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的姓氏文化,郭姓的來源和歷史

2025-04-11 15:10:15 字數 1573 閱讀 1985

郭姓的**

1樓:張三**

源自任姓,為黃帝后裔。出自姬姓,源自軒轅黃帝苗裔周王室宗支。源於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郭爾羅斯氏、郭爾羅特氏、郭齊黎克特制,其漢化姓氏均為郭氏。

1、源自任姓,為黃帝后裔。

2、出自姬姓,源自軒轅黃帝苗裔周王室宗支。

3、源於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4、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郭爾羅斯氏、郭爾羅特氏、郭齊黎克特制,其漢化姓氏均為郭氏。

5、源於滿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郭琿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貴益昆部落,漢義「鉤子」,居黑龍江流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為郭氏。其他還有滿族郭佳氏、郭勒本氏、托勒佳氏、郭齊黎克特制等。

6、回族,回族郭姓的祖先是西域波斯人伊本·庫斯·德廣貢·納姆,漢名叫做郭廣德。「庫斯」與「郭氏」諧音,這就是回族人漢字姓的由來。泉州和惠安回族以及遷居在各地的郭姓回族,多為郭廣德的後裔。

郭姓的**和歷史

2樓:

2.源自姬姓,為周文王後裔。3.

源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4.源自地名,以國為氏。

5.源自官兆拿信職,以職官為氏。6.

源自改姓,為鮮卑族漢化改姓。以上就是郭敏枯姓的**和歷史,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郭姓的**和歷史

3樓:老王的生活分享

郭姓的**和歷史。

1、源於姬姓。西周時期,武王封其叔虢仲於陝西寶雞,稱西虢國(虢通「郭」)。周平王東遷時,西虢遷於河南,改稱南虢,春秋時滅於晉。

留在原西虢者史稱小虢,春秋時為秦所滅。周武王封其叔虢叔於東虢,在今河南滎陽北。周平王東遷後,把東虢之地給予東遷有功的鄭國,東虢後裔虢序北遷山西平陸,史稱北虢,後滅於晉。

趙簡子開拓晉陽前後(即西元前497年前後),棚圓虢序後裔輾轉徙居晉陽及以北地區(今山西太原至忻州、原平一帶)。西虢、東虢、南虢等三國做族和北虢郭公(虢序,郭序)之後均有郭姓,但郭公之後的郭姓是中華郭氏最大和最主要的支派。

2、源於任姓。任氏族也是黃帝時代12個重要氏族之一,地處東夷族。禺虢生禺京,其後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國,西元前670年被齊滅掉。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國。

3、源於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牆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居於外城的遂以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後代多改姓單姓郭氏。

這類郭姓主要發生在先秦時期的北方地區,也無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屬。

汾陽世澤

汾陽世澤」,源出郭姓是春秋周王室的後裔。周武王封叔叔姬仲在東虢;周文王之弟亦封在虢,周平王又封姬仲後裔在此虢,故今陝地有北虢、東虢、西虢。郭、虢古代同音通用,子孫便稱為郭氏,其後,郭氏代有封侯襲爵者。

分支繁衍極盛。

至唐代,大將軍郭子儀率軍平定了安史鏈胡塌之亂,被唐王封為「代國公」、「汾陽郡王」,唐德宗尊其為「尚父」。為紀念這位榮耀的顯祖,郭氏取堂號為汾陽堂。

鉏姓的姓氏淵源,庹姓的來源和歷史

我們不姓鉏而是chi那個字打不出來,近幾年才改的鉏。庹姓的 和歷史 庹姓的 是部分源自土家族,歷史上土家族在歷史上與漢族廣泛通婚,庹姓散至各地後,大部分已定為漢族,只有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區的庹姓被界定為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數民族。庹姓全國統譜認為庹姓 宗本慈州 以洛陽 南陽為堂號,當為郡旅拆族望地。全國庹...

姓郭的女孩名字求姓郭好聽的女孩名字

三個字郭加 憶柏 水靈 彥妮 爾曼 江紅 翠微 花瑩 月碧 樂菱 夢露靜秋 紅英 冰玉 曉黛 芷巧 黛雙 憐晴 新月 靈竹 秋翠梅詩 秋靈 如佳 月虹 海雪 雲靈 昕昕 依雪 珊靜 佳怡詩蕊 綠海 語蓉 平蝶 如柏 紅霞 松鈴 覓翠 聽芹 盼兒巧娥 依玲 君芝 昕香 可悅 芳迪 倚巧 冰昕 谷冬 甜...

「汪」姓的來歷?汪姓的來源和歷史

汪姓起姓於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東以邑為姓的汪姓,是我國早期歷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內發展成了一大望族。東漢末年,汪文和遷居新安 今安徽歙縣 發展成為新安一帶望族,唐代汪華封越國公。世居今安徽歙縣,家族甚旺。宋代以後,汪姓迅速繁衍起來,成為我國南方的乙個典型大姓。汪氏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