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常用表現手法詩歌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2021-03-05 12:32:07 字數 5301 閱讀 6487

1樓:能岑姓闌

詩歌的表達技巧多種多樣,但常見的不外乎是: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映襯對比,伏筆照應,借古諷今,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開門見山,承上啟下,卒章顯志等。

(一)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

2.借景抒情

3.情景交融

4.托物言志

5.用典抒情

6.借古諷今

7.敘事抒情

(二)描寫手法

1.渲染

2.烘托

3.白描

4.動和靜

5.虛和實

6.欲揚先抑

(三)修辭手法

1.誇張

2.擬人

3.對比

4.比興

2樓:項綺玉渾赫

1.對比(對照)

2.虛實結合(聯想和想象)

3.正意反說(反語)

4.反襯(有時與「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共用)5.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聲襯靜)

6.借古諷今

7.直抒胸臆

8.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間接抒情)9.托物言志

10.用典

11.比喻

12.擬人

13.雙關

14.反覆

15.誇張

16.互文

17.設問

18.烘托、渲染(有時用「側面描寫」)

19.抑揚法(先揚後抑、先抑後揚)

20.多角度描寫

一般前九種都是常用的,並且需要了解,掌握,後十一種了解即可,因為這些表現手法除了在詩歌中,在文章中也常用,相信你早就學過這些修辭,就不需要在這些方面浪費時間,了解就行。

3樓:匿名使用者

(一)象徵

象徵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徵人的品德節操。如:以「梅」象徵高潔、清秀、淡雅、素樸;以「菊」象徵高潔、傲霜鬥雪的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以「蘭芷」象徵名貴、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徵富麗;等等。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析:「籬邊菊」象徵陸鴻漸具有高潔的節操。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徵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托物言志詩,又叫寫物詩。如:

墨 梅

王冕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析:此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類似的還有于謙的《石灰吟》、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張九齡的《感遇》等等。

二。注重寫景

詩歌「貴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言恨,如何傳情達意?古人慣用手法便是借景達情了。常用寫景方式有:

1.側面烘托

詩人在寫景時,不從正面景物入手,而是從與其有關的側面景物入手,以對側面景物的描寫來達到反映主題的效果,即是側面烘托。如:

石頭城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2.以景襯情(景)

詩人在描摹細微婉曲、隱秘難言的情感或濃情密意時,往往通過景物來渲染襯托,如:

[雙調]清江引

秋 懷

張可久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李白的《春思》亦是一例,作者把「燕草」寫為「如碧」、「秦桑」寫為「低綠」,引起讀者的想象:濃綠才「碧」,濃綠才「沉」,「沉」才「低」。以此更好地襯托出處在燕地的丈夫與處在秦地的妻子相思情之濃厚。

鹿 柴

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3.側重寫動、靜景或動靜景結合或動靜景相互映襯

在一些山水詩中,往往有靜景,如山、月等;動景,如水流、風搖等等。據側重點的不同,作者有時只寫動景或靜景,有時動靜景兼寫,有時為寫靜景而以寫動景來襯托,有時為寫動景而以寫靜景來襯托。如王維的《鹿柴》以「人語響」襯「空山」之靜;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蓮動」來襯「空山」之靜,抒發一種閒情逸致。

4.塑造意境,渲染氛圍,抒發情感

古今詩歌中,先寫景後敘事抒情或全篇寫景的詩作很多,詩人往往借助景物把氣氛渲染得濃濃的,為下文抒情作鋪墊或融情入景中。根據景物的性質可分為喜景和哀景。

①喜景襯喜情,哀景襯哀情

「情樂則景樂,情哀則景哀」,詩人的高妙之處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過景傳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做到情景的交融。如:

登 高

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②喜景襯哀情

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如:

絕 句

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5.虛實結合

詩人在詩歌創作中,離不開聯想和想像。聯想和想像對表現詩歌的主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聯想與想像須有一定的現實根基——現實客觀景物或事件。

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實客觀景物,虛景是詩人通過聯想或想像而虛擬的景物,虛實結合更能表達出一種濃溢的情思。如:

塞上聽吹笛

高適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

總之,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間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鄉明月」傳達「鄉思情」;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苦」;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在意境的塑造上,畫面或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四)卒章顯志

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尾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閒放,不為五斗公尺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表達實現理想的豁達。

