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簫 作品,吳伯蕭的簡介

2025-03-18 10:00:27 字數 1603 閱讀 4497

吳伯蕭作品

1樓:網友

羽書》(散文集)1941,文化。

山檔黑紅點》(散文集)1947,東北。

潞安風物》(報告文學)1947,香港海洋書屋出發集》(散文集) 1954,新文藝。

逗褲亂煙塵集》(散文集)1955,作家。

北極星純神》(散文集)1993,作家。

忘年》(散文集)1981,百花。

吳伯簫散文選》1983,人文。

2樓:軒元興

吳伯蕭散文集,我沒去過長城等。

吳伯蕭的簡介

3樓:亦夢之城

1、簡介。

吳伯蕭(1906—1982)原名熙成,筆名山屋、山蓀,是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生於山東省萊蕪市吳花園村,1982年8月10日病逝於北京。吳伯蕭從小因受家庭薰陶,又加之天資聰慧,十四歲便考人曲阜師範。

1924年畢業後,在孔府任孔子七十三代孫孔德成的英語教師。1925年,因不滿封建婚姻,婚後三天即離家出走,暑期考入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1931年師大畢業,在青島大學(現為山東大學)當過三年多校長辦公室職員,之後在簡易濟南鄉村師範當過一年半教務主任兼國文教員。

抗戰前,還在山東省教育廳擔任過高等教育股主任科員、萊陽簡易師範學校校長。

2、作品。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書》、《黑紅點》、《北極星》、《忘年》、《吳伯蕭散文集》中。散文《南泥灣》、《一罈血》、《記一輛紡車》、《菜園小記》、《我沒見過長城》等,作為範文收入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早》被編入小學語文教材,其數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這些作品以其真摯深厚的情感,樸實動人的描繪,嚴謹縝密的結構,清麗洗煉的語言,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喜愛。

3、評價。他的戰友、文藝工作者張志民同志所說:「他的文章質樸、味厚,他把濃郁的感情揉進樸素的文字裡,從不使用華麗的辭藻,從不多加一點可有可無的裝飾,那簡潔的語言,淡雅的敘述。」

吳伯蕭的簡介

4樓:心射線

吳伯蕭(1906—1982)原名熙成,筆名山屋、山蓀,是我國當代著名文學家和教育家。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滿懷報國之志,毅然放棄了優裕的生活,於1938年4月投奔革命聖地延安,先在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一大隊政治班學習四個月,後到晉東南前方工作,寫了《潞安風物》、《冰州行》、《響堂鋪》、《路羅鎮》等大量作品。1941年8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2年5月,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和整風運動,聆聽了***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思想境界有了很大提高。

在延安期間,他先後擔任陝甘寧教育廳教育科長、文化協會秘書長、延安大學和華北大學教授,並發表了《戰鬥的豐饒的南泥灣》、《一罈血》、《黑紅點》、《化裝》等大量反映當時抗戰軍民英勇鬥爭的文章,後來這些文章由作家出版社收入在《煙塵集》中,於1955年出版。解放戰爭至建國後,吳伯蕭先後擔任了東北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東北師範大學副教務長兼文學院長;1949年7月,參加新中國第一次文代會,被選為中華全國文化工作者協會全國委員會理事,同時被任命為秘書長,後又連續擔任了東北教育學院副院長、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兼總、中國文聯委員、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等職務。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國參加「海涅學術會議」;1981年11月,年逾古稀的吳伯蕭又在英國進行訪問。

《羽書》吳伯簫簡介《燈籠》吳伯簫作者簡介

吳伯簫 1906 1982 原名熙成,當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中被開除黨籍。結束後,任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 寫作 主編 中國寫作研究會會長等職,並參加郭沫若著作編輯委員會領導工作。1981年10月,出訪英國,不久,當選全國文聯理事。1982年8月病逝。吳伯簫的散文不論是懷念延安生活,還是傾述...

吳伯簫《早》這篇文章,仿寫其中一段書屋朝西,門兩邊開窗怎麼寫

吳伯簫 早 這篇文章,仿寫其中一段書屋朝西,門兩邊開窗怎麼寫一段吳伯簫 早 這篇文章,仿寫其中一段書屋朝西,門兩邊開窗怎麼寫一段 吳伯蕭的 早 的賞析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 早 的答案 10 作者吳伯簫緊緊扣住 早 來行文。首先先聞到清香,然後了解清香 梅花,接著寫梅花的特點 開得早,並由此想到魯迅書桌...

吳均的個人簡介,誰有吳均的生平簡介

吳均 469 520 南朝梁文學家 史學家。字叔庠。吳興故鄣 今浙江安吉縣 人。著有 齊回春秋 三十卷 廟答記 十卷 十二州記 十六卷 錢塘先賢傳 五卷,文集二十卷 隋書 經籍志 四著錄 梁奉朝請 吳均集 二十卷。舊唐書 經籍志 新唐書 藝文志 著錄皆為二十卷。宋史 藝文志 著錄 吳均詩集 三卷。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