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它們的腦子已經進屎了。
2樓:網友
因為釋出這個命令的人腦子有問題。
日本為何歷史上要予以偷襲離開亞洲如此遠的美國呢?
3樓:牛神
日本投降珍珠港是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戰略的需要,他想偷襲珍珠港將太平洋艦隊消滅稱霸太平洋,可惜當時的美軍大部分航母沒有在港內,沒有偷襲成功,只是摧毀大部分護衛艦魚雷艦等輕型艦艇。還有幾首重型巡洋艦,不過戰爭初期被很快修復並使用。第二是報仇當年美軍屢屢阻止日軍在中國已經亞太地區的活動,侵犯到日本國的利益。
第三,日本當時的很多石油資源和煤炭資源等都是從歐美南非等地通過海運運回日本,然而當時美太平洋艦隊在經常阻止其通過,造成能源緊張也怕美軍萬一開戰切斷它的能源補給線那就完蛋了,所以提前準備。
4樓:網友
不遠啊,當時日本已經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好多島嶼,包括美國勢力領地蘇比克灣,以及好多夏威夷相近島嶼,偷襲珍珠港是消滅太平洋美軍的最簡便方法。
5樓:飄渺灬星辰
日本缺乏原料,要原料就要佔領東南亞,而東南亞是英美的勢力範圍。所以就去打英美了。
6樓:雪山礦坑
說來話長了 但事實證明日本偷襲珍珠港是錯誤的選擇。
7樓:雲上的藍墨水
首先,二戰前,美英為限制日本在亞洲的擴張,主要是美國,英國當時本土正遭受納粹德國空軍的轟炸根本無暇顧及他在遠東的利益,而美國也是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歐洲方面,但為了保證他們在遠東亞太地區的既得利益,又不得不保證在使用除戰爭手段外的一切方式對日本在亞洲的擴張進行限制,於是,英美聯合多個國家一同於1940年對日本實行**禁運,其主要禁運物資為石油鋼鐵等戰略物資,日本在戰略物資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即將面臨戰爭機器停轉的危機。為了重新獲得物資,日本一面假意與英美談判,一面加緊準備發動太平洋戰爭,欲以佔領馬來,印尼等戰略物資豐富的東南亞國家,以自己奪取石油鋼鐵等重要的戰略物資。為了能成功的控制太平洋地區提前消除巨大威脅——美國太平洋艦隊,於是,便在腦袋被門夾過後瘋狂的制定了偷襲珍珠港的計劃,並於1941年12月7日偷襲了駐紮於瓦胡島的太平洋艦隊,同是,日本對馬來,印尼等國同時發起了偷襲,太平洋戰爭爆發。
8樓:網友
夏威夷到日本最多五個小時,一點兒也不遠。
9樓:那一抹殘笑
爭霸世界,支援德國,擴大戰爭規模,珍珠港事件,是為了削弱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力量,維護日本國內安全,珍珠港事件後,美國花費了大量物資才把海軍力量從大西洋轉移到太平洋,在此期間,日本戰機已經開始攻擊美國本土了,他們想趁機登陸美洲,與德國夾擊美國,消滅「世界強國」
10樓:鷹眼看本質
日本深知美國不會站他一邊,世界大戰之下美斷無中立之可能,必然為敵,早晚一戰,故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即便勝率若遊絲,日本先手乃必要條件。日本實無其他選擇。
11樓:大橙子
日本人喜歡快啊!趁美國不注意捅美國菊花!
12樓:網友
一樓說的很對,主要就是能源問題,1941時,當時日本在中國戰場以陷入泥潭,國內因為戰爭及本國資源匱乏經濟有所低迷,每當 這個時候 日本都會將民眾的注意力轉移到國外,戰爭風險雖大,可紅利頗豐,就日本當時的情況,是南進還是北上,有所分歧,以為在諾門坎被朱可夫擊敗,只能南進獲取資源和生存空間。從另乙個角度來講,你要看清日本的民族性格,刀與菊複雜而又純粹的民主個性,不難理解他們為什麼會冒險挑戰美國這個龐然大物。
13樓:國貨明天會更好
上面幾位說的很對,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當時日本感受到了美國對它的威脅讓它不得不先發制人。
日本當年為什麼要偷襲美國
14樓:網友
日本當年要偷襲美國珍珠港一是配合德國法西斯的兩線作戰、二是解決日本已經存在的石油資源匱乏的問題。
1939年,日本擬定了兩個作戰取向,分別為「南下」「北上」兩個作戰計劃。日本起初看重蘇聯豐富的戰爭資源,擬定了入侵蘇聯,佔領西伯利亞。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計劃,向位於中蒙邊境海拉爾以南200公里的諾門罕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大規模試探性戰略進攻。雙方動用了數十萬精銳部隊和先進軍事裝備,在雜草叢生、沙丘連綿起伏的荒原上進行了一場長達4個多月激烈的交鋒。日本由於軍事思想和戰術技術落後,遭到了自日俄戰爭以來首次最慘重的失敗。
北上」吃了敗仗後,進攻蘇聯佔領西伯利亞的夢想化為泡影,就掉頭策劃「南下」,奪取更大的戰爭資源(石油)等帶謹,以便日後吞併世界儲備後繼資源。
南洋,當時有英國,荷蘭,美國的殖民地,這就給日本南下的計劃增加了困難。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險一擲,炸掉美國珍珠港。
1940年希特拉策劃了對英國的「海獅行動」,要求日軍和德國同時對英作戰,日軍驅除了所有在華的英國僑民,奪取了英國在華利益。日軍的做法直接影響了英美兩國的利益。為了給日軍一點警戒,美國凍結了對日的**,其中有戰爭必用的高蠢指基辛烷石油,沒有石油,日軍的戰鬥裝備就無法行駛,艦艇拋錨,等於無逗虛法繼續侵略,為了確保正常侵略,掠奪石油,日軍決定冒險一擲。
1941年12月7日,日軍成功實施了珍珠港突襲。
美國為什麼急於擊敗日本?
