器嗎
4樓:本來帶竹頭
據報道,eniac電子計算機(其實是世界上第二臺電子計算機)使用了1500多個繼電器。
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5樓:天才麻雀
難道要我從算盤開始講解?好吧。。。
算盤
撥動乙個算珠,靠中間橫槓的算珠就多乙個,所以數值+1;數值滿10後,進位+1(左邊的欄位),本位清空。
最早的算盤大概是每檔都有10個算珠,最常見的是上2下5共7顆算珠,最簡化的是上1下4共5顆算珠,但用起來都一樣的,上面的算珠一顆等於5,下面的一顆等於1,滿五或超過五就用上面的算珠代替,滿十或超過十就進一位。
機械手搖計算機
除了不用手動去撥動乙個個算珠外,基本原理和算盤是差不多的。
繼電器計算機
終於進化到電器級別了。。。這時候的計算機,已經開始二進位、電路控制,電路中有電錶示1,沒有電錶示0;有電的時候,前方的繼電器工作,繼電器耦合後,意味著另一條電路聯通,聯通就意味著有電,有電就意味著數值從0變成1。
也就是說,你按下乙個開關,並不僅僅是連線在開關上的這條線路有電,而是通過繼電器的作用,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映,讓一連串其他電路上的繼電器都產生或斷開或連線的動作。
把這些繼電器按照一定的「程式」和電路排列,就能通過最終電路的電流有無狀況,得到「計算結果」。
如果你能理解繼電器計算機的這種工作原理,那麼後面的電子計算機也同樣能理解了。
電子管計算機
用電子管放大管(三極體)來代替繼電器,原理沒變化。
。為什麼三極體能夠代替繼電器?這又要從三極體的原理開始解釋了。。。不過這是電工的教程,三極體三個電極的互相影響,其原理可以看做和繼電器是一樣的,就不多解釋了。
電晶體計算機
用晶體三極體代替電子三極體,原理沒變化。
積體電路計算機
用矽片通過雷射灼刻,在矽片上產生一片片的三極體以及相關電路。。。然而原理始終沒有變化,只是規模更龐大。
解釋完畢。
6樓:帥岑寶紫
計算機在工作時,主機板,cpu,記憶體。等怎樣實現只要有電就可以通過複雜的電路完成工作的。這一些列過程究竟是怎樣的?
7樓:到幼兒園深造過
軟體與硬體按照設定的程式相輔工作。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邏輯元件是電子管還是繼電器
8樓:滿意請採納喲
採用電子管。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其實是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 ,eniac是第二臺。
之前很多紀錄聲稱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叫eniac(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的簡稱,英文全稱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事實上它是世界上第一臺電子多用途計算機,它於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宣告誕生。 承擔開發任務的「莫爾小組」由四位科學家和工程師埃克特、莫克利、戈爾斯坦、博克斯組成。
計算機聯鎖系統需採集的繼電器名稱
9樓:
計算機連鎖系統中,有時需要採集系統中繼電器的功能工作狀態,計算機可以通過 i/o口輸入繼電器的一對常開(或常閉)觸點,i/o設為輸入上拉,繼電器的乙個觸點接該i/o口,另棗廳鬧乙個觸點接凳罩系統的工作地,當計算機讀得i/o口為低電平時,說明繼電器已經吸合(或釋放),為高電平時,說明繼電伏畢器已經釋放(或吸合)。
計算機連鎖系統需要採集和驅動的繼電器資訊有哪些
10樓:樂正安安施爽
計算機連鎖系統中,有時需要採集系統中繼電器的功能工作狀態,計算機可以通過。
i/o口輸入繼電器的一對常開(或常閉)觸點,i/o設為輸入上拉,繼電器的乙個觸點接該i/o口,另棗廳鬧乙個觸點接凳罩系統的工作地,當計算機讀得i/o口為低電平時,說明繼電器已經吸合(或釋放),為高電平時,說明繼電伏畢器已經釋放(或吸合)。
計算機怎樣控制微控制器裡的繼電器
11樓:網友
通過串列埠程式、網口程式,連線微控制器的串列埠或者網口,通過傳送預先解除安裝微控制器中的程式,控制微控制器,法控制訊號開關指定的各個獨立繼電器。
微控制器需要程式設計、計算機也需要程式設計,我的工程中有大量的應用,用計算機控制各種電動大門、風機、燈光等等。
12樓:網友
計算機控制微控制器再由微控制器控制繼電器,應用串列埠通訊實現。計算機上可以執行串列埠助手,微控制器完成串列埠接收,接收的指定字元控制繼電器吸合或釋放。
第一台計算機叫什麼,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的名字叫什麼?
真正揭開電子計算機新篇章的應該是 埃尼阿克 eniac 的誕生。但 埃尼阿克 卻沒有真正的運控裝置。大量運算部件是外插型的,每一步計算都要花很多時間先將程式連線好,準備工作繁瑣,大大影響了運算速度。後來,美籍匈牙利人馮 諾依曼提出了新的改進方案,這個方案所設計的計算機被稱為 離散變數自動電子計算機 ...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世界上的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在哪一年
崇元化 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是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 埃尼阿克 eniac 在美國研製成功。美國國防部用它來進行彈道計算。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用了18000個電子管,佔地15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功率約150千瓦,每秒鐘可進行5000次運算。eniac以電子管...
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是什麼牌子,世界上第一台電腦是什麼牌子的
人類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eniac 埃尼阿克,是美軍方製造的,牌子,我看應該叫usa。ibm公司推出ibm7090型全電晶體大型機,運算速度達到每秒229000次,成為第二代電腦的標誌產品。ibm 360成為第三代計算機的里程碑。1981年8月12日,ibm 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5150,這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