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墨子的政治主張體現在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天志、明鬼等十個方面。
兼愛——不分等級、不分遠近、不分親疏地愛天下所有的人。
非攻——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人類和平。
2樓:丁瓊華慄圖
墨子的學說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①兼愛非攻。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並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②天志明鬼。宣揚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點。墨子認為天之有志——兼愛天下之百姓。
因「人不分幼長貴賤,皆天只臣也」,"天之愛民之厚",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墨子不僅堅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認為它們對於人間君主或貴族會賞善罰暴。墨子宗教哲學中的天賦人權與制約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學中的一大亮點。
③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與天子皆上同於天志,上下一心,實行義政。尚賢則包括選舉賢者為官吏,選舉賢者為天子國君。
墨子認為,國君必須選舉國中賢者,而百姓理應在公共行政上對國君有所服從。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賞善罰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賢使能,即任用賢者而廢抑不肖者。
墨子把尚賢看得很重,以為是政事之本。他特別反對君主用骨肉之親,對於賢者則不拘出身,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主張。
④節用節葬。節用是墨家非常強調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尤其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君主、貴族都應象古代大禹一樣,過著清廉儉樸的生活。
墨子要求墨者在這方面也能身體力行。
墨子主張什麼思想?
3樓:匿名使用者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兼以易別」是他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體行動綱領。他認為只要大家「兼相愛,交相利」,社會上就沒有強凌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象了。
他對統 治者發動 戰爭帶 來的禍 害以及平常禮俗上的奢侈逸樂,都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 」來充當; 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 ,做到 一同天下之義。
4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知道,你實在想知道可以自己再去查查不到問老師問不到老師,問同學問同學問不到,再去問專家,專家不回答你的話啊,那你就考零蛋嘛,又不關我的事哈哈哈哈哈,我就是為了來拿獎勵的拜拜!
墨子思想主張
5樓:霓脦那些
墨子主張尚儉節用,及兼愛非攻。
墨子特別著重「利」和「功」,尤其是「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是評估一切價值的標準,合乎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的,才有價值;國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是人民的「富庶」,凡能使人民富庶的事物,都是有用。
其主張與效益主義相近。對百姓沒有直接用處或有害的事物都要將其節約,反對奢侈,主張節葬短喪,反對**;國家人民的最大問題,是國家人民的互相鬥爭,而互相鬥爭的起因,在於人民的互不相愛。
