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詠誧棄言
夏朝開國者是禹,最後一位國王是桀,著名事件有太康中興。商朝開國者是湯,最後一位國王是紂王,著名事件有盤庚遷都。周朝有周武王,著名事件有烽火戲諸侯。
秦朝開國皇帝是秦始皇,著名事件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漢朝有劉邦,劉徹,開創絲綢之路,東漢有劉秀,隋朝開國皇帝是楊堅,唐朝有李淵,李世民,宋朝有趙匡胤,元朝成吉思汗鐵木真,明朝有朱元璋,清朝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乾隆即愛新覺羅·弘曆。
夏朝到清朝一共多少年?
2樓:客塵
夏朝:約西元前2029年-約西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西元前1559年-約西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西元前1046年-西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鋒亮、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西元前221-西元前彎鬧206年,共計:16年。
西楚:西元前206年-西元前202年,共計:5年。
西漢:西元前202年-西元8年,共計:210年。
新朝:西元8年臘月-西元23年10月6日,共計:16年。
玄漢:西元23-25年,共計:3年。
東漢:西元25-220年,共計:196年。
三國:西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西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西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西元581-西元618年,共計:38年。
唐朝:西元618-907年,共計:290年。
五代:西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西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埋基罩:西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西元960-1127年)、南宋(西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西元1271年-1368年,共計:98年。
明朝:西元1368-1644年,共計:277年。
清朝:西元1644-1912年,共計:268年。
朝代歌,其主要是方便記憶我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名稱的歌謠。其形式多為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 歷史朝代歌多是配合著「歷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
編入小學課本。如下為一首較為經典的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
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夏商到清朝多少年
3樓:與世界合作創人類未來
夏商到清朝大約有2762年左右,也就是西元前2146年至1616年=2762年。
夏朝到清朝吃的區別?
4樓:vagus迷走神經
夏朝到喊坦清朝的時間跨度約為四千多年,歷經了多個朝代和時期,飲食習慣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升團不斷變化,因此無法一概而論。不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大致比較夏朝到清朝的飲食差異:
食材: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飲食習慣和口味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在夏朝和商朝時期,人們主要以穀物、肉類和蔬菜為主食,而到了秦漢時期,麵食、豆製品和醃製食品開始普及鄭笑桐,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逐漸喜歡吃鮮肉和海鮮等。
烹調方法:隨著烹調技術的不斷發展,烹調方法也逐漸變化。在古代,人們主要採用炊、蒸、烤等簡單的烹調方法,到了宋元明清時期,涮、火鍋、炒等複雜的烹調方法開始出現,同時,調味品的種類和用量也逐漸增加。
飲食文化:夏朝到清朝的飲食文化也隨著時代變遷逐漸形成和發展。在古代,飲食文化與宗教、禮儀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到了明清時期,人們注重宴席禮儀,追求品味和文化內涵。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歷史的漫長和複雜性,以上只是對夏朝到清朝飲食差異的一些概括,具體情況還需結合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文化、地理等因素來綜合分析。
5樓:帳號已登出
夏朝到清朝的食物可以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宮廷菜,它們以鮮明的地域特色、濃郁的歷史文化特徵而聞名;另一類是民間菜,它們更加註重營養、卜差充分體現人民生活習慣。此外,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這兩者之間在食材、烹飪方式上也存在一定差異。
6樓:它會幫助你
夏朝是一種古代王朝,沒有相關記載顯示夏朝的飲食文化;
商朝和周朝時期,飲食以「三牲」(牛、羊、豬)為主,還有禽鳥、魚蝦、鼎中肉等;
秦朝時期,由於秦始皇統一中國,推行了標準化制度,飲食也巨集腔變得更加規範化,以小麥、豆坦弊類為主要食物,其他食材如豬、牛、羊、雞等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漢朝時期,羊肉、魚、蔬菜成為流行食物,還研製出食鹽、醬油等調味品;
唐朝時期,食品種類更加豐富,有燒鵝、莜麵餅、饃饃等,還出現了宮廷菜餚;
明朝時期讓絕族,以烤鴨、火鍋等為代表的餐飲文化逐漸形成;
清朝時期,滿漢融合的飲食文化,有清宮菜、涮羊肉等特色美食。
從夏朝開始到清朝的國都分別是哪?
