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的境界,忍辱有幾種境界

2025-04-08 02:05:19 字數 2998 閱讀 5803

忍辱有幾種境界

1樓:金色盛典歷史

人生總不免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許多冤枉,有許多無理橫加,種種的這些事情。但我們要怎樣忍辱呢?

第一種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說,別人無緣無故打我一拳,唾我一臉唾沫,我當然是生了氣了,動了真心了,但是自己要剋制自己。我是修行人,我不應當跟他一般見識,自己努力剋制,這樣也就不思報復了。

他罵了我,我沒罵他,他打了我,我沒有打他,他批評我向上級彙報我,我不打擊報復,這樣不報復就叫 「力忍」。我受了,但是我生了氣了,還是動了心,動了煩惱,但是不去回報他,這只是第一步。

第二種就是「忘忍」,凡是事我就把他忘了,這就高了一步。度量很大,宰相肚裡能撐船,別人對於我如何,我從不計較,於是就把這個事給忘了。過去有個宋襄公,他手下的元帥把敵人的元帥抓了來,因為他把敵人的元帥都給放了,於是自己的元帥就生氣了,「啊!

我這麼辛苦把他抓來,你卻給放了」,說著就在宋襄公的臉上唾了一臉唾沫。而這個宋襄公度量很大,唾面自乾。唾了一臉唾沫他擦都不擦一下,讓它自己幹,把這事給忘了。

這又進步了。

第三種叫「反忍」,雖然人家對我無理橫加種種事情,我回頭想是我不對,責怪自己,一定是什麼什麼原因,由我引起來的,這就叫「反忍」。

第四種就是「觀忍」。那就用上了咱們的《金剛經》所講的道理了。這個來誨辱我的、我受的侮辱以及我被受的人,都是肥皂泡,將來都是要破滅的。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樣一觀,也就沒有什麼可計較的指悶清了,總之是肥皂泡。這個肥皂罩此泡差別反正是轉眼就空的,這麼一觀,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一觀照,一空就度一切苦厄。

這是第四個忍。我們學佛,「忍」不是無用,而是大有用,是大安樂法門。咱們對於「忍」受用一點,就能安樂施慧。

你就變了,種種問題就改唯前了。

第五種是「喜忍」。碰見種種無理橫加的事,別人忍受不了,我卻很歡喜。沒有苦這個事怎麼能鍛鍊我的忍呢!歡喜有這麼個機會,那就不是生氣了,排除了煩惱,一步一步高上去了。

第六種就是「慈忍」。對於我的種種無理取鬧,是愚痴的人所為,我要憐憫他,因此我就要度他。這就不是要報復了,最初一步只是不報復,後來想讓對方得到好處,得到度脫。

「忍 」 境界

2樓:漢匠文化

包老師講忍的六個境界:

1,力忍,用力忍住。

2.寬忍,寬怒對方。

3.反忍,對方是磨刀石,你是來度我的。判判。

4.觀忍,只觀注自己的起心動念和感受。

5.喜忍,空性,手衫內心不起浪花。

6.慈忍,看到對方高貴的靈魂,看到對方無明的痛苦掙扎,充滿了慈愛與悲憫。

你知道和不知道這些,你的生命有畢衝腔什麼不同?

前:我知道的忍只到第三層,萬事萬物都是來支援我成長和歷練的。內心還有那麼一點點的不舒服,我高他低。

到第四層 觀念,觀自己的起心動念。悟:外在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外在一切都自己決定。自己能量高,看到不一樣。

生命唯一需要提公升的是自己的能量! 2020/01/08

忍辱」有六個層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

3樓:星恩文化

忍辱」有六個層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

1.第一種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他罵了我,我沒罵他,他打了我,我沒有打他,他批評我向上級彙報我,我不打擊報復,這樣不報復就叫『力忍』。

2.第二步就是『忘忍』,凡事我就把他忘了,這就高了一步。度量很大,宰相肚裡好撐船,你對於我如何,我從不計較,於是就把這個事給忘了。

3.第三步叫『反忍』,雖然人家對我無理橫加種種事情,我回頭想問題可能出在自己身上,行有不得,反求諸已,一定是自己智慧不夠,德行不夠,或福報不夠才受此責難。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是叫『反忍』。

