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義院士的個人簡介如何?

2025-02-17 22:35:10 字數 3145 閱讀 5048

96歲王振義院士獲獎百萬獎金的心情是怎樣的?

1樓:槐柳樹下

一、他的心情

作為96歲王振義院士獲獎百萬他表示,得知自己獲獎後,「心情好的壞的都有」。好的一方面是國家重視科學,自己作為受獎者非常高興。同時,他也心情不好,自己已經96歲了,應該把獎多給年輕人。

二、王振義院士貢獻。

在醫學科學界,王振義院士先後培養出陳竺院士、陳賽娟院士、陳國強院士,「一門四院士」被傳為佳話。

在上海血研所,師徒接力攻克白血病,王振義和自己的學生陳竺、陳賽娟提出使用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兩藥聯合**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使這種曾經最為兇險的白血病五年生存率從10%提高到97%以上,比傳統意義上化療效果好幾倍,尤其是幼兒成功率很高。

三、王振義的工作精神

王振義院士不斷鑽研、刻苦學習,不要怕失敗,他最好的享受就是給病人看病和分析**及科研。

他的家庭簡單,在客廳裡找不到大開關,因為他平時都在書房學習,他最開心時候是攻克難題,然後小息一會。

他用畢生精力研究白血病**,他經常做的就是「開卷考試」,這是他自創名詞。血液科輕醫生和學生每週拿出乙個真實疑難病例做課題,王振義提前通過上網查閱資料,每週四到科室來給予,他說」我來做他們的柺杖」。 他就是這樣執著科研,無私奉獻科學家,受到大家尊重。

他生活簡樸,不注重物質上享受,近十餘年,王振義每年都向上海市慈善**會定期捐款,幫助貧困地區群眾;這次的未來科學大獎獎金,只是他無數次善舉中的一次。半個世紀以來,王振義幫助了多少病患、墊付了多少醫藥費,自己都記不清楚了。

我們希望王老健康長壽,再立新功!<>

2樓:周星說社會生活

他的心情是非常激動的,因為他可以給這個社會上貢獻自己的乙份力量,而且這乙份力量很有可能推動科技的發展。

3樓:木子每攵

相信對院士來說,獲獎的獎金不是代表金錢物質,而是對自身能力的贊同,是乙份支援,心情肯定是喜悅的,為自己的能力受到肯定而開心。

4樓:那個少年不年少了

據這位尊敬的院士透露,心情有好有壞,好的一方面就是國家重視科學,這樣對人民有好處;自己作為受獎者非常高興。但自己也非常憂愁,為什麼這個獎給年紀大的人,比如自己已經96歲了,他更希望看到的是當代的年輕人更有創新,也能獲得這樣的獎。

5樓:小柒說社會

心情應該是激動又淡然,激動的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國家的認可,淡然的是金錢多和少都無所謂了。

96歲院士王振義是因何獲百萬獎金?他為何又要捐贈出去?

6樓:藍色小星球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獲獎人員已經公佈,王振義院士獲得了生命科學獎。而這位96歲的老人決定把百萬的獎金全部捐給扶貧**會王振義院士致力於研究**白血病的方法,他帶出的四個徒弟也都先後成為了院士,和王振義一起研究白血病的**措施。早先面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沒有有效的**方法,因為這種病發作很快,致死率較高。

不過王振義院士和他的團隊經過8年的研究,發現了有效**這種病的藥物:全反式維甲酸。不過在當年王振義院士發現全反式維甲酸後,他沒有執著於申請專利,而是把這個方法分享給了世界,讓白血病的**率大幅增高,達到了97%。

王振義院士除了在白血病**方面很有建樹外,他在血液方面的研究也獲過多次獎。但是他把大部分的獎金都捐出去了,或是給學校或是給研究所。而且他為人低調,主張讓年輕人發展,很多文章他都把自己的署名排在最後,甚至是不寫自己的名字。

如今王振義院士每週都還會跟自己的學生們討論,給他們出題。他這樣做的原因就是想讓年輕人能更好地成長,將來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並且能承擔建設的重任。<>

王振義院士獲過無數獎項,獎金的大部分都是被捐出,一般是捐給**會,或者是給參與研發的團隊成員。他一直都在努力地為年輕一輩的科學家的成長做努力,他認為能看到年輕人的成長、看到他們掌握現代科學是做老師的心願。

7樓:積極貝貝

王振義院士獲得2020未來科學大獎中「生命科學獎」,以表彰他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做出的決定性貢獻。獎金全部捐給扶貧**會,本人有高尚的愛國情懷。

8樓:周星說社會生活

因為對於我國的基礎理論進行了推動,所以才會獲得這筆獎金的,他之所以捐獻出去,是因為想讓中國得到更好的發展。

9樓:蘇爾維文特大叔

2020年9月6日,96歲院士王振義獲得「生命科學獎」的百萬獎金,王院士年歲即將過百,百萬對於他個人來說,作用並不大,於是他決定把百萬獎金交給扶貧**會了,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實現老一輩人的理想。

10樓:油貓餅

在2020年未來科學獎中,王振義院士獲得「生命科學獎」。他將錢捐出去是希望可以獎勵年輕人可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實現老一輩人的理想。

11樓:木子每攵

因王振義院士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做出了決定性貢獻 ,被授予「生命科學獎」。王院士一心為醫學,也希望鼓勵更多年輕人,因此決定捐贈獎金。

為什麼說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振義,是一位傑出的血液醫學專家?

12樓:漫閱科技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振義,是一位傑出的血液醫學專家,從1954年起,就從事血液方面的醫學研究。他發表的**與主編的專著,各不少於314篇和5本,被世界醫學界譽為「癌腫誘導分化第一人」。在王振義的指導下,陳竺參與了攻克白血病的研究。

中學生如何學習王振義院士

13樓:句蒿椿

堅持真理、尊重規律的務實學風。王振義(,江蘇省興化人,內科血液學專家,中國血栓與止血專業的開創者之一,被譽為「癌症誘導分化之父」和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大陸學者之一。中學生應該堅持真理、尊重規律的務實學風學習王振義院士。

王振義長期以來從事醫學內科血液學領域的研究及臨床工作,開創了白血病和腫瘤的誘導分化**,在國際上首創用國產全反式維甲酸**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在60餘年的從稿冊醫生涯中,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做出了重大貢獻,王振義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答輪**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鍵舉巨集,闡明瞭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成功典範;建立了中國血栓與止血的臨床應用研究體系。

王振宇的研究方向,王振宇的個人簡介

極端環境營養學 生物反應與反應器 細胞培養 生物活性材料。學 科 生物醫學儀器與工程,化學工藝。王振宇的個人簡介 王振宇,男,1936年8月生,195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數學系,博士生導師。中科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ieee計算機學會會員 acm sigada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軟體分會委員,曾擔任多屆...

郭沫若簡介,郭沫若的個人簡介

郭沫若 1892年 1978年 男,漢族,中國現代著名學者 文學家 歷史學家 古文本學家 社會活動家。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國科技大學首任校長。郭沫若簡介 郭沫若 1892一1978年 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 麥...

狂笑的個人簡介

血琪寶貝 很正常,因為你看的不是正版 指首發 上的文 你看的應該是vip的節章吧,不是在首發 上的,那老有一些地方有缺字現象,還有的地方時亂碼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首發的 它是要掙錢的,也為保護作者的權益,所以是不允許複製文字的,而你現在大多看到是用截圖軟體弄下來的。他們一般一次截圖很多,所以難免有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