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的方式,拜山的時候有什麼風俗習慣?

2025-02-19 15:05:10 字數 3802 閱讀 1348

1樓:悉秀雋

拜山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

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

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 關於包袱裡的冥錢,種類很多。

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鉅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 拜山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

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

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2樓:大臉妹教粵語

廣東粵語拜山是什麼意思。

拜山的時候有什麼風俗習慣?

3樓:華天成

說到拜山跟風水有什麼作用和效果,本家族有三個人可以看到他們的成功效果的,乙個是貧窮到沒公尺下鍋的叔公,他對於風水相當著迷,對於修墳,遷墳,開山建墳都是靠他那份風水故事來吸引著大家去幹的,一年一度的拜祭家裡拿不出拜祭物品他也樂呵呵的和大家一起開路鋤草等等!他一生雖然說沒享受過幾日清福【苦命人】!但他的兒子讀書成績名列前茅直到衣錦還鄉……另乙個就是堂兄就是拜山他又出錢又出力也是他家裡出動人員人力最多的,他現在是大老闆生意旺過趕集市場。

拜山怎麼請

4樓:

摘要。你好,拜山這麼請☞親愛的(親人的名字),我想請你回家拜山。我知道這對你來說可能有些麻煩,但是這是我們家族的傳統,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習慣。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需要一起祈福、禱告,祈求家族的安康和繁榮。我希望你能夠理解我的請求,並儘快回家參加這個重要的儀式。

有乙個人攙扶激衝你,那是你的明和殲緣分;有乙個人幫助你,那是你自己前世的功德。感謝你的諮詢,馬上為你棚瞎解答問題。

你好,拜山這麼請☞親愛的(親人李明讓的名字),我想請你回家拜山。我知道這對你來說可能有些槐襪麻煩,但是這是我們家族的傳統,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習慣。在這個特殊哪局的日子裡,我們需要一起祈福、禱告,祈求家族的安康和繁榮。

我希望你能夠理解我的請求,並儘快回家參加這個重要的儀式。

拜山也需要尊重對方的意願:雖然拜山是家族傳統,但並不是兆弊巨集每個人都有時間和能力參加。如果族冊親人因為工作、學習或者其他原因無法回家,您應該尊重他/她的卜帆決定,不要強求。

為什麼要拜山呢?

5樓:清寧時光

老深圳人清明節上山掃墓祭祖,非常形象地稱作「拜山」.拜山按當地習俗,多數清明節是家庭式拜祭祖先,重陽節是家族式(全村或全姓氏)拜祭祖先;當然,也有一些村民在中秋節去拜山,比如坪山、龍崗、坪地一帶的少數村子。

拜山前,隔天就到酒樓訂購燒乳豬乙隻,備好水果、茶、酒、公尺飯、糖果、「雞屎藤粄」、艾粄糕點、餅乾、香燭、炮仗、金銀紙錢等祭品。第二天一大早,全家或兄弟幾家數十人,帶上鋤頭、鐵鏟到墳山為先人墳墓除草、培土,在先人墓碑前,擺上祭品,敬上茶酒,以年長者開始順至子孫,每人點燃三炷香,虔誠地向先人跪拜,口中訴說:「我們來看你了,帶來你喜歡吃的用的穿的,希望祖先保佑子子孫孫平安大吉,事業有成。

然後,燒紙,續茶,續酒,燃放炮仗。

過去傳統拜山祭畢,因為交通不便,只好在山上解決午飯。就地在山頭挖坑壘灶,拾柴做飯,土稱「吃山頭」.如今交通便利,很快回到家裡吃飯。

回家時,留下其他祭品,只帶回燒乳豬、蘋果回去,把拜過山的燒乳豬和蘋果分給兄弟各家吃,沿襲過去「分太公豬肉」的風俗;據說拜過山的燒乳豬,吃後會得到祖先庇佑,事事順利,平安無事。路上每人還吃上一兩顆拜過山的糖仔,回味親人生前給後人的關愛,珍惜如今本族本房「枝繁葉旺」的幸福生活。

當地人對拜山很重視,港澳臺同胞、海外的僑胞和親屬都趕回來拜祭。墓上有無新土判斷墓主有無子孫的存在。鄉間有「有後人,掛清明;無後人,一光墳。

清明不祭祖,死了變豬狗」的諺語,老百姓口頭禪也說:「有添丁,好拜山。」意思是說生個兒子,老(死)了好有後人拜山。

於是,民間一直自發形成一種習俗壓力。人們通過掃墓祭祖,在感念先人的恩惠同時,又深感後代繁衍興旺。據說祖先在墳墓裡安住,關係到子孫的繁榮,子孫的興旺又能保證祖先的安寧與香火的延續。

