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是春秋時期的科學家嗎

2025-03-30 05:15:24 字數 5379 閱讀 4110

1樓:網友

您好,您問的是東漢末年是否有春秋時期的科學家。答案是肯定的。東漢末年的科學家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張衡、閻立本、陳靖以及黃耳。

張衡(78年~139年),字子衡,號景嶽,漢族,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省汝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詩人、書法家。他是中國古代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科學成就被譽為「張衡之學」,他的詩歌蔽或被譽為「張衡之詩」。

閻立本(生卒年不詳),字子本,號汝陽,漢族,巨集段伍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省汝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詩人、書法家。他的科學成就被譽為「閻立本之學」,他的詩歌被譽為「閻立本之詩燃爛」。

陳靖(生卒年不詳),字子靖,號汝陽,漢族,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省汝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詩人、書法家。他的科學成就被譽為「陳靖之學」,他的詩歌被譽為「陳靖之詩」。

黃耳(生卒年不詳),字子耳,號汝陽,漢族,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省汝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詩人、書法家。他的科學成就被譽為「黃耳之學」,他的詩歌被譽為「黃耳之詩」。

總之,東漢末年確實有春秋時期的科學。

2樓:網友

不是。東漢末年不是春秋時期拆消喊的科學家。東漢末年,是指從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東漢末年黃橋猛巾起義開始,直到曹丕稱帝結束,持續36年,這段時間內旅野諸侯割據,互相攻伐兼併。

3樓:娣婠

東漢末年不屬於春秋時期,而是中國歷史散茄上稱為「三國時期」稿掘缺的鍵辯時期。在這個時期,著名的科學家包括黃武、郭璞、張衡等。

4樓:栩樂

東漢末年不是春秋乎消時期的迅譁科學家,沒有科學研究。 東漢末年:(西元25年─西元184年)。 這時期是歲昌知無人管年代。東漢根本就沒有出過真正有權皇帝。

5樓:帳號已登出

東漢末年不是春秋時期的科學家,因為東漢末年離春秋時期有好幾百年。

6樓:好吃and懶做

東漢末年是春秋時期的科學家嗎,好像都是古時候非常有代表的兩個朝的兒子,這兩叢咐個朝代他是接在一起的,而且春秋襪鄭時期和東漢末年告鄭頌也是包括在內的,所以說是春秋時期的科學家。

7樓:吹來的

不是不是,不是不是。

東漢時,誰既是傑出的科學家又是著名的文學家?

8樓:h一心做

在東漢時,誰既是傑出的科學家又是著名的文學家?

無論是什麼時候,人類總是會有一群超出常人的人,他們或許是科學家,發明家,又或許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文學家……總之他們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不同的時期都會有這些傑出的人物出現,然而乙個人承擔著很多傑出的角色,那麼這樣的人究竟有多出色呢?在東漢時期,眾所周知的既是科學家又是文學家的人是誰呢?

沒錯,他就是張衡!那麼為什麼會稱之為科學家和文學家呢?接下來我們一起見分曉!

張衡是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他的文學作品以《二京賦》 《歸田賦》等為代表,為中國天學、機械技術、他發明出的**儀為**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我們都知道那些什麼科學家,物理學家,著名的文學家之類的這些被世人們說崇拜,但是他們之所以有這些稱號,我想肯定離不開他們,平日裡不斷的努力。畢竟成功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們為了人類的發展,日夜兼學,有的人甚至因為學習太過於刻苦而英年早逝……可想而知他們是多麼偉大而又勤奮的人。古往今來,誕生了許多像張和你要偉大的人物,他們也許是在文學上,科學上,又或者是藝術上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但是他們無一不是兼具才華,努力與智慧集於一身的人,像大家都知道的愛因斯坦,霍金他們就在物理學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總之,歷史在進步,人也在歷史的洪流中發揮了自己的光芒,造福了人類。也正因為他們的存在,讓人類的文明成功的邁出一小步,許許多多的人都能做出貢獻的話,那將是人類的一大步。

9樓:羅文

在東漢時,張衡是傑出的科學家,又是著名的文學家,出過非常多的著作,有零下《渾儀圖注》《算罔論》《二京賦》《歸田賦》《張衡集》《張河間集》。

10樓:巨集盛

張衡,這是乙個特別厲害的人,出生的時間是在78年,去世的時間是在139年。是乙個非常優秀的文學家。

11樓:山西巨集盛星辰

這個人是張衡,他發明了渾天儀和地動儀,地動儀是檢測**,然後渾天儀是用水力推動的天文檢測儀。

12樓:嗆祿蚜

張衡,他是乙個非常厲害的人,他發明了**儀。他是當時非常有名的作家,留下了很多成就。

13樓:創作者

張衡,他是很厲害的人,發明了**儀,他是當時非常著名的文學家,留下了很多的成就。

東漢時期傑出的科學家.文學家是誰

14樓:網友

1、東漢時。

bai,張衡既是傑出的科學家du又是著名zhi的文學家。dao2、簡介。

張衡(78年—

回139年),字平子。答。

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 ,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

