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題。關於質點的速度 位移等。急急急!!

2025-02-21 14:35:07 字數 6112 閱讀 6693

1樓:網友

取沿斜面向上為正方向。

1.質點受到的加速度始終為a=-g×sin30°=-5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質點位移直接套用公式s=v*t+(1/2)*a*t*t=20*5+(1/2)*(5)*5*5=

2.質點先沿斜面向上減速到零,耗時t=v/a=20/5=4s,路程s1=v*v/(2*a)=20*20/(2*5)=40m。

然後以初速度為零,做勻加速運動,路程s2=(1/2)a*t*t=

故路程s=s1+s2=

3.末速度v1=v0+a*t=20+5*(-5)=-5m/s,即方向沿斜面向下。

2樓:銀古的綠色

1.求加速度,得a=g*sin30=5。再由初速度可知4秒時速度為0,此時路程和位移皆為40公尺。然後物體反向運動,在1秒內路程為1/2at平方,即公尺。所以位移是(公尺。

2.路程即(40+公尺。

3.由於四秒時速度為零,加速度為5,則五秒末的速度就是at,即5。方向為沿斜面向下。

3樓:網友

位移是有向線段,路程是軌跡長度。

高一物理問題:乙個質量為m的物體以a=2g的加速度豎直向下加速運動,則在此物體下降h的高度的過程中,物...

4樓:高老莊

1.動能的增加量=合外力的功=fh=mah=2mgh.(動能定理)2.重力勢能的減少=重力所做的功=mgh.(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係)

3.機械能的增加=重力和彈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合力的功-重力的功。

fh-mgh=mah-mgh=mgh.(功能原理)

5樓:網友

因為a=2g,所以除重力外還有乙個和重力相等的力向下拉這個物體。受的合力是2g。

所以下降h高度的過程中合力一共做功2mgh。所以動能增加2mgh,重力勢能只和位置有關,下降了mgh。機械能增加了這個差值,也是mgh

6樓:茶香滿滿

1、合外力的功,對應動能的變化。合外力做正功,動能增加;反之,減小。

ek=w合=mah=2mgh,動能增加2mgh。

2、重力做功,對應重力勢能變化。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反之,增加。

w重力=mgh,重力勢能減少mgh。

3、除重力和彈簧彈力以外的力的功,對應機械能變化。w其他為正,機械能增加;反之,減小。

f其他=mg

w其他=f其他h=mgh,機械能增加mgh。

7樓:瘋子稀飯困

同學你沒說清楚哦~~

如果物體時從靜止開始,且是勻加速運動才,計空氣阻力,則有以下結論;

動能:0——2mgh.思路:由動能定理知△e=mgh-fh,又mg-f=ma=2mg∴△e=2mgh

重力勢能:變化mgh.思路:高度差為h,由ep=mgh得機械能:以下落點為0勢能面,變化了mgh.

思路:由動能定理知,e1=0+0=0,e2=ek+ep=2mgh-mgh=mgh.

8樓:梨落輕淺

動能變化僅與合外力做功有關,f=ma即f=2mg所以下降h高度過程中合外力所做的功為w=2mgh合外力做正功,動能增加了2mgh。

重力勢能變化僅與重力做功有關,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w=mgh,所以重力勢能減小了mgh。

機械能的變化與除重力彈力外其它力的做功有關,由於物體以a=2g的加速度向下加速,所以除重力外還有f=mg的力,此力做功w=mgh,所以機械能增加mgh。

9樓:匿名使用者

動能提公升了2mgh

重力勢能減少了mgh

根據能量守恆,機械能增加了2mgh-mgh=mgh

10樓:休倚危樓

h=1/2*a*t^2,可以求出t=根號下h/g。下落h處的速度v=a*t=2根號下g*h。動能=1/2*m*v^2=2mgh

重力勢能=mgh 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mgh

11樓:晶晶

a:物體重力做功為mgh,所以重力勢能減少mgh,所以a錯 。

b:物體所受到的合力為f合=ma=2mg,所以合力做功為2mgh,則動能增加為2mgh。所以b錯。

c:物體機械能等於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動能增加2mgh,重力勢能減少2mgh,則機械能增加2mgh,所以c錯,d正確。