墨子因而提出兼愛之說,兼愛能利人利己,為了阻止鬥爭,墨子提出「非攻」,反對戰爭,更付諸行動,研究防禦戰術,曾與魯班於攻防戰中較量。
人沒有相愛的本能,為了促使人民兼愛,墨子提出種種的制裁,主張有上帝在上,賞賜兼愛者與懲罰不兼愛的人,鬼神同樣賞善罰惡,人亦須自求多福,不應垂手而祈求神靈保祐。賞罰都是個人自招的,並非命定。
墨子也著重政治的制裁,要使世界和平,人民安樂,不但需要有一上帝在天上,亦需要有一上帝於人間。應以天子的號令為是非的絕對標準,除此之外不應再有其他標準,在下者一律服從,而天子又以「兼相愛交相利」為令,那麼天下人都會「兼相愛交相利」。天子代天發號施令,人民只可服從天子,天子可說兼君主與教皇於一身。
《墨子.魯問》:「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葬、節用;國家熹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奪侵凌,則語之兼愛、非攻,故曰:
擇務而從事焉。」
尚同:推舉賢人統治,由賢明的統治者來統一法的標準(法度)。
尚賢:尊重人才,把人才問題看成是國家政治中的頭等大事,主張賢者在位,能者稱職。
節葬:厚葬久喪會使國家貧窮、人民寡少、政治混亂,必須加以廢止。
節用:提倡極其刻苦樸素的生活,是極端救世的苦行學派,強調要做到不增加費用又要有利於人民。
非樂:從社會功利的角度出發,認為貴族所採用的禮樂制度,皆屬浪費而不實用,除加重人民負擔,也會影響國家經濟。
非命:不承認有「命定」的存在,認為人力定可勝過命運。如果人們相信命運,則只會使人們聽從命運的安排,進而懈志懶惰、喪失進取之心。
天志:認為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扮演主宰人倫秩序、施予賞善罰惡的能力與角色。
明鬼: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並操有賞善罰惡之權。如果人們深信鬼神的存在,並相信鬼神對人的賞罰,便可以改善人的行為。
兼愛:認為天下之所以亂,是因為人們之間缺乏無分別的愛,只要人們平等互愛、視人如己,就不會有不孝慈、盜賊、侵奪之事。
非攻:主張兼愛天下,放棄戰爭,以為攻伐是不義且不利的事。
擴充套件資料:
一、簡介
墨子是戰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春秋末戰國初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一說魯國(今山東滕州木石鎮)人,生卒年不詳,約為前479年—前381年以內。
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儒」、「非樂」、「節葬」、「節用」、「交相利」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
墨家在當時影響很大,《孟子·滕文公》篇雲:「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可知戰國之世,墨家屬顯學。
《墨子》一書中體現的墨子的思想在後世仍具有一定影響,廣為流傳的《千字文》中便記載了出自《墨子·所染》的「墨悲絲染」的故事。
到了清朝,隨著諸子學的興起,學者對墨子思想的研究又提公升到新的高度。
二、科學研究
墨子建立中國古代第乙個邏輯學體系——墨家邏輯,主要以三物論為代表,三物分別為故、理、類。
墨子還是乙個傑出的科學家,在力學、幾何學、代數學、光學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是當代諸子所望塵莫及。墨子在《墨經》精到地闡述了經典力學中力的概念和力矩原理,提出「力」、「動」與「止」的定義。關於槓桿原理,亦提出了「重」、「權」(力)、「稱頭」(重臂)、「稱尾」(力臂)等概念。
《墨經》中提出了「端」、「尺」、「區」、「穴」等概念,大致相當於近代幾何學上的點、線、面、體。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針孔成像實驗,在當時就知道了光的直線傳播。他也提出了「粒子論」的雛形,關於「端」的論述,指出「端」是不占有空間的,是物體不可再細分的最小單元。
墨子的科學成就被中外眾多學者稱讚。蔡元培認為:「先秦唯墨子頗治科學」。為向墨子在光學領域的突出成就致敬,中國將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命名為「墨子號」。
6樓:foever紫絮
試論墨子思想
作為中國思想史上一支重要的學術流派的創始人的墨子,以其獨到的見解,鮮明的主張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本文嘗試對墨子的主要思想作一略論,希望作者的這些不成熟的意見或能對墨學研究有些微薄的助益。
