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陸機的《君子行》鑑賞或解釋,謝謝

2025-03-23 03:50:26 字數 3522 閱讀 3119

1樓:三生石精魂

賞析《君子行》,自然要回到那個年代,迴歸到作者身上!魏晉時期是大動盪時期,也是文藝和思想大繁榮時期,那個時候的士大夫階層人物在初期是比較有抱負和進取心的。巖粗作為陸遜之孫,懷抱利器,青年時期適逢西晉一統天下,當然有兼濟天下的願望,也有強烈的自我要求,做堂堂正正的君子就是他的強烈自我要求之一。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

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這些語言其實是比較直白的,一看就懂!第一句就是說作為君子就要防患於未然,不要身處於雹粗讓自己有可能被懷疑的地方!以下就是對一些有可能引起懷疑的情形的列舉,瓜田納履,李下正冠,嫂叔親粗肆鎮授,長幼比肩!

然後又是諄諄告誡,即使辛勤的勞動,謙虛的待人,還是會落人與話柄的,即便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自己也要很艱難地做到。 以此來說明做到君子的言行不是一件容易事,恐怕這是陸機對自己的強烈要求,自然也是對世人的期許!語言簡潔明瞭,意蘊深遠,思想高潔,正是那個時代的鮮明特徵!

《君子行》的全文

2樓:老墨說史

《君子行》

三國:曹植。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

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譯文:君子防患於未然,不處於嫌疑之間。

不在瓜地旁提鞋,不在李子樹下正衣冠。

叔嫂之間要以禮相待,長幼尊卑要有序。

勤謹謙虛得到自己的權力,和光很更難。

周公下白屋,吐出來不到餐。

一洗三次握著頭髮,後世聖人賢人。

3樓:哈秋聊教育

《君子行》曹 曹植。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

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譯文:君子應該防患於未然,不將自己置身在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在瓜田裡不彎下腰來提鞋子,(免得人家懷疑摘瓜),在李樹下不抬起手來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摘李子)。

嫂嫂和小叔子不親手遞交東西,長輩和小輩不併肩行走。

勤勞謙恭是修德的根本所在,內斂不露鋒芒比獨處時約束自己還要難。周公到茅屋中訪貧問苦,禮賢下士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來不及吃飯。洗一次頭三次握著頭發出來見客,所以後世的人們才稱他為聖賢。

4樓:丨lfm丨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

樂府解題》曰:「古辭雲『君子防未然』,蓋言遠嫌疑也。又有《君子有所思行》,辭旨與此不同。」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

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成語: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解讀]經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子;走在李樹下面,不要舉手整理帽子,免得別人懷疑你偷瓜摘李子。藉以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開容易發生嫌疑的地方。《北史·袁聿修傳》:

瓜田季下,古人所慎。願得此心,不貽厚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成語:整冠納履,語本《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後以「整冠納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動。

成語:正冠李下,語本《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 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謂在李樹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後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懷疑的事。

《晉書·陸機傳》裡的「甚受主人喜愛」甚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很受,特別,更加的意思,謝謝!請幫忙一下。

墨子·親士》:「雖雜庸民,終無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晉 陸機《君子行》: 墨子 「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6樓:網友

一、第一段話出自《墨子·親士》:「君子進不敗其志,內究其情;雖雜庸民,終無怨心,彼有自信檔戚鏈者也。」

意思是說君子仕途順利時不改變他的志向,不得志時心情也一樣;即使雜處於庸眾之中,也行孫始終沒有怨尤之心。他們是自信的人。

二、第二段話的意思是說一般人常犯的錯誤,就是過於自仔賀信;而聰明的人總是防患於未然。

關於陸機從政的故事和結局

7樓:網友

陸機是江南大族陸遜之後,陸抗之子,司馬炎滅吳移居洛陽,八王之亂中遇難,臨終時嘆道:「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

以下是我複製的:

陸機被譽為「太康之英」。流傳下來的詩,共104首,大多為樂府詩和擬古詩。代表作有《君子行》、《長安有狹邪行》、《赴洛道中作》等。

劉勰《文心雕龍·樂府篇》稱:「子建士衡,鹹有佳篇。」鍾嶸《詩品》捲上評:

