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什麼意思

2021-03-05 09:21:07 字數 5029 閱讀 3418

1樓:七情保溫杯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意思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

上善:最完美;

水: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汙淖是一種奉獻。逝者如斯夫,人生猶如奔流至海的江水。

樂善好施不圖報,淡泊明志謙如水,而在這裡水是喻指與世無爭的聖人。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

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2樓:薔祀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釋義:

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指的是:

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鉅則洶湧;與人無爭且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擴充套件資料

《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同諸葛臥龍所註《人力無為。人意爭萬物而不讓,取萬物之所善,故幾於盜矣。居福地,心魔淵,與偽善,言偽信,政自治,事利能,動善時。夫無不爭,故深尤。》之意相反也!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這裡老子以水的形象來說明"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聖人的言行有類於水,而水德是近於道的。

②處眾人之所惡:即居處於眾人所不願去的地方。

③幾於道:幾,接近。即接近於道。

④淵:沉靜、深沉。

⑤與,善仁:與,指與別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養之人。

⑥政,善治:為政善於治理國家,從而取得治績。

⑦動,善時:行為動作善於把握有利的時機。

⑧尤:怨咎、過失、罪過。

update:

水乃天德之象。(《莊子*外篇》第一十五章《刻意》)

3樓:叫那個不知道

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出自】《諸子喻山水》

【作者】先秦:先秦諸子

【節選】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第八章

擴充套件資料

《諸子喻山水》是一篇從先秦諸子著作中選取的有關章節組合而成的課文,以山水為中心,設喻說理,展示了諸子對大自然的思考和感悟,蘊含了許多中國哲學思想中的人生真諦。

第一則(譬如為山) 事情成敗關鍵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堅定,是否持之以恆 ,喻立志

第二則(上不天則下不遍覆) 君主要有巨集大的氣魄,寬大的胸襟,才能治理好國家 ,喻治世

第三則(海不辭水) 治國治學要有相容幷包的巨集大氣勢,喻為學治世

第四則 (子曰)仁者穩重寬容,智者善動敏銳

第五則(子在川上曰) 時光易逝,一去不返,要不斷進取 ,喻惜時

第六則(徐子曰) 要務實求學,循序漸進,名副其實

第七則(孟子曰) 為人立志高遠,治學講求方法,循序漸進,逐步通達

第八則(上善若水)由水德引申出上善之人的七種美德。

第九則(江海所以能……)海納百川,為人謙遜,處下不爭。

第十則 (天下莫柔弱於水) 以水為喻,闡明為政"貴柔"的思想,柔能勝強、克剛。

第十一則 夫兵形象水) 要實行靈動的戰略戰術 ,喻用兵方法

4樓:龍之騰必潛乃翔

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上善若水"是乙個成語,指的是: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

」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鉅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5樓:風臨西山

"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上善:至善,最完美;水:

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汙淖是一種奉獻。逝者如斯夫,人生猶如奔流至海的江水。樂善好施不圖報,淡泊明志謙如水,而在這裡水是喻指與世無爭的聖人。

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出處: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

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羅運華書法(章草)

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6樓:伊菲兒君臨天下

心存善良,則遇到事情平淡如水,所以水是萬物之源,它既不爭搶,但是也會救人害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是什麼意思,要詳細的,不要大意

7樓:好學好問好答

意思是:最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樣,默默地付出,善於滋潤大地中的萬物並且不與萬物相互爭奪資源。本句節選自《道德經第八章》,將人的高尚情操同滋潤萬物的水相比,襯托出人的善良。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

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汙淖是一種奉獻。逝者如斯夫,人生猶如奔流至海的江水。

樂善好施不圖報,淡泊明志謙如水,而在這裡水是喻指與世無爭的聖人。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

這句話出處為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翻譯如下: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擴充套件資料:

賞析: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王。

在本章中,老子用水之特徵和作用來比喻最優秀的領導者所應該具有的人格特徵。

水最基本的特徵和作用主要有四點:

一、柔弱,水是天下最為柔弱的東西;

二、水善於趨下,善於處在低下的位置,善於停留在卑下的地位;

三、包容、寬容,小溪注入江河,江河注入大海,因而水具有容納同類的無窮力量;

四、滋養萬物而不與相爭。

老子認為,最優秀的領導者,具有如水一般的最完善的人格。這樣的人,願意到別人不願意到的地方去,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們具有駱駝般的精神和大海般的肚量,能夠做到忍辱負重、寬巨集大量。

他們具有慈愛的精神,能夠盡其所能去幫助、救濟人,甚至還包括他們所謂的「惡人」。他們不和別人爭奪功名利益,是「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王者。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非常堅硬的東西,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

「到江送客棹,出嶽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

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

"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

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

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是什麼意思,要詳細的,不要大意

簡介 上善若水 語出 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出處是這樣的 一日,孔子和老子出遊,看到一條小溪,都是一番感慨。老子便說出了這一番話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而孔子說了這樣的一句話 逝者如斯夫!表現出兩個不同學派對同一事物發出...

水是萬物之本源,萬物終歸於水,水代表什麼

水本原說,由古希臘公尺利都學派的創始人泰勒斯 約西元前624年 前547年 提出,他認為 水生萬物,萬物復歸於水 水是萬物的本原。水代表承襲傳統。亞里斯多德提到古希臘人都是用神話理解自然世界,把水奉為神聖之本。譬如,古希臘人會把俄刻阿諾斯 海洋之神 和忒提斯 海洋女神 當作創世祖先。神話中亦有 眾神...

萬物生歌詞什麼意思,萬物生的歌詞含義是什麼?

從前冬天冷呀夏天雨呀水呀,秋天遠處傳來你的聲音暖呀暖呀,你說那時屋後面有白茫茫茫雪呀,山谷裡有金黃旗子在大風裡飄呀。作者先用素描的手法,聊聊四句,交代請了很多事情 這裡在幾千年的時間跨度裡,一直是四季輪迴 既有嚴冬飛雪,又有春暖花開 萬物復甦 也有夏季的雨水滂沱 同時,又因地處高原,在天高氣爽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