因此,祖先墓地不僅是生命之根,同時也是情感之結。

拜山是什麼意思

6樓:爆爆星願

上手陪墳或者掃墓。

拜山兩廣地區用語,意思是在清明、端午、重陽等傳統節日的時候,去祭掃祖先的墳墓高薯源,是一種祭祀先人的紀念活動,也祈禱家人風調雨順。意思等同於「掃墓」。

在我國很多地方把清明祭祖稱為「掃墓」或「上墳」,只有粵人稱「拜山」,也許這不僅是由於「意頭語」的習俗保留下來的古雅說法,還也是蘊含著我們整個民族對自然界的大好河山崇拜之情。拜山兩廣地區用語,意思是在清明、端午、重陽等傳統節日的時候,去祭掃祖先的墳墓,是一種祭祀先人的紀念活動。

拜山的傳統

拜山為的是紀念先人,但不戚態少祭祖的人還有乙個念頭,希望得到先人的保佑,故去拜山時,除了祭奠用品之外,人們還要帶上發糕、爆竹、甘蔗等物,每種東西都有一種象徵意義,如果燒爆竹時響亮大聲,就是好意頭,如「發糕」固然是發達的意思,至於甘蔗則表示漸入佳境。

拜山的人不僅在墳前吃甘蔗,還將蔗渣丟在墳塋裡,據說這樣是祈求子孫昌盛、香燈有人繼承,隨著西方思想觀念的影響,不少人以鮮花或花圈拜山,而省去香燭、寶帛等迷信品。

拜山是拜了高不拜低?

7樓:

這句話的意思是,拜山是向高處拜而不是向低處拜。在旅皮中國傳統文拆搜差化中,高處代表著尊貴漏哪和崇高,低處代表著卑微和低賤。因此,拜山是一種尊崇山神、表達敬意的儀式,所以要向高處拜。

為什麼拜山不能拜兩次

8樓:

1、為什麼拜山不能拜兩次。看是**了,也不是全都是,南寧有些地方就滾高是兩次,三月三左右(反正是三月裡頌碰的某一天,一大櫻尺般是三月三或者清明節。2、看各人的時間安排的,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去,比如清明節沒空就找個時間補去),另外乙個時間就是九月初九左右。

所以第一次一般就是三月三或者清明節,如果第一次沒空去,就安排在下半年的九月九。

拜山是什麼意思 拜山就是掃墓

9樓:雙麗劍

1、何謂拜山,外地人初聽總有些不懂。其實,拜山就是北方所說的上墳或者掃肆敗墓。

2、拜山,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有的地裂滲顫方將掃墓稱之為「掃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區稱之為「掛山或「掛紙」出於對祖先的禮敬,又或「去惡喊陪字而呼為美」的修辭習慣。

初一初二拜山有忌諱什麼,年初一有什麼禁忌?

好吧。俺先工作鳥,回頭試一試,晚點帖來。年初一有什麼禁忌?大年初一有哪些禁忌 初一早晨吃芹菜餡兒的餃子意思是一年都勤快。但也有禁忌哦,那就是大年初一忌打破碗 鏡子等玻璃 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若真不小心打破了補救方式就是用紅紙包起來,先放置在神桌上,默念歲歲平安,吉祥話語,等待破五日再丟棄。大年...

拜求高人,風水學上什麼是兩山夾一空

j就是說,宅前對正兩座大廈之間的一條狹窄空隙,犯之主多病 體弱,重的會犯血光之災。天斬煞的化解 簡單的方法是安放銅馬,而治本的辦法是擺放大銅錢和五帝古錢。若情況嚴重,其化解方法是以麒麟一對正對著煞氣衝來的一方以擋煞。相鄰建築風水關係。在看住宅風水所處自然地形之吉凶的同時,必須十分重視相鄰 鄰居 鄰街...

「拜」是什麼部首,「拜」的部首是什麼?

拜的部首為 手 拼音 b i 注音 部首筆劃 4總筆劃 9 繁體字 拜 漢字結構 左右結構 簡體部首 手 造字法 會意 筆順 撇橫橫撇橫橫橫橫豎 拜什麼部首 拜的部首為 手 拼音 b i 注音 部首筆劃 4總筆劃 9 繁體字 拜 漢字結構 左右結構 簡體部首 手 造字法 會意 筆順 撇橫橫撇橫橫橫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