15樓:北京創典文化
1945年5月5日,弗雷德答搏侍堡奉鄧尼茲銀慶的旨意來到艾森豪的盟軍總部聯絡,正式向盟軍司令部提出南部地域德國清吵軍隊單獨投降的問題。艾森豪深知:西方盟軍單方面接受德軍投降,違背了雅爾達會議精神,不利於與蘇聯的團結,美國**急需儘快從軍事上擊敗法西斯德國的最後乙個盟國——軍國主義日本。
而要擊敗日本,沒有蘇軍的積極參戰,美軍尚需苦戰一年半和付出100萬人的**代價。因此,艾森豪通知約德爾:如果不立即簽訂所有戰場無條件全面投降書,談判就立即結束,美軍將恢復空戰,並且「不許任何單獨投降的人員進入」美、英軍隊的戰線。
否則,「我將封鎖整個盟軍戰線,並用武力阻止任何德國難民進入我們的防線,我不容許進一步的拖延」。鄧尼茲**被迫同意無條件向各盟國投降。
如果日美內訌(可能性幾乎沒有),日本現有的軍事實力能偷襲並打敗掉駐紮在日本的美軍嗎?
16樓:
如果美軍沒有艦隊支援的話可以,自衛隊人數多於日本基地美軍,且美軍基地大部分是空軍,陸上自衛隊突襲問題不大。但事後霓虹就慘了。
17樓:丹心華夏
其實美日內訌時時都有。日本不會甘心美軍一直佔領著日本。日軍偷襲是可以打敗駐紮日本的美軍的。
日軍是駐紮日本美軍的幾倍,且是突然襲擊,勝算百分之百。不過,事後日本無法收拾。無論是常規戰還是核戰爭日本都會一敗塗地。
這才是日本老老實實的一點也不敢炸翅的根本原因。
18樓:插畫師
夠嗆,倆方的實力不在乙個層次,美軍駐紮在日本的航母上的艦載機的數量都要比日本空中自衛隊數量多,質量上也佔優,空中優勢明顯。二戰結束後,美國不允許日本擁有軍隊,不允許擁有重型**,包括核**,各類中遠端飛彈等,由於美軍當初對日本做了很多限制,所以日本在許多**效能對比中不沾優勢,我個人認為駐日美軍更勝一籌。
19樓:右岸煙雨
精心策劃之下 還是小意思的。
日本偷襲美國是為了什麼?
20樓:世邦說砂石
眾所周知,德國和日本都是二戰的發起國,在很多人認為這兩個國家就是盟友,如果不是怎麼可能一起發動二戰呢?那麼德國和日本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呢?
其實德國打心眼裡是看不起日本的,日本在二戰中很多裝備技術都是在德國那裡強行要過來的,因為德國認為日本在二戰中還是能起到作用的。瞭解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日本和德國在二戰中根本沒有聯手過,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日本和德國在二戰中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兩個國家根本沒有共同的利益。很多拍梁時候日本做的一些事情讓德國非常頭疼,而德國心中認為只要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就隨便他怎麼作去吧。
後來打死德國也沒有想到,日本會作死偷襲美國。這讓德國對日本的意見更大,最後德國也顧不得日本的生死,不想讓自己在世界上樹敵太多,最後粗擾早早的就投降了。現如今這兩個國家基本上沒有任巖賀旦何往來。
二戰時日本海軍與英國海軍實力對比,誰更強
很明顯是英國。日本在當時也就一中等強國,論工業產量只有美國1 9,拿到現在進行模擬的話連巴西都不如。拿來和英國這種前世界首強對比,真的是想太多。日本無論是裝備技術,還是工業能力,均全部落後,而且還沒戰略資源。日本人二戰時候連能用的雷達都沒有,海戰都靠人肉眼瞄的,航母和海航戰機都沒什麼裝甲,薄的跟紙一...
中國女排3比0打敗日本,中國女排的實力是何水平
中國女排現在的實力應該說是位列世界前茅,如果說還真的有對手的話,那也只能是巴西或者一些其他比較厲害的國家,剩下的真的都不是中國女排的對手,中國女排真正的實力應該能排在世界前一二的位置了。小時候,最喜歡看中國女排的比賽。中國女排就是鐵榔頭精神,這幫女孩子敢拼敢搶敢競爭。她們是賽場上的鏗鏘玫瑰,勇者無畏...
為什麼二戰時日本敢於挑戰強大的美國
1,形勢的逼迫.在武漢會戰後,由於西方的經濟封鎖,日本的戰爭儲備即將枯竭.日奔將面臨前線補給不繼,國內軍工業停產的窘境.所以日本迫切的需要東南亞豐富的資源,為本國工業輸血,否則將要從中果灰溜溜的撤軍.2,談判破裂.開戰前日美舉行了門茭談判,日本希望利用三國同盟以及在太平洋的軍事優勢迫使美國承認日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