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七善原則是指

2021-03-08 17:03:08 字數 5660 閱讀 6886

1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提出做人七善,指「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居善地,要謙讓;心善淵,要寬容;與善仁,要善良;言善信,要誠信;正善治,要正直;事善能,要展現自己;動善時,要把握機會。   老子對「七善」的論述是建立在「水」理念的基礎之上的。

老子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他認為,世間最好的東西莫過於水,水滋潤萬物,但卻從不為自己爭利。人們都希望往高處走,但水卻往低處流。看似不利,但涓涓溪流最終匯集成江河大海,勢不可擋,因此水能夠接近「道」的最高境界。

同樣的道理,人生的選擇也應具有水的這種境界,只有做到「不敢為天下先」,以不爭、無私的「後其身而身先」的精神,最後才能達到內聖而外王的目的。在這個基礎上,老子提出了「七善」的原則,即「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意思是說,居住的地方要自然祥和,沒有世俗的紛爭之地;心理狀態要穩重祥和,深思熟慮;與人相處要友愛無私,仁慈寬厚;對人說話要真誠,講究信用;為政之事要光明正大,寬嚴並濟;辦事時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行動時要選擇好時機,堅定而果斷。只要達到了這七個方面的要求,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七善原則」體現了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不敢為天下先」以及「退後一步,海闊天空」的思想,總結起來就是「後發制人」的理念,在看似不爭中,實則事事爭先,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

將老子的這「七善」應用於人生的選擇和職場的規則,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七善之一:居善地。

  運用「居善地」的原則指導自己的職業選擇和職業規劃,對於職業發展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居善地」的核心在於使自己始終處於乙個有利的位置,比如乙個合適的單位、乙份適合自己專業特長的工作、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工作氛圍或乙個優秀的業績評價等,都是「居善地」的表現。而要做到這些,首先在進行職業選擇時要綜合考慮自己的志向、專業、興趣和愛好、以及其他與自己的個性特徵比較吻合的因素。

其次是要在工作中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並不斷的改進和提高,這樣才能夠做到使自己處於有利的位置。第三,「居善地」還要求能夠「處眾人之所惡」,比如在工作的選擇上,首先從組織最基層的工作開始幹起,逐步成長,這樣不僅能夠積累經驗,而且能夠熟悉和了解組織整個的工作或生產流程,從而為自身的發展奠定基礎。   七善之二:

心善淵。   老子講的「心善淵」主要指的是人的心境的祥和和深思熟慮的謀略,在個人長期的職業生涯中,這種心態同樣非常重要。心境的祥和意味著要能夠適應組織的變革,正確對待和處理「名」和「利」、「得」與「失」的關係,特別是在爭取獲得加薪和晉公升的過程中,做到「得」不驕傲,「失」不氣餒,始終保持乙個平常的心態和穩定的績效水平。

深思熟慮則要求人們在職場中謹慎行事,特別是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避開陷阱,以免犯下不應該犯的錯誤。此外,「心善淵」還意味著要具備寬闊的胸襟和豐富的知識,特別是對於領導人和管理者來講,這是建立自己權威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   七善之三:

與善仁。   用今天的觀點看,「與善仁」就是講的人情、人際關係或者社會關係。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人情和人際關係都是一種重要的生存手段。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所涉及的社會需要,很大程度上講的就是這方面的內容。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和工作,社會交往的重要性日益增強,社會交往越廣,成功的概率就越高。通過這種社會交往,不僅能夠使人們的需要得到滿足,而且這種滿足能夠使人們就感覺自己得到了尊重。

在這種狀態下,由社會交往帶來的尊重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能夠達到激勵人們努力工作的目的。因此,社會交往是每乙個身在職場中的人要取得成功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在與人交往的具體技巧上,關鍵是要懂得人情世故,做到寬厚仁慈,且有慈悲憐憫之心,即能夠樂人之所樂,悲人之所悲,這樣才能使自己跳出自己的小環境,而融入社會的大環境。

