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比興。 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詩經·碩鼠》中,把奴隸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興,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漣漪」就屬於「興」,它引出了下文的敘述。「興」和「比」常常聯絡起來在一篇詩中運用。
如《孔雀東南飛》開頭的「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既是「興」,又是「比」。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首聯即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2.虛實結合 虛實結合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樣的情感。
虛景和實景的關係,有時是相反相成以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對於昔盛今衰的感慨。
虛景和實景的關係,有時則是相輔相成以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闋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闋寫虛,通過設想「行人」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得淋漓盡致。
3.襯托 襯托又叫烘托,指的是以乙託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另一事物,稱正襯;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另一事物,稱反襯。
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這是正襯。而「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則是反襯。4.
對比 對比就是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運用對比,或使對立的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給人以深刻啟示;或使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以深刻印象。如高適《燕歌行》: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以戰士死在沙場與將帥縱情聲色進行對比,形象鮮明,揭露深刻。5.
抑揚 抑揚就是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的乙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的目的。抑揚按形式可分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兩種。如李商隱《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詩的前兩句從正面著筆,彷彿熱烈頌揚文帝求賢若渴,虛懷若谷,這是揚。
可是讀了後面兩句,才恍然大悟,原來鄭重求賢,虛心垂詢,推重嘆服,乃至「夜半虛席」,不是為了尋求治國安民之道,卻是為了「問鬼神」的本原問題,這是抑。欲抑先揚,辛辣諷刺了漢文帝政治上的昏庸與荒誕。6.
象徵 象徵是指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屈原用「蘭芷」象徵自己的芳香、不與世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陸游以「梅花」象徵自己的孤高與勁節等。7.
正側描寫 正側描寫是指對描寫物件進行正面的和側面的描寫,又叫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直接描寫物件是正面描寫,描寫物件周圍的事物,使物件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如王昌齡《從軍行》: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第二句側面描寫戰況:
一方面詩風勢很大,捲起紅旗便於急行軍;另一方面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事的緊張狀態突現出來。8.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
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屬於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的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的南下經歷外,全是用典。「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
作者借讚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9.動靜描寫 動靜描寫是指對事物或景物作動態或靜態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如杜甫《漫成一首》:「沙頭宿鳥聯拳靜,船尾跳魚拔刺鳴。」後一句魚跳的「動」更襯托出前一句景物的「靜」。
10.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指詩人對生活中的某乙個場面或人物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的細緻刻畫。以細節為中心組成全篇,往往能使詩詞顯得凝鍊、集中且韻味無窮。
優秀的詩歌,總是以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反映主旨,通過這些細節,便可以挖掘詩中蘊含著的情感。如趙師秀《約客》中「閒敲棋子」,張藉《秋思》中「行人臨發又開封」都是非常典型、特別精彩的細節。11.
渲染 渲染本是國畫的一種畫法,在需要強調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塗抹畫面,顯出物像陰陽向背,以加強藝術效果。詩歌中的渲染就是對環境或景物作多方面的細緻描寫與形容,以形成某種氛圍,藉此來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如杜甫《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12.聯想 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起另外有關的其他事物。如駱賓王《於易水送人》:
「此地別燕丹,壯士髮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詩人於送別聯想到荊軻當年在易水壯別的場面,一方面表達自己對英雄的敬佩之情,另一方面也藉此抒發內心的激憤之情。
13.想象 想象就是在已知事物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和綜合,創造出新事物的一種心理活動。如劉禹錫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盤裡一青螺。」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於紙上。
2樓:匿名使用者
寫作手法有描寫、抒情、記敘和議論四種,表現手法分為用典、抑揚象徵和托物言志四種。
詩詞鑑賞中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3樓:原來是知恩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
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1)譯文:先代的聖君,我見也沒見到,後代的明主,要等到什麼時候。想到宇宙無限渺遠,我深感人生短暫,獨愴然而涕下。
