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吃河豚作詩的是誰,蘇軾吃河豚的典故

2025-03-11 08:50:18 字數 1592 閱讀 4586

蘇軾吃河豚的典故

1樓:小飛侃遊戲

蘇軾吃河豚的典故如下:

蘇軾不願居住河南的臨汝,一心一意只要居住常州。元豐八年(1085)二月,朝廷告下,準了他的申請。

蘇軾到常州時,正是江南春老,桃花猶盛,園蔬柔綠,江魚鮮美的好時候。老饕蘇軾,不免食指大動,盡情享受空派稿一番。揚子江中的魚產,他最欣賞兩種,只可惜鮰魚多骨,河豚有毒。

他曾戲作一絕句說。

河豚魚生活在江河入海口處,鹹淡水混流的暖水之中。每年春初,沿江上溯,於四五月間楊花亂舞時,它們在淡水中產卵,等到所產的卵育成魚苗後,再順流而下,洄游海口,這時候,身含劇毒,割烹不得其法,食之立即中毒而死。

然而,河豚尚未入海之前,有毒的部分還未發達,是可以吃的,盛產於鎮江、南京、太倉、江陰、常熟、常州一帶的江面上。蘇軾來時,正是河豚當令的時節,據說這是一味千古無雙的珍饈美味,羨老它有魚類的鮮嫩,又有豚肉的腴厚,尤其腹內有膏,色白,俗名「西施乳」,風味只可想象,不能言傳。

蘇軾對此念念不忘,甚至當他題建陽僧惠崇所繪《春江晚景圖》時,竟將春花春水江南一時的美景,都拿來做了河豚魚的配角。如言:吃貨蘇軾嗜食河豚,不久就出了名。

當地有一仕紳,特地鬥孝燒了河豚魚請他,全家女眷躲在屏後窺視,要看這位大名士吃了如何品評。

只見此老坐上桌後,下箸大嚼,一言不發,偷覷的婦人們甚為失望。正在此時,蘇軾夾了一大塊,狠狠說道:「也值一死。」即時放入口中。請客的主人,全家大悅。

蘇軾河豚的詩句

2樓:帳號已登出

蘇軾河豚的詩句介紹如下:

作者】蘇軾 【朝代】宋。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葦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迴游到江河裡來了。

賞析 這兩首詩是蘇軾題在惠崇所畫的《春江曉景》上的。惠崇原畫已失,這首詩有的版本題作《春江曉景》,渣螞孫現已無從考證。畫以鮮明的形象,使人有具體的視覺感受,但它只能表現乙個特定的畫面,有一定的侷限性。

而一首好詩,雖無可視的影象,卻能用形象的語言,吸引讀者進入乙個通過詩人獨特構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彌補某些畫面所不能表現的東西。

1.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如鏈—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2.歲暮何堪再惆悵,且持卮酒食河豚。——魯迅《無題二首》

3.試問荻芽生也未,偏宜。出網河豚美更肥。——王之道《南鄉子·春霽柳花垂》

4.持以問東坡,河豚此同否。——王履《初來穿林誤躡狹徑旁幾墮崖去及還見之作此自》

5.春洲生荻芽,寄興河豚魚。——方回《學詩吟十首·宋詩孰第一》

6.柳風吹絮河豚上,花雨沾泥海燕飛。——文徵明《春日齋居漫興·深巷無人晝掩扉》

7.河豚魚毒亡身耳,何至身亡族亦亡。——方回《漫興九首·餓信黥英遇漢皇》

8.官酒河豚如有毒,故姬秋燕已無蹤。——方回《寄康慶之錢塘二首·暮年生計乏從容》

9.深忌河豚恕瑤柱,沈思橄欖過糠霜。——蘇籀《物敏次韻王丈豐父待制荔枝二十韻》

10.莫因山鳥啼榕樹,便憶河豚飽荻芽。——劉克莊《太守林太博贈瑞香花·短箋小草墨痕斜》

河豚是哪的特產

河豚是我國沿 海一帶的特產。河魨在我國資源極為豐富,中國沿海產54種,年產量約達300 內400萬噸,沿海一帶幾乎全容年均可捕獲。在長江 珠江則在春 夏之間出現汛期,為沿海及江河中下游的主要漁業物件之一。在我國,從遼寧至廣東沿海共生活著30多種河魨,其中的暗色東方魨進入長江 珠江等水系的中 下游。擴...

據說明朝之前沒有辣椒,那古人是怎麼吃辣的

通常用茱萸來代替。植物名。香氣辛烈,可入藥。中國民間風俗,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佩茱萸能祛邪辟惡。自古以來食茱萸就是藥食兼用的本草。在辣椒傳入中國前,是川菜辣味香料的主要 之一。四川古人稱其為 艾子 至明代中葉時,食茱萸已成為四川食物中廣泛使用的調味品。本草綱目 記,食茱萸 味辛而苦,土人 此處 土人...

誰劃分的古體詩和近體詩?古人還是今人

一 是古人,這一概念始於我國唐朝。二 擴充套件知識 1 分類依據 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2 古體詩 包括古詩 唐以前的詩歌 楚辭 樂府詩。歌 歌行 引 曲 吟 等古詩題材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 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