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增強憂患意識為什麼要樹立憂患意識

2021-03-07 09:05:50 字數 4665 閱讀 2752

1樓:匿名使用者

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所有員工都要有這樣乙個意識——微軟公司還有三個月就要倒閉!」這似乎是杞人憂天、令人費解的。

其實不然,蓋茨這樣說是要求員工都要有憂患意識,要不斷進取在日本,自古以來就形成了舉國一致的「憂患意識」,無論是政治家,還是老百姓,都經常說:「日本沒有土地,沒有資源,有的只是陽光和空氣」,「日本人一天不拼命地乾,第二天就沒有飯吃」。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國民對本國國情瞭如指掌,因此都具有憂患意識。

正是這種意識,給日本的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動力,並創造了今天的奇蹟。這些不是值得借鑑嗎?引用孫中山先生的一句曾經震撼億萬中華兒女的遺言贈送給大家: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孔子這樣表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論語·學而》)不注重道德品質的提高,不切磋學問,不按道義的原則去行動,有了過錯不能及時改正——這些就是他目睹春秋末期現實狀況而產生的憂慮。 孟子從歷史中舉出若干有成就的人,說明他們都是從憂患和痛苦中磨練出來的。比如,舜出身於農家,後來成為一國之君;膠鬲這個人遭遇戰亂,以販賣魚鹽為生,後來周文王提拔了他,為周朝做出了很大貢獻;孫叔敖隱居在海濱,楚莊王推舉他做令尹,有很大的政績。

這些事例說明,對於人來說,如果沒有「憂患」的磨練,沒有失敗教訓的反思,要培養出剛強意志、奮發精神,那是不可能的。孟子將這些道理提到人生哲學的高度加以總結,寫出了自古以來中國人都熟知的一句名言:「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憂患足以使人生存發展,安樂足以使人沉淪死亡。

這是多麼深刻的人生哲理! 西漢初期的賈誼是乙個思想敏銳、敢講真話、有強烈責任感的政論家。他心繫國運,給漢文帝上書,即著名的《治安策疏》,時當西漢立國20多年,政權日趨穩定,經濟有所恢**展。

然而,賈誼卻根據他自己的觀察和研究,在上書中憂心忡忡地指出,「進言者皆謂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認為當時的「事勢」不容樂觀,有「可為痛哭」、「可為流涕」、「可為長太息」之處並不少。他也正面地提出了解決社會矛盾的方法,像賈誼這種警世危言正是責任感的表現,並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悲觀絕望。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學者范仲淹在所寫名文《岳陽樓記》中,將此前的「憂患」意識提到了乙個新高度。

岳陽樓初建於唐代,宋仁宗時重修。范仲淹應友人之邀,曾訪問岳州(今湖南岳陽市)岳陽樓。這篇名文首敘登樓俯視洞庭湖的景觀,接著作者提出了乙個問題: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意思是說,人們欣賞景物的感觸,會不會因環境的變遷而改變呢?在霪雨霏霏的日子裡登樓觀景,使人產生「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的心情,可是在春和景明之際登樓,又會使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於是就有了這樣的結尾: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矣。……」 歷經明末清初巨變的思想家黃宗羲,於清康熙二年(2023年)寫出了劃時代的著作《明夷待訪錄》,對封建君主**制度進行了深刻剖析。

他假託三代(夏、商、周)為**時代,說這時「以天下為主,君為客」。三代以下情況大變,「以君為主,天下為客」。由於主客顛倒,君主視天下為己物,獨佔天下之利,形成黑暗政治。

黃宗羲指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訪錄·原君》)。

他提出:「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同上《原臣》他將個人的憂樂歸結為眾人的憂樂。

他又說,臣之出仕,「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同上)。「天下」這是具有深刻內涵的名詞,與一家一姓的統治是不同的。黃宗羲的摯友顧炎武同樣強調「保天下」,他說: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日知錄》卷13「正始」條)。顧炎武於康熙十五年(公元2023年)給黃宗羲的信中說:「……大著《明夷待訪錄》讀之再三,於是知天下之未嘗無人。

天下之事,有其識者未必遭其時,而當其時者,或無其識。古之君子所以著書待後,有王者起,得而師之。」(《亭林佚文輯存》)「憂患」意識促使他們將希望寄託於未來。

2樓:匿名使用者

不然會接受不了一些意外。比如,高考考生信心滿滿考上理想大學,不料差一點,最後自殺。

3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憂患意識,那麼人就不能夠很好的生存,只有擁有憂患意識,並且增強一時,人才能夠更好地生存

4樓:匿名使用者

為什麼說中國史家多具憂患意識

為什麼要樹立憂患意識

5樓:宇宙幽蘭

主講人:李文

武◎憂患意識是一種危機感、責任感、使命感。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是我們黨成功應對國際國內各種風險考驗的重要保證。

◎增強憂患意識,就是要正確認清形勢,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開創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新局面。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全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我們要全面領會其中的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開拓進取的昂揚銳氣。

縱古覽今品憂患

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的生存智慧型,是促進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催化劑和動力源。

——憂患意識承載著深厚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是乙個飽經憂患的民族,因此在千百年生存發展程序中,它始終強調「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它認識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強調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它倡導憂國憂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為己任,任勞任怨;它將憂患與勤儉和勤政相聯絡,「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總結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寶貴經驗教訓。

…………

——以上網上資料僅供參考

憂患意識的重要性

6樓:暴走少女

增強憂患意識,就是要正確認清形勢,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開創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新局面。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全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我們要全面領會其中的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開拓進取的昂揚銳氣。