7樓:鐵帥滄浪
夏朝(西元前21世紀到西元前16世紀)都城在陽城,今河南登封東。 商朝(西元前16世紀至西元前11世紀)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西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到殷,今河南安陽。
西周(西元前11世紀至西元前771年)都城在鎬京,今陝西西安西。 東周(西元前770年至西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秦朝(西元前221年至西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 西漢(西元前206年至西元23年)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 東漢(西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三國(西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吳的都城在建業,今江蘇南京。 西晉(西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東晉(西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北朝(西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經歷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西元493年,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東;東魏的都城在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北齊的都城在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 隋朝(西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興,今陝西西安。
唐朝(西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五代(西元907年至960年)梁、漢、周的都城在今河南開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陽。 北宋(西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東京,今河南開封。
南宋(西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臨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西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明朝(西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應天,今江蘇南京。
永樂年間遷都北京。 清朝(西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遼寧瀋陽。西元1644年清軍入關後,順治帝遷都京師,今北京。
8樓:匿名使用者
夏:山西安邑 商:朝歌(河南商丘) 西周:
西安 東周:洛陽 春秋:秦:
咸陽,晉:太原,楚:荊門,燕:
邯鄲,齊:淄博 戰國:晉一分為三,韓,趙,魏; 秦:
咸陽 西漢:西安 東漢:洛陽 三國,魏:
許昌,蜀:成都,吳:南京 西晉:
西安 東晉:洛陽 隋:西安 唐:
西安 北宋:開封 南宋:杭州 元:
北京 明:南京,明成祖遷都北京 清:入關前,瀋陽 入關後,北京。
9樓:cngt駱浩
夏:陽城。
商:毫,後盤庚遷殷。
西周:鎬京。 東周:洛邑。春秋戰國——晉:新田、齊:臨淄、楚:郢、秦:咸陽、燕:薊、韓:鄭、趙:邯鄲、魏:大梁。
秦:咸陽。西漢:長安。東漢:洛陽。
曹魏:洛陽。蜀:成都。吳:建鄴。
西晉:洛陽。東晉:建康。
南北朝——劉宋、蕭齊、梁、後梁:建康。北魏:平成,孝文帝遷洛陽。東魏、北齊:鄴。西魏、北周:長安。
隋:長安。唐:長安。
五代——後梁、後唐:洛陽。後晉、後漢、後周:汴梁。
北宋:汴梁。南宋:臨安。
元:大都。明:南京,成祖遷北京。
清:北京。
10樓:浮生若夢
夏:因為年代久遠,所以一般認為在安邑,今在山西運城夏縣禹王城。
商:因為遷都次數較多,不過一般認為在朝歌,今在河南省北部的淇縣。
西周:都成鎬京,今在陝西西安西南。
東周:都成洛邑,今在河南洛陽。
秦:咸陽,今在陝西咸陽。
西漢:長安,今在陝西省西安市西北約3公里處。
東漢:洛陽,今河南洛陽。
魏:洛陽,今河南洛陽。
吳:建業,今在南京玄武湖南岸。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西晉:洛陽,今河南洛陽。
東晉:建康,今江蘇南京。
隋:長安,今在陝西省西安市西北約3公里處。
唐:長安,今在陝西省西安市西北約3公里處。
宋:汴梁,今河南開封。
元:大都,今北京。
明:北京,今北京。
清:北京,今北京。
11樓:網友
夏朝國都在河南,騙小孩得吧,不是在安邑,什麼鬼,山西都被磨滅了,搞什麼?
清朝共有多少年,清朝存在了多少年 一共有幾代皇帝
十二位 清朝總共有十二位皇帝,這其中包括後來被追封為先帝的努爾哈赤。嚴格意義上來講,清朝的開國皇帝是皇太極,而順治帝福臨是清軍入關以來的第一位皇帝。從努爾哈赤開始,到末代皇帝溥儀為止,清朝總共經歷了十二任皇帝。清朝一共存在了276年左右,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清朝經歷了12帝 清朝276年歷史,總共...
從夏朝到清朝的朝代表,中國古代史,從夏朝到清朝的所有朝代順序表
夏商周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隨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 夏 商 西周 東周 春秋 戰國 秦 西漢 新 東漢 三國 魏 蜀 吳 西晉 東晉十六國 南北朝 隋 唐 周 五代十國 宋遼金西夏 元 明 清 整理中國古代歷史的朝代更替表 夏朝到清朝 夏 商 西周 東周 春秋戰國 秦 西漢 新 王莽 東漢 三國 魏蜀吳 ...
清朝一共有多少年多少代,清朝共有幾個朝代,分別是什麼?
清朝共267年 清代自努爾哈赤稱帝至末帝溥儀,共歷十二帝 清朝 1636 1912年 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也是中國最後乙個封建帝制國家。共有十二帝,國祚267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李自成率大順軍攻占明朝首都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