12樓:聽雨的風鈴

根據動能定理: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於動能的變化量 δek=fh=mah=2mgh,動能增加2mgh

重力勢能只和位置有關。因為做正功,所以重力勢能減小 ep=-mgh(注意是負號代表減少)

機械能變化δe=δek+δep =2mgh+(-mgh)=mgh

13樓:煙雨濛濛

動能ek=mv方/2 v方=2ah=4gh帶入得動能。

勢能變化ep=mgh

機械能變化e=ek+ep

14樓:哀波

動能增加2mgh,ep減少mgh,機械能增加mgh

高中物理題, 質點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在第1s內位移為6m,停止運動前的最後1s內位移為2m,求:

15樓:網友

將減速逆向看成加速½at²=2 t=1s 則a=4m/s²在正向看 (v1+v2)/2×t=6

v2=v1-at 因為t均為1s,所以解得v1=8m/sv1²=2ax x=8m

t=v1/a=2s

16樓:網友

(1)最後1s內位移為2m,所以最後秒時的速度為2m/s,所以a=2/

所以初速度=8m/s

所以位移=v^2/2a=8m

2)t=v/a=2s

17樓:網友

倒著看所以位移8公尺用時2s,2s以後停止。v=0勻加速等效勻減速到停止。

18樓:網友

根據物體做勻加速運動公式,它最後幾秒的運動位移之比為1:3:5

那他最後一秒運動2公尺,則在倒數第二秒運動距離為6公尺。所以一共位移8公尺,用時2秒。

19樓:匿名使用者

用中點時刻平均速度公式求出第和最後第的速度。

關於一道物理題:一質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它在第10s內的位移為19m,則加速度大小為?

20樓:網友

問題關鍵是第10秒內位移,而不是前10秒的位移用3種方法做。

s=(1/2)at^2

前9秒s=81a/2,前10秒s=100a/2,第10秒就是100a/2-81a/2=19m

從而a=2公尺每秒平方。

平均速度法:第10秒的平均速度=第10秒中間時刻速度(即第秒速度)平均v=19/1=v(

v=at19=a=2 m/s^2

用乙個關於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性質解這個題目(不是最簡便的,但這個性質以後解題經常用到)s=(1/2)at^2

考慮將t換成2t,3t,……nt

代入上式可得它們的比。

即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從開始計時,通過t,2t,3t,……nt,……時總路程(注意是總路程)之比為。

1:4:9:……n^2

故通過第乙個t,第二個t(即2t-t那一段),第三個t(即3t-2t那一段),…第n個t,……的路程之比為。

1:3:5:7:……2n-1)

令t=1s,那麼第10s內位移為19m,對應2n-1=19從而第一秒內位移應為1m

故a=2m/s^2

21樓:

第十秒內,可以取秒的瞬時速度作為該時間段的平均速度(勻加速運動),;a=v/t=19/9·5=2

22樓:裴恭渟

根據 s=at²/2

19=s2-s1 ( 既 10秒經過的路程 - 9秒經過的路程 = 19 )

其中 s2=a(10)²/2 =100a/2 s1=9²a /2 = 81a/2

得 19=100a/2-81a/2 =19a/2 a/2=1所以 a=2

23樓:化學沖沖衝

第10秒的位移=前10秒-前9秒位移。

19 = 1/2a*10^2 - 1/2a*9^2可以解出來 a=2 m/s^2

也可以用平均速度法:第10秒的平均速度=第10秒中間時刻速度(即第秒速度)

平均v=19/1=v(

v=at19=a*

a=2 m/s^2

一道高一物理有關質點的簡單選擇題,求解!

24樓:樹詠歌

您好!a:既然只關注軌跡,那運動員可以看成質點b:花樣滑冰主要看動作,把申雪看成質點就不能評判動作水平了,因此不能看成質點。

c:500公尺距離長,又只研究滑的時間,因此可以看成質點d:既然是研究技巧,那麼看成質點後,技巧就看不出來了,因此不能看成質點。

綜上,選擇ac

像這樣的題目可能會出現在單元考或期中期末,高考中絕對不會出現,放心好了!

