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萊克攸
北宋時農民負擔舉巖扒沉重。
從宋真宗到宋仁宗的幾十年間,農民的各種賦役負擔都以正昌直線上公升的速度增加,舉例如下:
專案 景德年間 慶曆年間。
商稅 棗侍 450萬(貫) 1975萬(貫)酒稅 428萬(貫) 1710萬(貫)
鹽稅 355萬(貫) 715萬(貫)
總計 1233萬(貫) 4400萬(貫)
北宋末年的社會狀況?
2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末年,徽宗、欽宗年間,黨爭十分厲害,以蔡京、童貫、良師成為代表的各個派別,為了各家上臺,為了反對而反對,對遼國滅亡、女真崛起視而不見,還在挖空心思在昏庸的徽宗面前爭權奪利,互相拆臺。
3樓:今生昔夢
北宋末年,徽宗趙佶沉迷道術和遊樂,不理朝政。「六賊」蔡京、童貫等專權擅斷,徇私枉法,民不聊生。最終發生了「靖康之變」。
4樓:網友
水滸傳》是明朝才成書的一部**,不是宋朝的史料。不能拿《水滸傳》來研究北宋歷史,正如不能拿《三國演義》來研究三國史。
水滸傳》的藍本來自宋朝的野史記事,可以謹慎利用。不過,要研究北宋末年社會制度崩潰(宋史我不懂,但有點懷疑社會制度崩潰這個描述)這麼大的題目,勢必要調動各種史料,而《水滸傳》的藍本恐怕也只能作為邊角料來補充題目,意義不大。
北宋時的社會狀況如何人們生活情況如何?
5樓:帳號已登出
宋代人們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的主要特點。
1.衣:統治者衣飾精美華麗,勞動者多穿黑白兩色、小袖狹身的短衣;
2.食:北宋食肉以羊肉為主,南宋以魚為主;
3.住:宋代住房簡陋,多為茅屋,城市平民住房平面多為方形;
4.行:多用牛車,也有驢車,達官貴人乘轎出行。
宋代的社會風貌:
宋代以來對女子的束縛越來越嚴重。婦女纏足的陋習開始傳開。在宋代,從穿戴上,可辨認出士、農、工、商從事行業的特點和等級差別。
出現有娛樂兼經營的場所瓦子,瓦子中圈出專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欄,還有元旦、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宋代稱春節為元旦,要掛年畫,貼桃符。
兩宋時期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的原因和條件:
兩宋軍民抗擊北方遊牧民族南侵,以及宋遼、宋夏、宋金的議和,使得中原和南方地方獲得了相對安定的社會持續發展環境;契丹、女真、党項等少數民族崛起擴充套件之際,也不斷吸收中原先進文明,農耕文化也遊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漸交融,大大豐富了華夏文明;兩宋時期,農業、手工業大大發展,市民階層興起,商品經濟蓬勃發展,古代經濟中心南移;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三項重大發明與應用以及海內外**的興起,中國科學技術處於當時世界文明的高峰;兩宋統治者推行「重文輕武」的國策,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6樓:唐一憨憨
北宋時的社會狀況。
北宋末期有46個10萬人以上的城市。宋朝打破坊市分割槽的制度,商店可以任意開設,還出現夜市與曉市。南宋時期的臨安府(杭州),城內極其繁華,時人稱為東南第一州,就連南宋滅亡後,馬可•波羅依然稱杭州為「天城」。
瓦舍是庶民重要的遊樂場所,內有勾欄,專供大眾娛樂,瓦舍的演出內容呈現商業化、專業化、通俗化、大眾化的新趨勢,演出的內容主要包括說唱、戲劇、雜技和武術等。
在農村,宗族制度成為維繫社會的主因。廿世紀之前,中國的政權只向下延伸到縣衙,其下完全通過「鄉保」與「族長」進行管理。在理學的教化下與士人的影響下,官方辦理社會救助;透過理學薰陶,商人階級出資辦理社會救助。