(2)賞析: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等幽州臺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屬間接抒情的一種,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寫作者的感情。
如: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譯文:煙霧籠罩著水面,月光籠罩著沙岸,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邊酒家。酒樓裡的人們還在尋歡作樂,那些賣笑的歌女渾然不知亡國之痛,隔江還唱《後庭花》。
(2)賞析:詩歌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所寫景並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雲的碧空,而是迷濛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麼黯淡,氛圍是那麼冷寂,這就給後兩句寫作者的憂慮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兩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3、托物言志: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借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如: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
(1)譯文: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蟬兒棲身高處,聲音自然會傳得很遠,這並不是借助秋風的飛傳。
(2)賞析: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鬚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的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的很遠,並非依靠風的力量。
而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因而美好的聲名自可遠揚,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1)譯文:而陶潛《飲酒》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伴把巢還。此中當自有真意,要辯論已忘言
(2)賞析:詩句表面上是寫景,而實際上則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
5、動靜結合:指對人、事、景處於動態或相對靜態時的描寫。
如: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1)譯文:漆黑的夜晚,一盞漁燈閃現在河面上,那盞漁燈的光亮就像螢火蟲似的,靜靜地映在河面上。一陣微風吹來,河面漾起層層細浪,原來像螢火蟲那樣的一點光亮散開了,變成了無數顆星星,在河面閃動。
(2)賞析: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後兩句寫動態,一動一靜,相輔相成。
6、以動襯靜: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靜態。
7、樂景寫哀: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踐上是藉此來表達一種悲哀、淒楚的情緒。
8、以景結情: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9、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亂來諷喻當朝。
4樓:匿名使用者
詩詞鑑賞中的表現手法如下:
1、渲染和烘托
首先是概念,渲染,指的是對環境景物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正面描寫,以突出形象的手法。而烘托指的是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的過程。
接下來是判斷方式,雖然概念中說了,渲染是正面而烘托是側面。但是實際上,渲染和烘托都是側面描寫時使用的手法。
無論是描寫場景,還是描寫其他陪襯事物,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襯托主要描寫物件。所以很明顯的,兩者都是側面描寫。
2、襯托和對比
同樣是先說概念,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相似或對立的條件,用一些事物作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
對比就是把不同的兩個事物或乙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進行對照,使其特性更加鮮明。
3、比興
比興實際上就是比喻,只不過比喻這種手法,運用在詩歌中就叫做比興。詩歌中經常運用這一手法來達到形象生動和化實為虛的藝術效果。
比興的判斷是非常簡單的,就像前面說的,詩歌當中的比喻就叫比興,所以說,只需要在詩歌中找比喻的手法就可以了,可千萬別說找不出比喻喲。
4、象徵
象徵指的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藝術手法。象徵體和本體之間存在某種相似的特點。
簡單舉個例子。比如說蠟燭,蠟燭在燃燒的時候可以帶來光明,同時也在焚燒自己。通過這個,我們就可以聯想到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蠟燭就是捨己為人的象徵。象徵和比興其實很像,如果通篇貫穿著一種比興的意象。就形成象徵。
5、聯想和想象
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採用。比如說著名詩人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在詩中大篇幅的描繪了夢境,仙境,仙人。
藉以表達自己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這個手法也不用具體多說什麼,只要看見自然會認出來的,如果非要說乙個判斷標準的話,那就是現實中不存在的。如果詩人描寫了什麼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那就是聯想和想象的用法。
高中語文古詩詞鑑賞技巧高中語文詩歌鑑賞技巧
古詩詞鑑賞是高考語文的乙個重要內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 生活閱歷和審美情趣進入作品,感知詩歌形象,品味詩歌語言,領略詩歌的表達技巧,並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表達。這裡我們就古詩詞鑑賞命題形式與解題對策作一介紹,希望能給考生帶來實質性的幫助。一 表達技巧類 命題形式 這首詩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
高中語文詩鑑賞題該如何解題,求高中語文詩歌鑑賞解題技巧
留枋春 詩歌鑑賞答題技巧 一 答題總則 仔細審題,根據題目要求,問什麼,答什麼。基本規律 1 如果問 寫了什麼 則必答內容 可翻譯後概括 2 如果問 怎樣寫 則必答手法和內容 即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順便還可以答這樣寫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 如果問 作用 效果或好處 怎樣 則必答手法 內容 作用...
語文寫作都有什麼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與寫作手法的含義基本相同。考試中不會出現區分兩者含義的試題。寫作方法,也叫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 對。比 象徵 托物言志 托物喻人 欲揚先抑 襯托 烘托 誇張諷刺 借景抒情 前後照應等。常見寫作方法 表現手法 聯想 想像 象徵 托物言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