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乙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15樓:羽蘭殤亂

張衡,發明地動儀,且是有名的辭賦家。

東漢時期的科學家

16樓:匿名使用者

張衡(78~139),東漢科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發明地動儀,寫有著名的《兩都賦》。—蔡倫也算乙個,但個人認為他是發明家更合理。

東漢時期的科學家

17樓:宇宙射線

蔡倫蔡倫(?—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今湖南郴州市)。漢和帝時,蔡倫入宮做皇帝的侍從,後來公升任「尚方令」,負責管理皇室工場,監造各種器械。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西元105年),蔡倫(ts'ai lun)在總結前人制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在洛陽發明了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張衡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係。

張仲景張仲景名機,被人稱為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西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西元215~219年)活了七十歲左右。

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華佗華佗(約145?-208),東漢末醫學家,字元化,一名旉,漢族,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華佗與董奉、張仲景(張機)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關於華佗故里,學術界普遍認為華佗是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

華佗畫像雕像集萃(20張)」。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後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的最早記載。

又仿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創作名為「五禽之戲」的體操,教導人們強身健體。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青囊書》已佚。

18樓:一霎間江南已老

張衡(地動儀、渾天儀)、蔡倫(造紙術)

東漢時,誰既是傑出的科學家又是著名的文學家?

19樓:網友

張衡(78-139),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發明家、文學家,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主要貢獻:1.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係。

2.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和第一架測試**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裡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3.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4.曾被唐代人看作是東漢時代的大畫家。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卷三記有:「張衡作《地形圖》,至唐猶存。」這幅《地形圖》中是否還有地理科學上的意義,現已無可考了。

5.對史學也有許多研究。他曾對《史記》、《漢書》提出過批評,並上書朝廷,請求修訂。他又對東漢皇朝的歷史檔案作過研究,曾上表請求專門從事檔案整理工作,補綴漢皇朝的史書。

6.文學方面做《二京賦》,文辭優美,膾炙人口,諷刺批評了當時統治集團的奢侈生活,具有較高文學性和思想性。作《四愁詩》受到文學史家鄭振鐸先生的高度評價,稱之為「不易得見的傑作」。

作《思玄賦》,大段文字描述自己公升上了天空,遨遊於眾星之間,可說是一篇浪漫主義文學作品。除了上述諸文外,遺留至今的還有《溫泉賦》、《歸田賦》等20多篇,都是辭、義俱佳的力作。

20樓:馬纓杜鵑

你好。是張衡,科學上發明地動儀等,文學上著《四愁詩》.

東漢時,誰既是傑出的科學家又是著名的文學家?

21樓:吃不了兜著走

張衡張衡(西元78-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他"天資睿哲,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捨晝夜。道德漫流,文章雲浮,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奇技偉藝,磊落煥炳。

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

在**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及方位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渾天儀",是世界上第一臺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

科學家是怎麼知道有黑洞的?科學家見過嗎

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復銀河系中製心時 發現的,只不過看不到黑洞,是觀測到銀河系中心時,中心點周圍的恆星執行軌道而推算出來的,周圍的每個恆星每經過黑洞就軌道就會快速被牽引移動,每小時幾十萬公里的速度繞過黑洞,每個恆星繞黑洞的軌道各不相同,但每個恆星都到那個黑洞位置時才會發生快速移動軌道。再後來用天望遠鏡觀...

袁隆平是科學家嗎,袁隆平是科學家,但整天在田野裡。被稱為?

袁隆平毫無疑問是科學家。他是農業科技方面的科學家,而且目前是頂尖水平的科學家。袁隆平是科學家。他是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為我國水稻的高產穩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袁隆平是科學家的專家,他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有了他的研究發明水稻驚人產量,讓人們放下饑荒壓力,使大家在各行各業安心生產生活。他是中國的雜交水稻之...

東漢時,誰既是傑出的科學家又是著名的文學家

張衡張衡 78年 139年 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 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 人,南陽五聖之專一,與司馬相如 揚屬雄 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 數學家 發明家 地理學家 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 太史令 侍中 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 139年 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