一眾所周知,墨子曾習儒術,受過儒家思想影響,後因覺「其禮煩擾而不悅,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淮南子》),遂決然舉起叛旗,自立一宗。可見墨子最初是從實用的角度出發破舊立新的,這種實用主義精神貫穿《墨子》全書之始終,與之相適應的,墨子把「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定為墨家學派總的宗旨。可以說,墨子的一切主要主張,如「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命」、「非樂」等都是以這個宗旨為出發點和依據的。
二「兼愛」,即「一視同仁地愛一切人」,無疑是墨子最核心的主張。進一步研讀《墨子》,我們發現墨子所謂「兼愛」的本義還可以更精確的闡述為「像愛自己一樣地愛所有人」。這與儒家倡導「親親」「尊尊」的「推愛」是相對立的。
分歧的關鍵在 「愛有無差等」這個問題上,儒堅持有而墨以為無。平心而論,「兼愛」的理想味過濃了一點,非墨子這樣的大賢恐怕難以力行,我們讀《兼愛》中、下兩篇,看到墨子費了很大口舌回駁「兼愛」難行的指責,可終難教讀者心服。
墨子為自己的主張辯護的理由中,有兩條是值得一思的:
第一條來自現實層面。墨子說,你若不愛別人的親人,別人也不會愛你的親人。愛有「別」的結果只能是「交相惡」,因此必須行「兼愛」之道。
這與墨子的乙個觀念緊密相關,即「愛人者人必愛之,惡人者人必惡之」,愛、惡之行必有相應的報償。其實這是不確然的,但強調只有無私的愛才能召喚愛,只有整個社會樹立起互愛的風尚,人才能幸福地生活於其中,不能不說是墨子的一片苦心。
第二條理由有很濃的宗教意味。與其它學派不同,墨家信仰乙個人格化的「天」,「天」有自己的神聖意志。這意志,據墨子說來,就是要人「兼相愛,交相利」。
其論證方式很獨特,大意是說,上天一視同仁地撫育我們,說明他兼愛著人類,他必不願看到世人互相殘害,而是一心要人們相愛相利。這使人想起了**教的教義,基於這一教義上的博愛理想與「兼愛」思想是相通的。
合觀這兩條理由,我們發現墨子的乙個極重要的特點:他是合極度實用主義與極度理想主義於一身的人物,而這兩種主義通常是不能並存的,它們在墨子的思想裡構成了一種張力,正是在這種張力的作用下,墨子提出了乙個在那個時代「高難度」的道德標準,又全身心地投入實踐。這不是件輕鬆的事,能夠忍受一切艱難困苦完成它的,只有聖徒式的人物。
三「非攻」大概是「兼愛」之外最為人所熟知的墨子的主張。「非攻」直接源於「兼愛」理想,墨子竭力用「非攻」思想勸說各國君王止戰息爭,就是為救天下百姓於水深火熱的困苦中。
墨子憤慨於某些高談仁義道德的戰爭辯**,抨擊他們「明小物不明大物」。為了使自己的主張更具說服力,除了用嚴密的邏輯推理論證攻伐之事悖於天理外,墨子更列舉了歷史上窮兵黷武招致敗亡的例項說明侵略戰爭損人害己的實質。這一些話是墨子站在平民階級的立場上說給統治者聽的,反映了平民的呼聲。
但熱中於兼併各國君主根本聽不進「非攻」的說教,墨子的努力收效甚微。墨子實際上還是在做一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事,然而他的奮鬥中煥發出的人道主義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意志卻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四墨子的思想體系中包含著乙個完整的治國理論,這一理論在具體的行政層面上可以「尚賢」、「尚同」主張為代表。選賢任能其實是除道家外先秦諸家的一致主張,墨子的「尚賢」只不過在打破門第觀念不拘一格用人上比儒家更徹底些,故不能算有特色。富有特色的卻數「尚同」的主張。
「尚同」,作乙個形象的比喻,就好像我們出操列隊時一起向排頭看齊,排頭再向他那一列的第乙個人看齊,如此遞進,最終使佇列整齊劃一。墨子要下一層的人向上一層的人「看齊」,上一層的人向再上一層的人「看齊」,一直到天子,向天「看齊」。這種「看齊」是全方位的,人的思想觀念、情感態度、行為方式、立身標準等無所不包。
為什麼要如此急切的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以致不避**之嫌呢?是為了遏止「亂」。身處亂世的墨子目睹「亂」給百姓帶來的禍害,對此深惡痛疾,因此難免推出激進的主張,要對之下一付猛藥。
這是我們可以理解卻無法苟同的。
從「尚賢」、「尚同」主張中我們還發現墨子思想的乙個內在矛盾,即精英主義和平民立場的衝突。一方面,墨子幾乎是平民階級利益的代言人,全力為苦難的民眾鼓與呼,他的平等主義理想是非常顯明的;另一方面,他又意識到治國必須依賴精英分子,乙個嚴密的等級制度是維持社會秩序之必須。看來這一矛盾的對立雙方在墨子思想中並未得到邏輯上的完善統一,但矛盾的存在也有好處,它防止了墨子滑向民粹主義或歧視平民的立場。