  七善之四:言善信。   孫子講: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孫子兵法》第一章《始計篇》)講的是為將者不僅要懂得如何作戰(智),而且要講究信用(信),關愛士兵(仁),勇敢無畏(勇),嚴格管理(嚴)。

這裡的「信」講的就是信用和誠實,成語「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講的也是這個意思。總的來講,信用與個人能力無關,而主要與個人道德標準有關。因此,信用問題不僅涉及個人的品質和威信,而且還影響到權力和責任。

因為乙個沒有信用的人,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權力基礎,也就難以達到影響其他人的目的。在當今商業社會,信用已成為衡量乙個人其是否可靠和價值大小的重要尺度。一般來講,有信用的人受到大家的歡迎,而沒有信用的人則往往會成為孤家寡人。

無論是領導人、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是否有信用,已成為影響其人際關係能力的重要因素。從組織的角度講,領導者和高層管理人員要把自身的信用問題與組織的管理制度、具體工作要求以及管理的技巧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領導和管理者的承諾應有制度的保障和支援,特別是涉及加薪、晉公升等重要的人事決策上,制度的保障能夠增加透明度,從而減少員工的不公平感。

其次,出於各方面的原因和考慮,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每乙個人都不得不說一些「善意的謊言」,甚至一些違心的話,但只要這種「謊言」或違心的言論沒有違背基本的道德準則和原則,就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種「善意的謊言」主要涉及的是管理的技巧問題,而與個人品質沒有多大關係。   七善之五:

政善治。   所謂「政善治」,就是講人們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對領導人和管理者來講,要做到「政善治」,首先必須對組織或部門的目標、可以支配的資源以及與之有關的各種相關利益群體的關係有乙個清晰的認識,這是「政善治」的基礎;其次,根據組織的目標制定具體的行動規劃,並在此基礎上,指導和帶領自己的團隊和下屬,通過有效的激勵,創造性的完成組織的工作。

在員工的層次上,「政善治」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的管理,包括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的績效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制定乙個有效可行的職業發展規劃,並逐步實現這些目標。   七善之六:事善能。

  發揮自己的優勢,永遠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永遠做自己能夠比別人做得更好的工作,這就是「事善能」。首先,「事善能」並不是要追求一種完美的境界、乙個要成為最優秀的目標、一種要成為最優秀的策略、乙個要成為最優秀的計畫等,而是強調對你能夠在哪些方面成為最優秀的一種理解。要達到這種境界,人們就應對自己最擅長的或能夠提公升自己競爭優勢的方面做到心中有數。

但遺憾的是,有的人終其一生都不了解自己的職業抱負。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不願意接受挑戰,對自己缺乏信心,擔心失敗而失去現有的工作。有的人即使有抱負,但卻不知道如何去實現這些抱負,這種心態使他們終日忙忙碌碌卻收穫甚微。

其次,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人們的能力和優勢也在發生變化,應該準確的認識並把握這種變化,在此基礎上不斷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競爭優勢。   七善之七:動善時。

  抓住機遇,規避風險,堅定果斷,毫不遲疑,這就是「動善時」。而要做到這點,就需要我們改變傳統的思維習慣。比如,要使個人的能力、表現以及業績得到上級、同事或下屬的認可,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謙虛謹慎」的謙讓思維和「只幹不講」的低調思維,而要「既要幹,又要講」,但「講」要有藝術,恰到好處。

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講的就是「動善時」。在職場中,很多的機會都是稍縱即逝,要做到「動善時」,不僅需要具備專業或技術的優勢,需要長期的積累,而且還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和分析的能力,這樣才能夠適時的把握住機會。   老子的「七善」原則是乙個系統的思想方法,其中,「居善地」是基礎,「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是對人道德品質的要求,「政善治」注重的是人的競爭優勢和能力,「事善能」強調的是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動善時」是方法和手段。

如果能夠達到這七個方面的要求,就意味著達到了在不爭中事事爭先的境界。

2樓:匿名使用者

居善地*

象水一樣處於上善之地,這個善地也就是處下不爭。時時、處處、事事要象水德一樣,處於不爭、無爭的狀態,避高趨下,順其自然,不逆不違,保持心身的中和之境。這個地即是謙下自處、低卑中和。

