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頌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2021-03-05 12:41:22 字數 5253 閱讀 1098

1樓:小小小白

1、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是2023年歷史的象徵。

2、黃河保衛中華民族。

3、黃河流域寬廣,譯被眾生。

黃河頌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第二部《黃河頌》。《黃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作品,光未然作詞,冼星海譜曲。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和堅強不屈的意志。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2樓:匿名使用者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

我們的閱讀題標準答案~~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黃河母親哺育了中華民族,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

4樓:小擺渡

因為它哺育了中華民族,

5樓:戀崔

因為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

《黃河頌》詩人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屏障

6樓:匿名使用者

把黃河比喻成搖籃,是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中華兒女。把黃河比喻成屏障,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作用而言。黃河在地底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精神,共族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上的屏障,這是中華民族抵禦外敵的制勝法寶。

7樓:初級提問者

因為黃河哺育了我們中華民族,所以說黃河是"搖籃";

因為黃河用它那英雄的氣概,保護了中華兒女,所以說黃河是"屏障".

(是標準的答案,)

1.黃河頌中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2.《黃河頌》表達了什麼?

8樓:瓜豆瓣

1.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

,是2023年歷史的象徵

2.黃河保衛中華民族

3.黃河流域寬廣,譯被眾生

《黃河頌》詩人採用象徵的手法表面上歌頌黃河,實際上是歌頌我們的民族,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她旋律激昂,**壯闊,氣勢磅礴,熱情深切,充滿了強烈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歌頌了黃河氣勢巨集偉,歷史源遠流長。

《黃河頌》,是黃河的頌歌,是時代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堅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頌歌。

1.黃河頌中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9樓:匿名使用者

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早在石器時代,就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藍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現在黃河支流渭河;龍山文明出現在山東半島等等。

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它部族,形成「華夏族」。

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從西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

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

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

西元前2023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誌著生產力發展到乙個新的階段。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都產生在黃河流域。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產生在這裡。

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程序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

綜上所述,黃河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民族搖籃

擴充套件資料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10樓:

搖籃一是指中華民族成長的地方,一是指精神的發祥地.

把黃河比喻為逗中華民族的搖籃地較易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逗民族的屏障地,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制勝法寶。

黃河頌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11樓:匿名使用者

黃河流域自古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世界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我國著名的「藍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萬年前就生活在今陝西藍田縣的公王嶺一帶,還有二三十萬年前的陝西「大荔人」、十萬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許家窯人」,以及距今四五萬年前內蒙古地區的「河套人」等,這些充分說明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遙遠的古代起,就已經開始在黃河流域從事生產和生活了。

中國人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黃帝、炎帝的氏族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他們都發源於黃河流域,河南、陝西、山西等地方都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

黃河頌 中為什麼要把黃河比作 中華民族的搖籃 ?

12樓:舊敘

歷史上黃帝炎帝的氏族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他們都發源於黃河流域.河南、陝西、山西等地方,都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 中國人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中華民族的老祖宗炎帝和黃帝部落 最開始都居住在黃河流域 慢慢向長江流域發展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我國古代的《山海經》《禹貢》和《水經注》等書皆稱它為「河」。

因它的中游流經廣大的黃土高原地區,這裡的無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挾帶大量泥沙匯入,使河水呈黃色,故名黃河。它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無定河、延河、北洛河、涇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條。

流域面積約為752 000平方千公尺,居住約1億多人口。 黃河流域自古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世界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我國著名的「藍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萬年前就生活在今陝西藍田縣的公王嶺一帶,還有二三十萬年前的陝西「大荔人」、十萬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許家窯人」,以及距今四五萬年前內蒙古地區的「河套人」等,這些充分說明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遙遠的古代起,就已經開始在黃河流域從事生產和生活了。

考古資料證明,那時的黃河流域,氣候要比現在暖和濕潤得多。山嶺高原到處長滿了森林,棲息著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種動物。人們在原野中打獵、採集,在河湖中捕撈,在田野中用簡陋的農具進行耕作。