25樓:

現在的題都是這種麼,太難了,我理解為:a正確,因為研究飛行軌跡肯定是將運動員作為乙個整體來研究,比如說要畫運動軌跡,那可能就是乙個拋物線。b,不爭取,因為要研究動作技巧的話,就不能把人看做乙個整體,她的手、腳等在什麼位置,都算技巧,不能整體考慮,所以不能看做質點。

c正確,同a,d錯誤,同b。不知道你是否滿意。

26樓:網友

ac,原因很簡單,當我們研究物體上某一點的運動時,這個物體是不能看作質點的,因為質點就是乙個點,我們不可能研究點上的點。

27樓:郭斌大俠

選ac 因為只有這兩項的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可以忽略。

高一物理,速度加速度位移計算題。。急!

28樓:網友

由速度從初速度的一半減為零用時20s可知,全程用時40s.

根據勻變速運動規律可知,前20s和後20s的位移之比為三比一,所以後20s位移為100公尺,所以全程位移為400公尺 (第(3)問的答案)。

所以平均速度為:400m/40s=10m/s初速度是平均速度的兩倍:vo=2*10m/s=20m/s (第(1)問的答案 )

加速度:a=vo/t=(20m/s)/40s= ( 第(2)問的答案 )

29樓:物理專家闞虎恩

速度為關閉發動機時速度的一半,此後又用了20s停止,說明一共滑行了40s

v^2-(v/2)^2=2a×300

v/2)^2=2a× l2 兩式相比,可知 l2=100m 可求出總路程 x=300+100=400m

總時間為 40s 根據公式 x=1/2at^2 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a=

則關閉時的速度 v=at=20m/s

30樓:網友

設加速度為a,初速度為v 取火車運動方向為正方向有速度位移公式(v/2)^2-v^2=2aa*t=0-v

其中s為行程一半300m t-=20s解得v=20m/s v=0(捨去)

a=第二段看做初速度為零的加速運動 位移為。

總位移為400m

31樓:亙古帝尊

由題意得:火車共滑行40s

設:火車滑行時加速度為a

關閉閥門時火車速度:v=40a

由x=40at-(a*t^2)/2

300=800a-200a

a=v=20m/s

s=20*40-(

32樓:網友

因為加速度一定,前300公尺速度的變化量與後段路程速度的變化量相同,都為v/2,所以前300公尺所經時間也是20s,這就簡單了。

設初速度為v,加速度為a,s=300m,後段時間t=20s。

列兩個方程:v^2-(v/2)^2=2as;(v/2)/t=a。聯立,消去a,可解得v=20m/s

高一物理加速度與位移的關係中,有乙個推匯出來的公式

33樓:初音

末速前首度的平方減初速度的平方等前悔拍於。

2*加速度*位移把vt=voxat,s=vot+1/2at^2代進去慧羨。

末速度的平方減去初速度的平方等於兩倍的加速度乘以位移。

求助高中物理題 5,求助高中物理題 !

c萬有引力公式。測量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公轉軌道半徑,將軌道看成圓,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就是萬有引力。即 gmm r 2 m 2 t 2 r 地球質量為m,太陽質量 m 4 2r 3 gt 2 地表物體m1g m1 m g r 得g gr m 帶入可得。c選項,用 代換式可以算出來。求助高中物理題 我...

高二物理題!高分求解,高中物理題高分求解!速度

直流電路中,u 100v,t 1min內產生的熱量為q u 2 r t 同樣的電阻絲接入正弦交流電路中,t 2min 2 t內產生的熱量為q 為u有效 2 r 2 t q q u 2 r t u有效 2 r 2 t u有效 根號2 u 正弦交流電路中,交流電路的電壓最大值um u有效 根號2 得到u...

高中物理題

第二過程中,動量守恆,則有mv m m v v mv m m 而兩過程中穿孔深度相同,子彈阻力相同,故發熱相同,根據能量守恆知道第二次損失的機械能和第一次相同,所以最後剩下的機械能也必然相同為1 8 mv 2 固有 1 2 mv 2 m m 1 8 mv 2即4m m m 1 m m m 4 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