救助內容除了辦書院、訂鄉約以激勵品德外,還普遍辦理義莊,以救貧恤孤,資助教育;辦社倉,以備荒歉;辦保甲,以補地方之武裝而保民。這種由士人自發的救助工作,成為自南宋以降中國社會安定的重大因素。在宋代之前,官方的社會救助活動多屬臨時性質;宋代開始,各州縣普遍設立各種社會救助的永久性機構。
族長通過訂立鄉約鄉規來保持社會的秩序。地方紳士通過辦學、救濟事業、修橋鋪路等手段造福鄉里。
社會的安定,戰爭的減少,促使男性擁有更多時間為生計操勞,男性在家庭中的價值大幅度提高(在戰爭頻繁時期,婦女是家庭的頂樑柱,照顧孩子或農業勞動,主要由婦女完成),男性的努力程度或個人能力決定著家庭的富裕程度,這帶來了乙個重要的客觀影響,婦女地位大幅度下降。婦女地位的下降,促使女性更多的從屬於男性,男性對婦女有了更多的要求,這帶來婦女貞節觀的加強。宋朝蓬勃發展的商業社會,促使人口因商業因素而流動,人們與陌生人交往的機會增多,人們的日常交往範圍增大,如果不增加新的行為規則,人們的混亂苟合行為會明顯增加,這畢竟會影響社會和諧。
宋元時期的社會生活
7樓:漢匠文化
衣食住行的變化。
1.衣。(1)服飾:行業不同,穿著上有很大差別;官服和普通百姓的服飾有明顯的不同。
2)衣料:麻布仍是主要的衣料。但隨著棉紡業的興起,南宋時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漸增多。
2.食。(1)主食:北方人仍以麵食為主食;南方人仍以公尺飯為主食。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還出現了素食。
2)肉類:北方人以羊肉為肉食,南方人除吃豬肉外,還有魚肉。
3)食用油:由動物油到開始普遍食用植物油。
4)飲料:飲酒之風已十分盛行。
5)燃料:城鄉居民仍以柴草為主,但東京等地燒煤已很普遍。
3.住。(1)房屋:農民多為低矮的茅屋,城市以瓦頂平房為主,貴族官僚修建園林式建築。
2)傢俱:高腳傢俱廣泛流行,內地人已完全改變了席地而坐的習慣。
4.行。(1)富人乘轎子或馬車;一般百姓以牛車、驢車為交通工具,也騎馬、騾、驢。
2)南方輕舟小船是代步工具,南宋時遠距離航行可乘坐用指南針導航的海船。
宋代時期,雖然戰爭多,但經濟十分發達,原因是什麼
8樓:網友
1.戰爭多發生在邊界地區,持續時間都大多不長,對經濟影響不大;
2.宋代經濟體制十分先進,是中國最早使用紙幣等金融工具的朝代,這就不會因為缺少造幣用的貴重金屬所帶來的通貨緊縮,繁榮了市場經濟;
3.宋代的文武分治,行政體制比較先進,文官制度比較成功,特別是文官中湧現了一批懂金融的天才,這對經濟發展極為有利。
9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人會做生意。宋代人能吃苦耐勞。
北宋地方官制的特點是什麼,北宋 官職 主要特點
手機使用者 昏了 強幹弱支 內外相制 論述宋代 官制的特點 佟貴東 宋朝官制特點 一 主義 集權的加強 宋朝政治體制的主要特點是 主義 集權的加強,體現在職官制度上,有五大特點,即 集權 皇帝集權 百官權力分散 重文輕武和軍事上內重外輕。宋朝的政治體制演變,以元豐 宋神宗年號 改製為界限,改制前與後...
北宋為什麼重文輕武,北宋時期中國重文輕武的政策有何影響及原因及表現。
原因 1,宋太祖感悟自唐末以來的戰亂原因是武人專權軍閥混戰,所以認定只有偃武修文才是平靖之道是千秋萬世之道。2,宋太祖本人乃至被宋太祖所篡權的後周開國皇帝太祖郭威,兩人都是靠手下兵變擁立 黃袍加身做的皇帝,所以,老趙害怕歷史再次重演,必要削奪武人軍權。目的,原因裡已經有了 含義自己編。宋代分權細緻 ...
範仲庵北宋時期?范仲淹是北宋的什麼家
范仲淹 年月日 年月日 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 年 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虧衫扒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 秘閣校理 陳州通判 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康定元年 年 與韓琦共同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