五實用主義精神在墨子思想中顯露得最直接的地方應是「節用」、「節葬」和「非樂」的主張。
「節用」的觀念,在生活艱苦的平民中是很強烈的。墨子站在平民立場上不能不堅持這一主張。他把一切無實用的「巧且華」的東西都視作浪費,要求那些權貴們也和他一樣過清苦樸素的生活。
且不論他的呼籲絕不會得到權貴的響應,我們細究一番,發現這種主張其實與一種認識密切相關。這種認識即是:天下物資本非十分充裕,必須把每一分每一毫都充分利用起來才能使天下人皆得飽暖,任何奢侈的耗費都是以剝奪另一部分人的衣食為代價才可能的,必須堅決反對之。
後來荀子試圖通過對這一認識的否定動搖墨子的整個立論,可見兩派理論上的分歧根源還在於不同階級的人對社會現實的迥異體認上。
「節葬」主張可以視為「節用」理念在喪儀方面的具體表現。但它似乎更觸怒了傳統派,因為在那個時代喪儀是整個禮儀制度乃至政治制度中極重要的一部分,否定厚葬久喪無異於對整個「禮治」傳統發出了挑戰。堅持這一主張是要承受不小的壓力的,墨子不屈於這種壓力而倡導「節葬」還是因為實用主義的考慮佔了上風。
這是一種高尚的實用主義,墨子為消滅「糜財貧民」、「傷生害事」的時弊不惜向傳統勢力宣戰,真正把百姓的福祉放到了首位。
「非樂」的主張是實用主義由合理走向極端的乙個例子。怎麼能把一切**美術一概廢棄呢?一直以來就有人以此詬病墨子,我亦以為墨子此處有些過分了。
實用主義如果被囚禁在乙個過於狹隘的空間裡就會走向荒謬,最終失去大多數人的同情,這不能不看作這位偉大先賢的乙個教訓。
六在前面論述「兼愛」時,我們已觸及墨子思想的宗教成分。墨子的宗教,雖然主張敬天事鬼,卻極力反對命定論。在他看來,天與鬼的存在不是為了直接控制人們的行為,而是要對人們的善行惡舉加以公允的獎懲。
命定論的最可怕的後果是方便人把自己的責任推卸給「天」,讓人感到無可無不可,解除了對人的行為的約束(這約束本該是通過獎懲實現的),最終導致人禍肆虐、天下大亂。因此必須提倡「非命」思想,樹立起世人的進取心,激發他們為求善報而踐履善行的動力。
很顯然,這種「非命」思想是一種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它要人用主體性努力去追求幸福的生活。相比起當時流行的「天命」觀念,這實在是非常先進和健康的。
七總的說來,墨子作為乙個熱心的救世家,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一整套政治、宗教、倫理主張,他的思想順應平民的要求,對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端作了徹底的揭露和批判,儘管其中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仍不失其光彩,在先秦諸種思潮中無愧為獨特而偉大的一家。
漢武帝對墨子的主張持何態度,儒家思想在人類文明程序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說一下墨子的主張。墨子的思想為墨家,這是來自於社會底層的思想,兼愛 非攻 尚賢。兼愛就是消除親疏 貴賤的分別,同等地去愛所有的人 非攻是譴責戰爭給人民造成的災難,換句話說就是別打仗 尚賢是反對任人唯親,主張賢德。且不說漢武帝是一位封建王朝的帝王,階級思想在心中根深蒂固,單就是當時國內政治不穩 ...
王陽明思想主張,王陽明的思想主張 王陽明主張什麼思想
說的那麼複雜!其實通過王陽明傳就可以看出 王陽明的思想其根本就是 知行合一 說白了就如同是今天的 實用主義 就是所有的理論都是為了實踐而生的,但是是在 主忠信 基礎之上的 實用 其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的做法就完全體現了這種思想!事件 1平定江西叛亂 其手法根本就沒有什麼仁義,道德!就是不惜一切手段平定...
孔子提出的思想主張是孔子的思想主張
孔子把 仁 解釋為 愛人 是基於 親親 思想,中庸 引孔子的話說 仁音,人也,親親為大。論語。學而 有子曰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愛人 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從愛自己的親人出發,是愛人的基礎,但是 為仁 不是僅止在 親親 上,而必須 推已及人 要作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要作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