4.第四種就是『觀忍』,這個來侮辱我的、我受的侮辱以及被辱 之我,都是因緣所生,緣來則生,緣去則滅,都如同肥皂泡,都是要破滅的。這就叫「三輪體空」。

5.第培亮友五種是『喜忍』。碰見種種無理橫加的事,別人忍受不了,我卻很歡喜。

沒有配槐這個對境怎麼能鍛鍊我的忍辱功夫呢!怎麼讓我快些成就呢?如此一想,歡喜有這麼個機會磨練自己,反過來感恩提供這個機會給自己的人,把他們看成是菩薩,忍辱功夫就一步一步高上去了。

6.第六步就是慈忍。對我鍵搭的種種無理橫加,也許對方並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他們只是情緒驅使,是對方業障較重所致,自己不但不生氣,還要憐憫他,要想辦法度化他。

這就沒有對立了,自度了還要度他。這就是菩薩心行。

忍辱的忍辱層次

4樓:艾斯丶

忍辱法門,從淺至深,有五種層次 。

第一,生忍。每當被辱境到來之時,無法扒純迴避,無法抵抗,只好堅強起來,把它忍耐下去,心裡感到煩惱,難以忍受,很是痛苦。

第二,力忍。對於辱境到來,不與它計較,用最大力量,退一步、讓三分,把它壓下去。古人云:

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心念佛名號,借佛號的威力,把忿恨之心緩解、安定下來,猶如以石壓草。日常最好佛號不斷,因佛號若斷則嗔心易起。

第三,緣忍。當辱境現前,以智慧迴光返照,修因緣觀。回想為什麼自己無故受辱、物此散捱打、捱罵等,辨明其中緣由。

若無緣無故受侮辱,則或許是前世因緣感招的惡果,今生隨業受報;反之,即並非業障所致,而是魔障所致。若能作受報想,作還債想,體會其中疾苦,領悟考驗真諦,心中自然就將難忍受的辱境逆來順受了、心甘情願不生嗔恨心了。

第四,觀忍。當辱境發生,用空觀智慧來照察了知身心世界,一切諸法本來無我可得,我既然是無有的,**還有什麼我被侮辱以及所辱的境界呢?這就是能空的我相與所空的辱境,二者既然完全是空的,故中間的辱相,當然也是不可得的。

這樣觀空,萬惡的嗔恚心就無處發生了。

第五,慈忍。菩薩每逢辱境到來時,不但不生嗔恨心,反而發大慈悲心,哀憐憫念:「此人實在愚痴可憐,無理取鬧,妄生枝節。

現在對我毀辱,我能忍受以德報怨。如果對待別人任意毀辱,定受果報,種下被人毀辱的惡因。更嚴重的甚至發生人命傷殘,受到法律制裁,將來亦遭因果報應。

因此菩薩興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方便教化,令他覺悟過來,知過必改,斷惡修善重罩氏新作人。

緣忍、觀忍和慈忍又統稱為理忍。

與忍辱負重相近的成語,忍辱負重的近義成語

意思與忍辱負重相同的成語 忍氣吞聲 委曲求全 含垢忍辱 成語 忍辱負重 拼音 r n r f zh ng 解釋 為了完成艱鉅的任務,忍受暫時的屈辱。出自 三國志 吳書 陸遜傳 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僕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示例 胡仇嘆道 鄭兄,真不可及!語法 聯合式 作謂語 賓語 定語 ...

孤獨最高境界是繁華孤獨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因為 當你到繁華呢時候 就不會有人認得你是孤獨呢.你幫孤獨掩藏得很深 沒人知道你是孤獨的 面對繁華呢時候 你已然知道自己很孤獨.所以繁華是孤獨呢最高境界.這種問題,固然有很多種理解。我的理解是 孤獨的人並不寂寞,雖然不想過於和人交往,也有可能想和別人交往,可自己的性格掩蓋了自己的行為,從心底發出一種...

凡人修仙傳中的境界等級,《凡人修仙傳》中境界怎麼劃分?

修仙者境界劃分為下抄境界 中境界和上境界三大階段,每個境界分為初 中 後期和大圓滿 除煉氣 下境界 煉氣 築基 結丹 元嬰 化神。中境界 煉虛 合體 大乘。上境界 渡劫 飛公升 凡人修仙傳 的作者是忘語。講述了乙個普通的山村窮小子,偶然之下,跨入到乙個江湖小門派,雖然資質平庸,但依靠自身努力和合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