7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在飛速的發展,現代化程序在緊密鑼鼓的推進,我們的生活質量在不斷提高,日子越來越幸福,生活越來越多彩。人們似乎都沉浸在其中洋洋自樂,居安思危的意識正從我們的腦海中慢慢的淡出。古人云: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所有的暴風雨都是在沉寂之中一噴而發!因此,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樹立憂患意識,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

憂患意識是一種激勵人生奮鬥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緊握手中的青澀年華,等待夢裡花開,處在象牙塔的頂端,揮別了備戰高考時的責任與重擔,現在的我們,迷失在自己純真的國度,只有盡早的覺醒自己,使自己在社會之中立於不敗之地,才有為國家,為黨和人民謀利的資本!才能成為乙個對國家,對社會有所作為的人。

青春的翅膀,稚嫩而不夠堅強,要為祖國的憂患奮鬥似乎還不太成熟,還不是火候。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們自身還有許多的不足,適應社會的能力遠遠不夠。因此,我們每乙個大學生應當珍惜在大學的**時段,從多方面,多角度鍛鍊自己,提高自己心裡的承受能力,通過學習鍛鍊使我們具有堅忍不拔的堅強毅力,勇於奮鬥的拼搏精神,敢於吃苦的艱苦奮鬥作風,提早憂患於我們畢業之後的就業形勢以及自身與社會相適應的能力,未雨綢繆才才能能使我們脫穎而出。

走出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這一道坎,我們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投入憂國憂民的細想中去。在校的大學生們,我們憂患國家的資本尚未健全,待到山花爛漫之時才是我們回報祖國之日,才是我們為黨為人民嘔心瀝血之時!

因此,我認為,大學生一定要努力奮鬥,艱苦卓絕,爭取早日先把自己的憂患解決,步入社會才能夠全心全意的為建設國家而奮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似乎與我的觀點謀而不合,但是我想說的是,范仲淹說出這話的時候,他有憂國憂民的資本,而我們呢?有什麼!

我們還需要不斷的奮鬥,不斷的完善。巨人的肩膀不是隨時都能去站的,我們處在和平年代的危險之中,我們迷失在伊甸園的懸崖之外!人生,怎樣去把握;未來,怎樣去謀劃,都寄託於憂患的意識之中。

醒吧,沉睡的人們,我們一起奮鬥,一起憂!讓憂患的意識開出驕人的花朵,綻放美麗的人生!

8樓:小天空大夢想

憂患意識是一種激勵人生奮鬥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緊握手中的青澀年華,等待夢裡花開,處在象牙塔的頂端,揮別了備戰高考時的責任與重擔,現在的我們,迷失在自己純真的國度,只有盡早的覺醒自己,使自己在社會之中立於不敗之地,才有為國家,為黨和人民謀利的資本!才能成為乙個對國家,對社會有所作為的人。

青春的翅膀,稚嫩而不夠堅強,要為祖國的憂患奮鬥似乎還不太成熟,還不是火候。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們自身還有許多的不足,適應社會的能力遠遠不夠。因此,我們每乙個大學生應當珍惜在大學的**時段,從多方面,多角度鍛鍊自己,提高自己心裡的承受能力,通過學習鍛鍊使我們具有堅忍不拔的堅強毅力,勇於奮鬥的拼搏精神,敢於吃苦的艱苦奮鬥作風,提早憂患於我們畢業之後的就業形勢以及自身與社會相適應的能力,未雨綢繆才才能能使我們脫穎而出。

走出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這一道坎,我們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投入憂國憂民的細想中去。在校的大學生們,我們憂患國家的資本尚未健全,待到山花爛漫之時才是我們回報祖國之日,才是我們為黨為人民嘔心瀝血之時!

因此,我認為,大學生一定要努力奮鬥,艱苦卓絕,爭取早日先把自己的憂患解決,步入社會才能夠全心全意的為建設國家而奮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似乎與我的觀點謀而不合,但是我想說的是,范仲淹說出這話的時候,他有憂國憂民的資本,而我們呢?有什麼!

我們還需要不斷的奮鬥,不斷的完善。巨人的肩膀不是隨時都能去站的,我們處在和平年代的危險之中,我們迷失在伊甸園的懸崖之外!人生,怎樣去把握;未來,怎樣去謀劃,都寄託於憂患的意識之中。

怎樣增強自己的憂患意識,人為什麼要增強憂患意識

1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乙個習慣有準備的人。2 天有不測風雲,為 所有的事情做好未雨專綢繆的準屬備。譬如我們買保險。3 培養自己對世界和社會未來的洞察力。提公升了洞察力,自然就會增強憂患意識。4 凡事都做好最壞的準備,這也是消除憂慮的很好方法。5 學習一些歷史,學習一些哲學,懂得借鑑前車之鑑的道...

為什麼要增強環保意識,為什麼要增強環保意識?

由於人們亂砍亂伐,造成森林水土大量流失,少砍幾棵會怎麼辦?現在又有一次性的筷 內子,這需容 要我們的多少森林啊!如果少用幾雙?由一次性的變成幾次性的,那不是很好嗎?有的人保護野生動物,有的人卻去殺害它們,既得在書上看到乙個人去保護青蛙,乙個人去捕捉青蛙,捕捉的人捉到青蛙就去賣出保護青蛙的人,日子一天...

憂患意識有什麼現實意義,憂患意識有怎樣現實意義

憂患意識具有深刻的哲學內涵,並具有非常的現實意義。研究憂患意識的問題,為建立社會預警系統提供理論根據。憂患意識往往是盛世危言,但對社會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民眾評價活動所體現的憂患意識是進行預警的重要根據。我們迫切需要樹立憂患意識,並建立有關這方面的社會預警機制體系,以保證社會的穩定 和諧發展。摘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