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述怎樣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2021-03-08 14:50:14 字數 4648 閱讀 2477

1樓:匿名使用者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類干涉自然的範圍在不斷地擴大,程度也在不斷地加深。人類在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一方面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奪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並且日益嚴重。正是這種先汙染後治理、先開發後保護的做法使人類飽受了自然界對於人類肆無忌憚的開發的報復,人與自然的關係日趨緊張:

水源、空氣、土壤受到嚴重汙染,大量的動物、植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土地荒漠化,資源短缺,等等,所有這些都是人類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惡果。因此,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乙個重大的任務。

首先,要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一方面,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自從有了人類就存在的。無論人類如何進化,都無法改變這樣的事實:

人**於自然界又依存於自然界,人永遠是自然界的有機組成部分。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以及人類自身的生產和再生產,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為前提條件的,沒有自然界就沒有人本身。另一方面,人與其他的自然存在物又有所不同,人是有意識、有意志、能動的自然存在物,人並不是消極地依賴自然界生活,而是根據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人類本身也在對自然的改造活動中不斷發展自己。

其次,要深入理解人與自然關係的實質。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勞動生產為中介,而生產勞動一開始就是社會性的,人類正是在與自然發生關係的過程中結成了社會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實際上就是人與人的關係,是社會關係。因此,人與自然關係的協調,最終取決於人與社會關係的協調,脫離人與人的社會關係,就不能從根本上認識和解決當代世界以及中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出現的尖銳的環境和資源問題。

再次,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係,即協調物質文明發展與生態文明的關係。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是矛盾統一的兩個方面。我們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統一,在加快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加大對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加強對生態環境狀況的監控、環境汙染的治理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這就要求我們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努力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最後,要加**律法規的監督力度。法律法規是規範人們行為的有效方式。目前我國雖然已經頒布和實施了《資源與環境保**》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但是這些法律法規的監督力度、對人們的規範作用發揮得還不全面。

一方面,我們要依據法律嚴厲懲治為了一己私利而破壞環境的行為。這不僅僅是為了讓違法者得到應有的制裁,更是為人們敲響警鐘,警示人們要尊重法律的威嚴和意識到環境問題關係我們自身的生存問題,是關係每個人利益的大問題。另一方面,我們還要依據經濟社會的發展,制定更加細緻的法律法規,用強制的方式來拯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此外,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也是不可忽視的乙個環節,要使環境保護的意識更加深入人心,使人們從內心中意識到這個嚴峻的問題。要加強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教育,要知道,環境保護是每乙個人的職責。從而引導他們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為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而貢獻力量。

生態環境的維護,是社會的整體利益,也是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平台。廣大青年學生要做生態保護的先鋒模範,用所學到的知識和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奉獻社會。在這個過程中,人生價值就得以實現並得到昇華。

2樓:匿名使用者

近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類實踐的範圍不斷擴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轉化為人化自然,人類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時,對自然均衡狀態的破壞也達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與自然的問題:人口問題(人類自身問題)、資源問題(自然問題)、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相當突出。

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就是由人類社會和自然界雙方組成的矛盾統一體,兩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一方面,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

人由自然脫胎而來,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的存在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必然要通過生產勞動同自然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現在的自然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自然,而是到處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記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絡、相互滲透越來越密切。人與自然之間客觀上形成的依存鏈、關聯鏈和滲透鏈,必然要求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自覺地接受社會規律的支配,同樣要自覺地接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促進自然與社會的穩定和同步進化,推動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另一方面,人與自然之間又是相互對立的。

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總是要不斷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狀態,並改變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復到自然狀態。人與自然之間這種否定與反否定,改變與反改變的關係,實際上就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如果對這兩種「作用」的關係處理得不好,特別是自然對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發性,這種自發性極易造**與自然之間失衡。此外,由於人類改造自然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如果人類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然規律,恰當地把握住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就能不斷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強人類對自然的適應能力,提高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對自然界更深層次的本質聯絡尚未認識到,人類與自然一定層次上的某種聯絡尚未把握住的情況下,改造自然,其結果要麼自然內部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類社會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與自然的關係被破壞,因而受自然的報復也就在所難免。

恩格斯曾就此告誡過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乙個結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還以美索不達公尺亞平原變成沙漠為例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協調發展關係,實現人類與自然界關係的全面、協調發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此,首先必須確立大自然觀。現代意義上的自然觀,真正視人類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絡的整體,從整體上把握住規律,並以此作為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礎。

