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下雨不一定要打雷,打雷也不一定會下雨。但是打雷卻經常會下雨,這是因為打雷往往是空氣狀態不穩定時發生,在大氣中有對流雲團活動,兩個運動方向不同或相反的對流雲團相互接觸,產生摩擦,在兩個對流雲團之間產生靜電,靜電放電就形成打雷。如果對流雲團中有濕熱性雲團和乾冷雲團時,兩雲團的對流會改變濕熱性雲團的內部狀態,使其中的水汽析出,變成雨滴掉落下來形成下雨。
如果兩對流雲團對流不構成下雨的條件則就不會下雨!
1為什麼會下雨?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後,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徑只有0.
01~0.02公釐,最大也只有0.2公釐。
它們又小又輕,被空氣中的上公升氣流託在空中。就是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雲。這些小水滴要變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體積大約要增大100多萬倍。
這些小水滴是怎樣使自己的體積增長到100多萬倍的呢?它主要依靠兩個手段,其一是凝結和凝華增大。其二是依靠雲滴的碰並增大。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雲滴主要依靠不斷吸收雲體四周的水氣來使自己凝結和凝華。如果雲體內的水氣能源源不斷得到**和補充,使雲滴表面經常處於過飽和狀態,那麼,這種凝結過程將會繼續下去,使雲滴不斷增大,成為雨滴。但有時雲內的水氣含量有限,在同一塊雲裡,水氣往往供不應求,這樣就不可能使每個雲滴都增大為較大的雨滴,有些較小的雲滴只好歸併到較大的雲滴中去。
如果雲內出現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況,那麼,這種凝結和凝華增大過程將大大加快。當雲中的雲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大雲滴的體積和重量不斷增加,它們在下降過程中不僅能趕上那些速度較慢的小雲滴,而且還會「吞併」更多的小雲滴而使自己壯大起來。當大雲滴越長越大,最後大到空氣再也託不住它時,便從雲中直落到地面,成為我們常見的雨水。
2為什麼會打雷?
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自然現象。雷電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捲。積雨雲頂部一般較高,可達20公里,雲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氣對流等過程,使雲中產生電荷。雲中電荷的分布較複雜,但總體而言,雲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下部以負電荷為主。因此,雲的上、下部之間形成乙個電位差。
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放電,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閃電現象。閃電的的平均電流是3萬安培,最大電流可達30萬安培。閃電的電壓很高,約為1億至10億伏特。
乙個中等強度雷暴的功率可達一千萬瓦,相當於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放電過程中,由於閃道中溫度驟增,使空氣體積急劇膨脹,從而產生衝擊波,導致強烈的雷鳴
2樓:匿名使用者
打雷只是帶電荷的雲彩和另一帶電荷的雲彩發生碰撞,不一定會下雨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打雷的時候~它並沒有說要下雨!
為什麼打雷閃電不一定下雨
4樓:匿名使用者
打雷是由於空氣中的帶電離子聚集過多,從而形成的一種放電行為。
雨的形成 由液態水滴(包括過冷卻水滴)所組成的雲體稱為水成雲。水成雲內如果具備了雲滴增大為雨滴的條件,並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這時降落下來的就是雨或毛毛雨。由冰晶組成的雲體稱為冰成雲,而由水滴(主要是過冷卻水滴)和冰晶共同組成的雲稱為混合雲。
從冰成雲或混合雲中降下的冰晶或雪花,下落到0℃以上的氣層內,融化以後也成為雨滴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總結:打雷和下雨形成的原因不同~
所以打雷時未必下雨!
打雷是在雷雨雲中發生的,一般來說雲層越厚雨量就會越大,而在雲的邊緣會沒雨或者少雨。另外,聲音的傳播氛圍很大,這樣如果是處在雲的邊緣位置,我們就會發現乾打雷,不下雨的現象。
5樓:匿名使用者
打雷閃電和下雨是兩種天氣現象
打雷是因為大氣中的正負電荷分開,當電荷量達到一定濃度的時候空氣被擊穿,產生雷電現象
下雨是大氣中水汽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有一定的抬公升條件和層結不穩定條件後產生的天氣現象
一般雷電都是在對流旺盛的時候出現的,這個時候往往會伴隨強降水,但是有的時候大氣的起電機制不需要有強對流的出現,則只有雷電而沒有降水,或者即使有強對流,但是其不足以使降水達到地面,也可以產生光打雷不下雨,還有就是小尺度的強對流天氣,在其他地方打雷下雨,閃電和雷聲傳到你這裡,但是暴雨是在另乙個地方下的而不是在你頭頂上下的,感覺就是光打雷不下雨
6樓:風流才子噹噹
就跟人哭不一定要流淚一樣。這都叫乾打雷不下雨
打雷為什麼不一定下雨,下雨為什麼不一定打雷?