大約在距今七八千年,人類正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代,這時在黃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後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臨潼的姜寨、寶雞的北首嶺、河南三門峽的廟底溝、洛陽的王灣、安陽的後崗等文化遺址,都是這一時期人類活動的重要標誌。從上述古人類遺址的分布情況看,主要以黃河中游的關中平原、晉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帶為中心。東到河南東部和河北、山東等地,南達漢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區,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

這正是我國古代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傳說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就生於河南的新鄭,主要活動於今河南、河北、陝西一帶。我國歷史從有文字記載以來,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陽、開封都在黃河流域。

偉大的黃河確實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搖籃。 黃河流域為什麼能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呢?這同黃河流域古代適於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優越地理環境緊密相關。

尤其在古代,生產工具極為簡陋,人們同自然作鬥爭的能力很低,對自然界的依賴程度更強,因此環境條件十分重要。據考古學研究,遠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很溫暖的。當時的安陽人種水稻,是從陽曆的三月開始,比現在大約早乙個月。

在一塊武丁時代的甲骨文上記載著人們曾獵獲一頭大象。因此科學家們推斷,3 000年前的黃河流域同今日的長江流域一樣溫暖濕潤。 另外,據古地理學研究,這一地區屬中緯度暖溫帶季風氣候環境,第四紀以來沒有受到大陸冰川的直接侵襲。

中亞的乾燥氣候對本地影響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紀植物區系的許多植物,形成本區植物種屬繁多的特點。這對古人類的生活也是極為有利的。 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為廣大的黃土地帶。

這種土壤質地均一,結構疏鬆多孔,既利於簡陋農具的耕耘,又利於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層毛細管發達,孔隙率達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澇能力強。尤其是土壤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鉀等礦物質,其中碳酸鈣含量達8~19%,含其他礦物成分不下五十種。

這些對原始的農業發展都是極為有利的。 從地形上看,這一地區地勢坦蕩開闊,對植物的遷移,作物的移栽和儲存都是有利的。北方的植物可南移;南方的熱帶,**帶植物中的某些耐寒性較強的植物可順利北遷,使得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植物和作物種類繁多。

如小麥、玉公尺、棉花、豌豆、蠶豆、胡蘿蔔、洋梨、核桃、杏、葡萄、亞麻、甜菜、茄子等早已在這裡廣為栽種,而落花生、番茄、蘋果、甘薯、菸草等則是明代以後才輸入我國的,水稻是從我國南方逐步向北移栽的。這些都有力地說明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文明的重要促進作用。 同時,黃河及其支流還為我國古代人們提供了交通和灌溉之利。

它一直是古代中原地區溝通東西的水運大動脈,我國最早的水利灌溉事業也是從這裡發展起來的。 參考資料:《中國地理知識》張子楨主編 中國青年出版社2023年 中國最早的人類居住在黃河流域,所以黃河又叫母親河,被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頌中的中華民族的搖籃和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鐵的臂

歌頌美化而已,就好象說中國地大物博一樣,只是些自我誇耀的話,不必當真。黃河頌 裡的 搖籃 和 屏障 是什麼意思?黃河頌 裡的 搖籃 的意思是把黃河比喻為 搖籃 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表達作者對黃河的讚美之情 屏障 的意思是因為黃河的地勢特點,可以作為軍事要塞,抵禦外...

黃河頌為什麼說黃河是搖籃,是屏障

搖籃一是指中華民族成長的地方,一是指精神的發祥地.屏障 當年抵禦金戈鐵馬的天然防線 把黃河比喻為 中華民族的搖籃 較易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 發展 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 民族的屏障 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

《黃河頌》的語言上有什麼特點《黃河頌》表現了黃河的什麼特點

全篇的句式長度懸殊甚大短則三字,長則十七字。這種自由詩體的句式所產生的語言節奏,強烈而富於變化,自由而充分地表現了特定的感情內容,全篇語言韻律響亮 節奏鏗鏘,讀起來朗朗上口。尤其獨特的是巧妙地運用了雙聲疊韻詞。由聲母相同的兩個音節構成的雙聲和由韻母相同的兩個音節構成的疊韻,是漢語獨有的語音特點。疊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