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亞硝酸鹽的形成

2021-03-06 04:45:36 字數 1808 閱讀 5663

1樓:匿名使用者

食物(蔬菜、剩菜、醃菜)中亞硝酸鹽形成的原因如下:

1、蔬菜中硝酸鹽含量較高,主要是過量施用氮肥導致的。過多的氮肥,未被蔬菜吸收利用的部分就會以硝酸鹽的形式儲存在蔬菜中。

2、烹製後的剩菜,微生物大量繁殖,其產生的硝酸鹽還原酶會把蔬菜中的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

3、家庭醃製酸菜,由於新鮮葉菜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在醃製過程中,硝酸鹽也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通常情況下,亞硝酸鹽含量第六天達到最高,但隨後逐漸下降,20天後基本徹底分解,所以醃製蔬菜要注意食用時間,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擴充套件資料:

預防亞硝酸鹽中毒的措施:

1、蔬菜應妥善儲存,防止腐爛,不吃腐爛的蔬菜。

2、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溫下存放長時間後再食用。

3、勿食大量剛醃的菜,醃菜時鹽應多放,至少醃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現醃的菜,最好馬上就吃,不能存放過久,醃菜時選用新鮮菜。

4、不要在短時間內吃大量葉菜類蔬菜,或先用開水焯5分鐘,棄湯後再烹調。

5、肉製品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用量要嚴格按國家衛生標準規定,不可多加。

6、苦井水勿用於煮粥,尤其勿存放過夜。

7、防止錯把亞硝酸鹽當食鹽或鹼麵用。

8、多食入維生素c和維生素e,以及新鮮水果等。

9、蔬菜食用前沸水浸泡3分鐘處理,馬鈴薯放在濃度為1%的食鹽水或維生素c溶液浸泡一晝夜。

2樓:醉意撩人殤

1、食物中作為發色劑和防腐劑的亞硝酸鹽。

2、從食物中新增的硝酸鹽轉化而來。

3、蔬菜,尤其是從不新鮮的蔬菜中轉化而來。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廣泛存在於人類環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人體內硝酸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還原為亞硝酸鹽,n-亞硝基化合物的前體物質。

外觀及滋味都與食鹽相似,並在工業、建築業中廣為使用,肉類製品中也允許作為發色劑限量使用。由亞硝酸鹽引起食物中毒的機率較高。

3樓:樂觀的高飛

1、蔬菜中硝酸鹽含量較高,主要是過量施用氮肥導致的。過多的氮肥,未被蔬菜吸收利用的部分就會以硝酸鹽的形式儲存在蔬菜中。烹製後的剩菜,微生物大量繁殖,其產生的硝酸鹽還原酶會把蔬菜中的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

2、生鮮葉菜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在醃製過程中,硝酸鹽也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

3、亞硝酸鹽是一種世界各國都普遍使用的食品新增劑。因其可與肉中的肌紅素結合形成亞硝肌紅素,維持良好外觀,且還原性強,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故常被用作護色劑和防腐劑新增到某些加工食品中。

4樓:淘氣瞌睡

腐爛的蔬菜、腐敗的食物中,亞硝酸鹽會成百倍的上公升。剩菜剩飯也會產生亞硝酸鹽。鹹菜和泡菜也可產生亞硝酸鹽,但產生的高峰出現在醃泡第七天,若隔半個月後食用,則其中的亞硝酸鹽會大大減少。

亞硝酸鹽在鹹魚中的含量比較高,鹹魚一般是將生魚用海鹽醃製而成的。海鹽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鈉和亞硝酸鈉。在醃製過程中,海鹽中的硝酸鈉和生魚的胺接觸後,會使魚體內產生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酸鹽。

人食了這種魚後,二甲基亞硝酸鹽經過代謝化成致癌性很強的二甲基亞硝胺。醫學家認為,乙個人從出生到10歲,若經常食用鹹魚,以後患鼻咽癌的可能性比不常食用鹹魚的人高30~40倍。

5樓:匿名使用者

食物中亞硝酸鹽的形成屬於生物化學變化。亞硝酸鹽是對人體有害的一種物質。屬於化學物質。

6樓:匿名使用者

蔬菜不新鮮後,原本的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服用亞硝酸鹽會導致頭部,手心出現變色情況,服用量過多者,會因食物中毒而死亡。

7樓:匿名使用者

蛋白質中有氨基,與水和氧氣有長時間的化學接觸以後氨基斷裂,會生成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是否會中毒,亞硝酸鹽對人體的危害

腸原性青紫是進食較多含有硝酸鹽的蔬菜和苦井水一般在食後1 3小時起病,短者僅10 15分鐘,長者可達20小時,中毒的臨床表現參見 高鐵血紅蛋白血症,籠鍋水引起的亞硝酸鹽中毒 蔬菜應妥善儲存,防止腐爛,不吃腐爛的蔬菜。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溫下存放長時間後再食用。勿食大量剛醃的菜,醃菜時鹽應多放,至少醃至...

如何預防亞硝酸鹽中毒,如何預防水貂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鹽中毒俗稱 飽潲病 當豬吃了調製不當的含硝酸鹽高的白菜 青草 甜菜 菠菜 蘿蔔葉 南瓜葉 地瓜葉等這些青綠飼料時,硝酸鹽轉為亞硝酸鹽而引起中毒。如青綠飼料夏季堆放1 2天,便開始腐爛 小火燜煮青綠飼料 鐵鍋加蓋且不攪拌 燜煮後的青綠飼料,第二天餵豬都可引起發病。最急性的僅是不安 站立不穩 突然...

牛亞硝酸鹽中毒怎樣治療?亞硝酸鹽中毒後怎樣救治?

硝酸鉀 硝酸鈉和硝酸銨等常常作為化肥施用,施這種化肥的地里生長的草含有較多硝酸鹽。牛中毒可分兩種 一種是吃了含亞硝酸鹽高的飼料後20分鐘左右至數小時開始發病,中毒最重者興奮不安,亂撞亂跳,突然倒地而亡 一種是中毒較重的病牛,呼吸困難,流涎,出汗,反覆起臥,肌肉震顫,站立不穩,行走無力,口 鼻黏膜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