7樓:孝同書海雪
打雷是由於空氣中的帶電離子聚集過多,從而形成的一種放電行為。
雨的形成
由液態水滴(包括過冷卻水滴)所組成的雲體稱為水成雲。水成雲內如果具備了雲滴增大為雨滴的條件,並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這時降落下來的就是雨或毛毛雨。由冰晶組成的雲體稱為冰成雲,而由水滴(主要是過冷卻水滴)和冰晶共同組成的雲稱為混合雲。
從冰成雲或混合雲中降下的冰晶或雪花,下落到0℃以上的氣層內,融化以後也成為雨滴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總結:打雷和下雨形成的原因不同~
所以打雷時未必下雨!
打雷是在雷雨雲中發生的,一般來說雲層越厚雨量就會越大,而在雲的邊緣會沒雨或者少雨。另外,聲音的傳播氛圍很大,這樣如果是處在雲的邊緣位置,我們就會發現乾打雷,不下雨的現象。
8樓:匿名使用者
打雷不一定下雨,下雨不一定打雷就像人哭,為什麼不能掉眼淚?為什麼**淚了?一定是哭了,你能解釋嗎?
9樓:妖刀
這是個左右為難的話題,
打雷一定會下雨嗎?
10樓:匿名使用者
聽說過旱天雷嗎,打雷不下雨。
旱天雷是一種天氣現象,在我國南部還常出現所謂幹雷暴,也叫旱天雷。
11樓:斜陽紫煙
打雷不一定下雨。不下雨只打雷叫乾打雷。
12樓:濾漢悼尉笇釩記
朋友的情誼,能反射出一定的區域性嗎
最後攀上頂峰的人,無一例外都是這種「不拋棄,不放下」的人,
13樓:白尋櫻
不一定啊 。
14樓:藤周芮麗澤
也有乾打雷不下雨的可能
15樓:買雯爾念文
不一定,雷是雲層摩擦引起的
下雨是雲層含水量的問題
打雷容易引起雲層結構變化,改變含水量,但不一定100%會下雨民間有旱雷的說法,就是只打雷,不下雨
16樓:函沙褒瑩玉
不一定,這要看積雨雲層的薄厚。
17樓:朱曾巫馬雅霜
不一定會,要看氣候才可以
18樓:哆啦a夢是夢想家
不是。在雨滴形成的初期,雲滴主要依靠不斷吸收雲體四周的水氣來使自己凝結和凝華。雲體內的水氣能要源源不斷得到**和補充,當雲中的雲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變成雨滴,可在打雷過程中,雲層的變化有可能會改變水蒸氣的含量,影響水滴形成,而達不到降雨的條件,就會出現只打雷不下雨的情況。
打雷的成因是天上的雲有的是正極,有的是負極。兩種雲碰到一起時,就會發出閃電,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受熱,膨脹。瞬間被加熱膨脹的空氣會推擠周圍的空氣,引發出強烈的**式震動。
下雨的成因是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公升到一定高度後遇冷變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組成了雲,它們在雲裡互相碰撞,合併成大水滴,當它大到空氣託不住的時候,就從雲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
擴充套件資料
冬天下雪少打雷,夏天下雨打雷的原因
雷電是雷雨雲中的放電現象。形成雷雨雲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空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濕空氣上公升的動力,空氣要能產生劇烈的對流運動。春夏季節,由於受南方暖濕氣流影響,空氣潮濕,同時太陽輻射強烈,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公升,上層的冷空氣下沉,易形成強烈對流,所以多雷雨,降冰雹。
而冬季由於受大陸冷氣團控制,空氣寒冷而乾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因而很少發生雷陣雨。但有時冬季天氣偏暖,暖濕空氣勢力較強,當北方偶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暖濕空氣被迫抬公升,對流加劇,就會形成雷陣雨,出現所謂「雷打冬」的現象。
19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定 有時候也是會打空雷的
為何下雨天氣多半會打雷,而打雷時又不一定會下雨?