4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典詩詞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是相當普遍的。一般而言,象比喻、誇張、擬人、設問、反問、對偶等都常見,另外如互文和列錦是不太常見且理解起來有點困難的修辭手法。

1、點染

點染,本是國畫的術語。繪畫時,有的地方點,有的地方染,從而繪出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借用到古典詩歌中來,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點明旨意,有些地方側面渲染。

這在寫景抒情詩中比較常見,一般用景物來染;用一句話,乙個詞來點出要抒發的感情。渲染是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導渲染,相互依存,和諧統一。

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中的「斷腸人在天涯」是點;其餘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傷悲。

如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其中第一句是「點」,點出「傷離別」;其餘各句是「染」,渲染傷別之情。 李清照的《聲聲慢》就用了「乍暖還寒」、「三杯兩盞淡酒」、「晚來風急」、「雁過也」、「滿地黃花」、「梧桐更兼細雨」來渲染傷心的心緒,最後用「這次第,怎乙個愁字了得」點出自己「愁」的主旨。

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正宮][端正好],前面「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是染,後面「都是離人淚」是點。也是用的這種手法。

2、虛實

虛實結合是古典詩歌重要的藝術手法之一。所謂「實」,是詩詞中可以通過視覺、聽覺等感覺捉摸到的部分;所謂「虛」則是指詩詞中表現的存在於人的思想意識之中的部分。換言之,就方法而言,詳細為實,簡略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有據為實,假託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

就物件而言,景為實,情為虛;眼見為實,想象為虛;有者為實,無者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當前為實,過去和將來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虛實結合,可以給人以無窮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詩人的感情表達得更深沉而充分。

如李白的《蜀道難》,以虛寫實,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創造出了讓人驚嘆不已的蜀道形象。

李商隱的《錦瑟》運用「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四個典故,以虛寫虛(過去的經歷、夢想、挫折等),讓後學者暢想不已,被喻為古代「朦朧詩」。

李煜的《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卻又以實寫虛,將抽象的「愁」化為具體可感的江水滾滾,新鮮美妙,讓人回味。

3、疏密

詩歌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寫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為疏,密度大者為密。疏者大筆勾勒,重在傳神;密者多為工筆細描,重在鋪寫渲染。

在詩歌中,疏利於寫大景,密利於寫小景;在詞、曲中,婉約者較密;豪放者較疏。

但在一首詩歌中,詩人們也時而採用疏密結合的手法,構成一定的意境,如杜甫的《登高》中「風急天空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四句,前兩句「風急」、「天高」、「猿嘯」、「渚清」、「沙白」、「鳥飛」一句三個意象,顯得綿密急促;後兩句「落木」、「長江」一句一意象,顯得物象稀少而疏闊。從美學角度看,因為密就產生了一種緊促感,因為疏就產生了一種弛緩和開朗感,一緊一緩之間,給欣賞者帶來了心理的愉悅;而作者營造這一密一疏的藝術形象,又將秋天特有的景物放在了巨集大的背景中,相互映襯,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又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四句,也是深得疏密之妙。前兩句交代「雨後空山」、「秋天傍晚」,一寫環境,一寫時間,可謂疏朗簡潔;後兩句卻寫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頭」、「水花」,意象十分豐富;一疏顯得巨集觀開闊,一密顯出區域性的清幽,的確讓人心曠神怡。

5樓:匿名使用者

1.象徵

2.托物言志

3.注重寫景

4.借景抒情

5.以靜寸動

詩歌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6樓:要當技術宅

詩歌的表現

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1、比擬

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這些在我們前面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

比擬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

2、誇張

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裡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

3、借代

就是藉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比擬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一方具體,一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梁,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

詩詞的表現手法有哪些詩歌常用的表現手法

1 對比 對照 錢起 暮春歸故山草堂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該詩通過 春殘 鳥稀 花盡 花飛 與 幽竹 的對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劉禹錫 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今昔對比,抒發物是人非的滄桑變化之感。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

有關傳統表現手法的詩歌舉例

既然是傳統表現手法那麼用的地方就很多了,賦的手法就是排比,如 騰王閣序 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 東隅 y 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 阮籍猖狂,...

常用的表現手法有哪些,常見表現手法有哪些

表現手法 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模擬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用典 想象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誇張 比喻 擬人 懸念 抑揚結合 點面結合 詠物抒情 開門見山 承上啟下 伏筆照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