晉平原相陸機。其源出於陳思。才高詞贍,舉體華美。

氣少於公幹,文劣於仲宣。尚規矩,不貴綺錯,有傷直致之奇。然其咀嚼英華,厭飫膏澤,文章之淵泉也。

張公嘆其大才,信矣!」

賦今存27篇,比較有出色的有《文賦》,《嘆逝賦》,《漏刻賦》等。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論》,代表作還有《吊魏武帝文》。陸機還仿揚雄「連珠體」,作《演連珠》五十首,《文心雕龍·雜文》篇將揚雄以下眾多模仿之作稱為「欲穿明珠,多貫魚目」,獨推許陸機之作:

唯士衡運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廣於舊篇,豈慕朱仲四寸之璫乎!夫文小易周,思閒可贍。足使義明而詞淨,事圓而音澤,磊磊自轉,可稱珠耳。

陸機作文音律諧美,講求對偶,典故很多,開創了駢文的先河。張華對他說:「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

弟弟陸雲曾給他寫信說:「君苗見兄文,輒欲燒其筆硯。」後來葛洪著書,稱「機文猶玄圃之積玉,無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

其弘麗妍贍,英銳漂逸,亦一代之絕乎!」劉勰《文心雕龍·才略篇》評其詩文雲:「陸機才欲窺深,辭務索廣,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

明朝張溥贊之:「北海以後,一人而已」。陸機《文賦》

另外,陸機在史學方面也有建樹,曾著《晉紀》四卷,《吳書》(未成)、《洛陽記》一卷等。

南宋徐民臆發現遺文10卷,與陸雲集合輯為《晉二俊文集》。明朝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有《陸平原集》。中華書局1982年出版金濤聲校點的《陸機集》。

自信的引證解釋

8樓:村裡那點事ta倃

1. 相信自己。

墨子·親士》:「雖雜庸民,終無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晉 陸機《君子行》:

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宋 曾鞏《戰國策》目錄序》:「其說既美矣,卒以謂此書 戰國 之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

則可謂惑於流俗,而不篤於自信者也。」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十九:「勇於自信故英絕,勝彼 優孟 俯仰為。

2. 自表誠信。

三國魏 曹操《舉賢勿拘品行令》:「吳起貪將,殺妻自立,散金求官,母死不歸。」

示例有自信心、信心十足、永久自信。保持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叫做自信。

詩歌鑑賞題陸游的《醉中感懷》,問詩歌鑑賞題陸游的《醉中感懷》醉中感懷陸游早歲君王記姓名,只今憔悴客邊城。青衫

第1題 頸聯寫景抄,時間為秋天,地bai點為邊界,描繪的du是在乙個秋天的夜晚,戍邊zhi的旌旗毫無生氣dao地掛在旗桿上,顯得特別的淒涼,慘淡,營造出了一種破敗荒涼的畫面,它在詩中起到了承上啟下 過渡 的作用,上乘主人公的外在形象,下啟作者的內在感受。第2題 首聯 早歲君王記姓名,只今憔悴客邊城。...

關於「花中四君子」的古詩,關於讚美花中四君子的詩句

梅蘭菊竹詩四首 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蘭聞香喜識玉蘭幽,雅潔清新韻欲流。入畫入歌皆不愧,也宜春色也宜秋。菊含香挹露 靨,耐冷凌霜造化功。不羨繁華桃與李,硃砂石畔笑秋風。竹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砌曲橫枝屢解籜...

關於花中四君子的花語,關於讚美花中四君子的詩句

花中四君子是指梅 蘭 竹 菊,它們都有各自獨特的花語和寓意 1 梅,迎寒而開,美麗絕俗,而且具有傲霜鬥雪的特徵,是堅韌不拔的人格的象徵。2 蘭,一則花朵色淡香清,二則多生於幽僻之處,故常被看作是謙謙君子的象徵。3 竹,也經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剛直 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