20樓:男孩
不同電性雲朵相遇 異種電核相作用穿透空氣阻礙 即擊穿作用 也就是我們說的打雷採納哦
21樓:小小小煟
先說打雷下雨 空氣中的水蒸氣在高空受冷凝結成小水點或小冰晶,小水點或小冰晶相互碰撞、並合,變得越來越大,大到空氣託不住的時候便會降落下來,當低空溫度高於o℃時,便是雨。 要模擬這個過程,首先要使空氣中有比較多的水蒸氣,這可以通過加熱水做到;其次要設法使水蒸氣受冷凝結、聚集、降落,這可以利用冰;為了使水蒸氣不到處飛散,可以用乙個小盤蓋在盛水的杯口。 雷是天空中帶不同電的雲,相互接近時,產生的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在放電時會發生火花和聲音,火花就是閃電,產生的聲音就是雷聲。
關於風,簡單的說風是由於空氣流動形成的,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陽的熱量,但是由於地面每個部位受熱的不均勻性,空氣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樣,於是,暖空氣膨脹變輕後上公升;冷空氣冷卻變重後下降,這樣冷暖空氣便產生流動,形成了風。在氣象上,風常指空氣的水平運動,並用風向、風速(或風力)來表示。風向指風的來向,一般用16個方位或360度來表示。
以360度表示時,由北起按順時針方向量度。 所以 雷是雲層摩擦引起的 下雨是雲層含水量的問題 打雷容易引起雲層結構變化,改變含水量,但不一定100%會下雨 民間有旱雷的說法,就是只打雷,不下雨
既然打雷不一定下雨,下雨也不一定打雷,那閃電呢?
22樓:匿名使用者
只有閃電能產生雷聲,所以有閃電不一定能聽到雷聲,不一定下雨;下雨也不一定能聽到雷聲,不一定會看見閃電。
打雷 閃電 就一定會下雨嗎?
23樓:菪癧
下雨不一定要打雷,打雷也不一定會下雨。但是打雷卻經常會下雨,這是因為打雷往往是空氣狀態不穩定時發生,在大氣中有對流雲團活動,兩個運動方向不同或相反的對流雲團相互接觸,產生摩擦,在兩個對流雲團之間產生靜電,靜電放電就形成打雷。如果對流雲團中有濕熱性雲團和乾冷雲團時,兩雲團的對流會改變濕熱性雲團的內部狀態,使其中的水汽析出,變成雨滴掉落下來形成下雨。
如果兩對流雲團對流不構成下雨的條件則就不會下雨。 地球公轉產生四季變化。 由於地球是乙個不透明的星球,太陽、星晨給了地球光明,照上太陽的一面就是白天,另一面就是車黑夜。
地球不停地繞著自轉軸由西向東旋轉,天體東昇西落的現象就是地球自轉的反映。地球自轉一周,相當於太陽從東昇起、落下,再公升起的一周,也是我們日常的一天。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不停地繞著太陽公轉,太陽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接近正圓的橢圓,太陽位於乙個焦點上。地球的公轉週期為一年,天文學上時長為365日5小時48分46秒。地球公轉軌道(黃道平面)與地球的自轉平面(赤道平面)之間的夾角為黃赤夾角,角度是23度26分,其結果就造成了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週期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形成了溫帶地區的四季更替。
每年的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從南往北移至赤道,全球晝夜平分,是我們的春分日,到了6月22日,太陽直射點北移至北回歸線,成為北半球白晝最長的一天,也就是我們說的夏至日,其後太陽直射點轉向南移,9月23日直射赤道,為秋分日,12月22日移至南回歸線,就到了我們的冬至日。 四季更替其實是地球的自轉傾角和繞太陽公轉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沒有了其中的乙個條件,四季更替就不會產生,地球上的一切也將隨之而改變。
陰天一定會下雨嗎,陰天為什麼不一定下雨?
這個未必,下雨時是因為雲層中的水蒸氣積累到一定程度達到雲層承受不住的時候便開始下雨,但有時不下雨,雖然陰天但雲層中的水蒸氣沒有積累到一定的限度。這是物理知識,看看初中物理吧 不一定,要是風大會把烏雲吹走的。有時雲上的水分也不夠下雨的。陰天為什麼不一定下雨?俗話說 風雨交加。陰天只是由於區域性烏雲開始...
為什麼壓力不一定等於重力,為什麼壓力不一定等於重力
第一,壓力和重力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第二,壓力和重力產生的原因不同。壓力是由於物體間相互擠壓而產生的力,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第三,壓力和重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不同。兩個不同性質的力不相等 壓力不一定等於重...
為什麼會有打雷下雨,下雨為什麼會打雷?
愛我家菜菜 下雨是一種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後,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徑只有0.01 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們又小又輕,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託在空中。就是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雲。這些小水滴要變成雨滴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