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秦策一》有關蘇秦的那篇

2025-04-17 13:10:09 字數 1115 閱讀 8340

1樓:匿名使用者

在網上可以直接查詢相關資訊。

蘇秦刺股出自《戰國策·秦策一》

2樓:何春殊

譯文:戰國時期,蘇秦讀書欲睡,就拿錐子扎大腿,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的事。

原文: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歷橋槐,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譯文:1、戰國時期,蘇秦讀書欲睡,就拿錐子扎大腿,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的事。

2、漢朝人孫敬,字文寶,非常好學,從早到晚地讀書。有時疲倦了,想睡覺,就用一根繩子繫住頭髮,另一頭拴在房樑上拉直。這時候如果再打瞌睡,就會被繩子拉醒。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消睜戰國時期的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遊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本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其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

戰國策》曾被斥之為「邪說」、「畔經離道之書」。「戰國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學觀多取道家,社會政治觀接近法家,獨與儒家牴牾不合,因而為後世學者所詬病。」

作者並非一人,成書並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

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師道作《戰國策校注肢友》,近代人金正煒有《戰國策補釋》,今人繆文遠有《戰國策新校注》。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中國東漢歷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西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西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相關問題全部了!

戰國策讀書筆記,讀《戰國策》

讀 戰國策 孟嘗君逐於桐毀辯齊而復反 戰國策 齊策四。孟嘗君逐於齊而復反,譚拾子迎之於境,謂孟嘗君曰 君得無有所怨齊士大夫?孟嘗君日 有。君滿意殺之乎?孟嘗君日 然 譚拾子日 事有必至,理有固局缺然,君知之乎?孟嘗君日 不知。譚拾子曰 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貴則就之,貧賤則去之,此事之必至...

關於《戰國策》的成語故事,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有哪些?

我只能給你提供幾個 光 成語喲,關於典故或含義這裡就略去了 安步當車 戰國策 齊策四 不遺餘力 戰國策 趙策 不翼而飛 戰國策 秦策 側目而視 戰國策 秦策 反璞歸真 戰國策 齊策 高枕無憂 戰國策 魏策一 汗馬功勞 戰國策 楚策 狐假虎威 戰國策 楚策一 畫蛇添足 戰國策 齊策二 揮汗成雨 戰國策...

《國語》和《戰國策》的史學價值是什麼

皮皮特別羞 1.國語 開創了以國分類的國別史體例,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陳壽的 三國志 常璩的 華陽國志 崔鴻的 十六國春秋 吳任臣的 十國春秋 都是 國語 體例的發展。2.戰國策 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尤其是劉向編校成書的古本,在中國古代史上曾佔有很重要的史料地位。戰國策 是繼 春秋 之後,訖楚漢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