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在秦始皇以前收復南韓和魏國了嗎?

2025-02-15 18:10:07 字數 1865 閱讀 7662

1樓:樓中玉笛暗飛聲

只是收了很多土地,但滅南韓和魏國是在秦始皇時期。

比如商鞅,收復了被魏國佔據的土地,被秦孝公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才被叫做商鞅的,之前是叫衛鞅。範睢則是出謀劃策,遠交近攻,奪取了南韓幾十座城邑。

2樓:網友

沒有的,六國是在秦始皇時期滅亡的。

不過南韓早早在七雄裡吊車尾這是不爭的事實,順便碰上魏安釐王這個豬隊友直接送走自己野戰軍你這找誰哭去?

而魏安釐王在戰國後期的窮兵黷武政策,最終導致了魏楚同盟的破裂,齊國退出合縱,更不要提目光短淺的燕國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可憐的趙國四面受氣。而另一邊秦國滅了巴蜀,吸收了上黨,剩下的就是各個擊破即是。

而這個魏韓進入死亡倒計時的時間點,距離商鞅之死已過去80年了。

3樓:偶清潤

這個沒有,根據戰國策真實史料記載,南韓和魏國都是被秦國所滅,只不過南韓是迫於秦國的強大軍力而自己投降的,而魏國則是戰敗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你所引這個文字中,收,指的是蠶食和削弱。是地區部分佔領,不是徹底兼併和消滅。六國是在嬴政時期被滅掉的。讀文言,要靈活理解,不能只看字面。

5樓:秋天的束草

後面還有一句話: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

聯絡下文可以發現:

其實這句話應該是翻譯為建議:

以前范雎被秦昭王重用而建議收服南韓,商鞅被秦孝公重用而建議收服魏國。

南韓以及魏國都是在秦始皇時期被滅的。

秦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秦國為什麼要先滅韓趙魏?

6樓:青目星君談教育

秦滅六國的順序依次為韓,趙,魏,楚,燕,齊。秦國先滅韓,趙,魏的原因是「三晉」之地離秦國的距離最近。先把接壤的諸侯國給消滅掉,再去消滅其它的諸侯國就有乙個落腳點了,也不會有後顧之憂了。

在戰國時期,諸侯亂戰,各式各樣的戰爭都有發生,乙個諸侯國借道乙個諸侯國去攻打另乙個諸侯國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但是這樣子成功的幾率不會很高。所以,我們的秦始皇就在進攻順序上進行了周密的安排。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排列。

一、秦始皇滅六國先從自己的鄰居們下手秦始皇的秦國正好和「三晉」之地的南韓、趙國、魏國接壤。所以,秦始皇先把這三個諸侯國家滅掉,就可以在他們的地盤上屯兵納糧了。這樣自己再攻打其它的諸侯國家就不會把戰線拉的太長,後繼部隊和補給都可以跟的上了。

這三個國家就像是秦始皇攻打其它諸侯國家的乙個踏板一樣,可以保證自己後方無憂。

二、秦始皇滅六國先從比較柔弱的諸侯國下手在戰國後期,南韓實力羸弱,趙國和魏國也不再有當年的輝煌。所以秦始皇用最優的兵力拿下這三個已經沒有什麼號召力的諸侯國家,其它的諸侯國家也不會有所擔心。因為這三個諸侯國家已經沒有什麼實力了,楚國或者齊國都可以把它們打敗。

三、秦始皇滅六國先從對自己有威脅的諸侯國下手因為韓、趙、魏對秦國來說是有仇恨的。尤其是趙國和魏國,曾經都和秦國打的不可開交。所以先把和自己有深仇大恨的諸侯國家給滅掉,也是讓自己的後院不要失火的考慮。

楚國和秦國常年交好,齊國遠在東方,近前最有威脅的就是「三晉」的聯合體。

7樓:焰心

秦滅六國的順序是南韓,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秦國先滅南韓,趙國,魏國的原因就是他們離著秦國比較近,這樣也不會把自己的戰線拉的過長。

8樓:墨墨天予

秦滅六國的順序是韓、趙、魏、楚、燕、齊。秦滅六國的策略是非常務實的,遠交近攻,也就是先打近的,再打遠的,一步步吞併。擺在秦國家門口的三國就是韓趙魏。

9樓:大明山的臭蟲

韓魏是秦進出中原的大門。所以秦滅掉六國,韓魏首當其衝。到了戰國末期,兩國實力較弱小。

在秦國的歷史上,能與秦始皇媲美的君王有嗎?

我認為在秦國的歷史上,秦昭襄王是最偉大的君主,因為他任用商鞅進行了變法,使得秦國一躍成為六國最強,所以我認為他比秦始皇更偉大。能與秦始皇比的應該只有秦孝公。因為當時秦孝公釋出了求賢令,不斷招攬人才為秦國所用。最重要的是他重用了商鞅變法。這是秦國強大的根本原因。沒有。因為秦始皇統一了中華民族,使書同文...

秦國的王后是誰,秦始皇的皇后是誰?

泰國的皇后是誰!是個問題,你可以上查一下。上什麼都有。那你需要的東西。都可以上查一下。可是乙個好老師。秦始皇的皇后是誰?秦始皇的皇后是誰?秦始皇的王后是?相關史料未記載。秦始皇嬴政 前259年1月27日 1 前210年 嬴姓趙氏,名政 一說名 正 又稱趙政 祖龍。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秦始皇奠定中國兩...

秦國從秦獻公到秦始皇,前後八代君王,為何都是很賢明的君王?

因為當時秦國的敵人比較多,又地處邊疆地區,百姓生活都很困苦,所以他們的君王都很賢明,想要讓秦國走入中原地區。因為秦國地處函谷關內,地勢偏僻,易守難攻。歷代君王對繼承者都給予非常大難度的磨練,沒有通過或者接受不了的就無法繼承王位,所以幾個繼承人都是內心堅定,非常厲害的王者。因為這幾位君王能夠繼位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