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公的人物評價
1樓:渣攻光
鄭文公是春秋戰國時期鄭國。
國君中在位時間較長的一位,執掌鄭國政孝返如權四十五年(西元前673年―前628年世鉛)。鄭文公在位時鄭國的綜合國力。
已經失去鄭莊公。
時代地區小霸的威風,充其量只能算是個二流諸侯,因此鄭國常受巧啟到像楚、晉這樣強國的欺凌。好在鄭文公一是能忍,並善於察言觀色;二是常常出席大國主持的盟會,尋求「保護傘」,鄭國也因此躲過了一次次滅國危機。
鄭文公的家庭成員
2樓:手機使用者
祖父:鄭莊公。
父親:鄭厲公 陳媯,鄭文公嫡夫人,生太子華、公子臧。
燕姞,南燕國之女,姞姓,故稱燕姞。
羋氏,楚成王之妹,生伯羋、叔羋。 兒子 太子華,鄭穆公兄,被鄭文公所殺。
公子臧,鄭穆公兄,被鄭文公所殺。
鄭穆公,與燕姞所生。 女兒 伯羋,羋氏長女。
叔羋,羋氏次女。 孫子 鄭靈公,鄭穆公之子。
鄭襄公,鄭靈公弟(一說鄭靈公兄)。
公子去疾,字子良,鄭襄公弟。
公子喜,字子罕,鄭襄公弟。
公子騑,字子駟,鄭襄公弟。
公子發,字子國,鄭襄公弟。
公子嘉,字子孔,鄭襄公弟。
公子偃,字子游,鄭襄公弟。
公子舒,字子印,鄭襄公弟。
字子豐,鄭襄公弟。
字子羽,鄭襄公弟。
字子然,鄭襄公弟。
公子志,士子孔,鄭襄公弟。
3樓:桖胤
鄭文公(?-西元前628年),姬姓,名踕,鄭國鄭縣(今河南新鄭市)人。春秋時期鄭國第八位第十任國君(前672年-前628年在位),鄭厲公之子,在位45。
鄭厲公去世後,正式即位。統治期間,任用三良執政,尊奉齊桓公為霸主,搖擺於晉楚兩個搶國之間,屈殺諸子,收留周王。 鄭文公四十五年(前628年),去世,諡號為文,其子鄭穆公即位。
別名鄭文公、公子踕。
逝世日期。前628年。
本名姬踕。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鄭國。
民族族群。華夏族身份。
鄭國第8位第10任國君。
前任鄭厲公。
繼任鄭穆公。
在位時間。前672年5月-前628年。
鄭武公的人物生平
4樓:其弘壯
鄭武公元年(西元前770年),鄭武公護送周幽王之子周平王東遷洛邑 (今河南洛陽),是為東周之始。周平王因鄭武公護送東遷有功,於是任命鄭武公繼承其父鄭桓公的職務,擔任周王室的卿士。 鄭武公繼續堅持父親制定的東擴戰略計劃,一方面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一方面進一步實施攻滅東虢國和鄶國,吞併周邊鄢、蔽、補、丹、依、弢、歷、莘八邑 的具體行動。
鄭武公二年(西元前769年),鄭武公佔領鄶國都城制邑(巖邑,今河南新密曲梁鄉大樊莊) ,滅亡鄶國。
鄭武公四年(西元前767年),鄭武公佔領東虢國都城(今河南滎陽廣武平城),滅亡東虢國。 然後橫掃周邊鄢、蔽、補、丹、依、弢、歷、莘八邑。 鄭國鳩佔鵲巢,把國都遷到鄶國故都,使原來的寄帑之地變成自家地盤,並把舊部從陝西遷到河南,以「鄭」為號新建城邑。
就在鄭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時,周平王對鄭武公如此開疆闢土、極力擴張產生猜疑,並欲收回虎牢以東的賜地。於是,鄭武公不得不在周平王六年遷都於鄶(今河南新密),建起新都。至此,鄭武公繼承父志取虢、鄶十邑之地,「前華後河,左洛右濟,主芣、騩而食溱、洧」的雄圖大略基本實現。
鄭武公十年(西元前761年),鄭武公娶申國國君之女武姜為夫人。武姜分別於鄭武公十四年(西元前757年)、鄭武公十七年(西元前754年)為鄭莊公生下兒子寤生和共叔段。 由於寤生是難產而生,共叔段是順產而生,所以武姜不喜歡寤生,而喜歡共叔段 ,由此埋下鄭國內亂的禍因。
鄭武公二十七年(西元前744年),鄭武公病重,武姜想立共叔段為太子,於是屢次向鄭武公請求,但鄭武公不肯答應。 同年,鄭武公去世,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
鄭武公死後,安葬在今河南滎陽北部敖山的飛鳳頂。飛鳳頂,因武公陵墓於此,又稱為武公嶺,敖山也隨之稱為廣武山。
雅科夫的人物生平,雅科夫的人物簡介
雅科夫的人物簡介 史達林的長子叫雅科夫 朱加施維裡,年月日生於莫斯科庫茲基莊園。神歲年大學畢業後在莫斯科斯摩稜斯克工程建築學院任工程師。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雅科夫積極報名參軍,並上了前線,不久,成為蘇聯第十六集團軍十遊散睜四坦克師三團二營中尉軍官。年月日,蘇德戰爭爆發,月日,雅科夫在斯摩稜斯克大盧基...
李艾的人物評價,艾維 李的人物生平
作為超級名模,李艾從2002年開始接觸主持行業,與 電視台著名主持人李詠 熊雄 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梁冬 那威及加拿大的大山等人的搭檔經歷,經常被 抖為看點,其表現被 評價為 充滿了智慧型的光芒 北方新聞網評 艾維 李的人物生平 1903年,艾維 李開辦了第一家正式的公共關係諮詢事務所,專門為企業和其...
曹浩森的人物生平
一 聯絡 1 文學真實儲存了歷史的肉身 文學真實是對歷史真實的一種有益補充,為乾巴巴的時間 地點 事件補上鮮活的人物和生動的內心,為 人事 補上 人生 只有人事沒有人生的歷史太單調了。好的歷史著作,也多採用文學的手法來增添歷史敘事的魅力。2 文學書寫成了歷史教益的一部分 和歷史是兩個世界,不能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