其次,必須走出「人類中心」的誤區,建立人與自然全面和諧共處和協調發展的關係。科學證明人類不過是眾多生物種類中的一種,人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萬物的尺度,同時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類的認識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況且人類的認識正確與否、能否得到完善和發展,一點也不能離開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即實踐),尤其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更是離不開人與自然的聯絡,在當今世界變革的大潮中,新出現的諸如「大科技觀」、「持續發展觀」、「生態價值觀」等等,就是對「人類中心論」的否定。其三,必須全方位的**自然的價值。

不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從自然中獲取有利於人類發展的使用價值;同時要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要樹立大價值觀念,即在評價一切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時,不僅要考慮其經濟價值,而且要考慮其生態價值;不僅要考慮眼前價值,而且要考慮長遠價值;不僅要考慮從自然中所得,還要考慮如何回報自然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協調發展。

人與自然

集天地之靈氣,採萬物之精華,勇敢的人類從洪荒時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紀。人類的智慧型創造了經濟的奇蹟,無知與貪婪卻留下了可怕的後果。環境汙染,生態惡化,地球發出了痛苦的呻吟,善待萬物,就象善待我們的朋友;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們的家園!

人類漸漸從噩夢中覺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

突如其來的sars病毒,令人們反思自己的行為。人類應如何對待大自然?人類該怎樣與自然和諧共處呢?與自然相通相依,協調一致,和諧共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要思想。

痛定思痛,我們應該選擇一條理性發展的道路,呼喚綠色文明,呼喚科學的決策方式,呼喚科學的生產方式,呼喚科學的生活方式。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吧!

試述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條件下,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3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生態環境問bai題du的歷史思考

方面,深入zhi開展我國歷史上自然dao環境變遷和災害問專題的研究;另

屬一方面,從世界文明的角度去研究、了解20世紀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在環境問題上的人文成果,加深對環境倫理和自然哲學的認識。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研究任務之一,就是**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環境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環境問題不能脫離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來解決。

人與人的關係和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互為中介的,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合乎生態規律,良好的自然環境是人全面發展的源頭活水,也是全人類解放的基本標準之一。在加強環境倫理的研究中,我們在借鑑西方理論的基礎上,還應注意與中國的民族文化和現實相結合,特別是科學與技術的結合,以及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融合。

【關 鍵 詞】生態環境、生態倫理、歷史思考

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4樓:暮紫淺淺

①要承認自然的客觀存在,這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基礎和前提.因此,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規律,不能隨心所欲地亂砍濫伐.

②要堅持聯絡,全面的觀點,人與自然是聯絡的,對立統一的,因此要利用自然,也要保護自然,反對不顧後果的亂砍濫伐等行為.③尊重自然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破壞生態平衡,就要受自然規律懲罰,退耕還林等措施是尊重自然規律的表現.

③緊持發展觀點,任何事物都有變化發展過程,利用改造自然要立足現在,著眼未來,反對只顧眼前利益肆意開發行為.

④堅持適度原則,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亂砍濫伐過度利用資源將危及可持續發展.

⑤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矛盾有特殊性,各省的不同治理方法正體現了這一點.

⑥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時,自覺改造主觀世界,深化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樹立環保意識.

怎樣處理婆媳關係,如何正確處理婆媳關係

盡量別往一起摻和,不干涉別人的生活,過好自己的生活 第一 父母的想法是傳統的,可是在現在社會他們又有一些開明,所以你要體諒 第二 婆媳的關係要看男人,所以你要注意不要施加壓力,讓他充分的考慮是否要做或不做 第三 分手的事情不要想,戀愛到結婚是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有一些水分,任何人是這樣的,家人不...

怎樣正確處理同事之間的關係,怎樣才能正確處理工作中與同事之間的關係?

但凡這些經常為人際關係所困擾的人,無非有兩個原因 一是性格內向,為人不夠開朗樂觀,自我保護意識強,自尊心膨脹,危機感過重,待人遇事總不往好處想,時刻處於防範狀態,自己的強項不愛與人分享,自己的弱項往往會通過時間和事件逐漸形成心理障礙。二點就是心胸不夠寬廣,為人比較正直。心裡臉上容不下的人和事太多,久...

怎樣處理鄰居之間的關係,如何正確處理鄰居之間的關係?

話說 遠親不如近鄰 要處好鄰里之間的關係是很重要的。一 不要拒人於千里之外 鄰里相處並不難,千萬表相信啥 距離產生美 那根本是屁話。首先鄰里相處時不要拒人於千里之外,這樣會有很多朋友的。鄰里和你打招呼,你一定要認情的回應。這樣他會覺得你重視創見的,至少沒有討厭他。二 常常串串門 如果是鄰居,要常常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