善地,也即是清靜無爭,貞潔自守,守德為本,與德為鄰。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穀王而納百川,就是因為善處卑下之地而無爭,道性也就自在其中。謙居下位,也就自然沒有憂患之事。

*心善淵*

道德修養者的心,應當效法上善的水德,似水如淵,既靜又淨,純清透明,深妙不測。心似淵水容納百川而又深沉淵默,處下空明而又湛靜。上善之心如水在淵,既能和萬物之性,又能鑑萬物之形。

善淵之心如水,光明涵於內,身形沉靜表於外,它化物之機不可知,生物之妙不可見,這些都是水德的無心上善而身存於萬物之間。道德修養者之心,應當似水德上善,靜以涵養萬物,淵深莫測。動以順萬物之用,變化無窮。

*與善仁*

上善的水德施仁惠於萬物而不恃,利萬物而不爭。它散之為雨露,滋養萬物,萬物因受其德澤而生生不息。水匯流為江河,蕩盡汙垢塵濁,納物而不拒載物而不爭。

水滲透於眾生體內,潤物細無聲,新陳代謝不求功。在人體內載血疏洩,和制魂魄,化生津液,推陳出新。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德,水給與眾生萬物的仁德,在萬物之中至大無匹。

道德修養者效法水德,應當似水給予萬物以上善之仁德,捨身於眾生萬物,利濟群生。道德修養達到如水一樣,至善寬容,博愛柔和,能立萬物,濟助萬物的生命,實踐真實不虛的與善仁。

*言善信*

道德修養者效法上善的水德,應當象水德一樣言善信,言是表述、與表達之意。水用其身表述的是上善的信德。水雖無人言,但是卻無處不在表達它的完美的信德。

它穩重處下,忠信誠實,獻身不惑,能容能化,能生萬物。水之處世,在世間如潮水準而有信,晦前三日準時起潮於滄海,朔後三日準時急流湧退。潮不失時信德在其中。

水之身逢圓必旋而為圓,遇方必折轉為方,臨塞阻必自止其行,見決隙必流走不止。水之在於人身,運化水穀,調理百味,吸收輸布,運化公升清,消穀輸氣,默施信德而有條不紊,這些都是水的上善信德。聖人的信德與水的信德相同,不失天時地利,隨緣應物,大舍心身於天下眾生而不疑,其信萬世而不惑。

水的上善信德與聖人相同。

*政善治*

水德上善的持正治身,處於無心無為,合乎道性,都在正確的自然法則之中。水有身而無心,以無為治其身而身存。修養道德者效法水德,必須高度重視正治上善之心和上善之身,心和身都應早日步入無為之境,這才是根本的上善歸道之途,捨此正善治之途即是旁道邪門。

水德中含有上善的禮德,透明圓通,循道遵理,秉規持範,不爭不燥,不惑不迷,知時達物,能化萬物而不被物所拘束。水德的上善以道治身,身的無為合道,心的正善治是基礎和前提,秉規持範,禮德圓明,是道德修養者必須遵循的法則。水德於人體內,主理人體血脈系統,調理一身氣血,司理身中神明,調適體溫寒熱,營和榮衛。

滲透於全身每個系統,正善治於一身,體中天德地慈之炁如果飽和地與體液之水合一,則心身的正治不難,性與命的再造也就至簡至易。水德在社會環境中,當年八水繞長安也是造就大唐鼎盛的原因之一,如果整個社會環境中水文環境和人文環境都道氣充沛,則治大國如烹小鮮。

*事善能*

水德的上善,獻身服務於萬物,滋生長養萬物的能力、功能和作用,如同完美的智德,不凝不滯,通達調製,潤澤乾坤,養生萬物,隨宜妙用,應事合中,能方能圓,曲直隨行。可隱可顯, 可虛可實,可聚可散,可動可靜, 可公升可降,可內可外,可曲可直,可柔可堅,可容可載,可淨可垢。這些都是水善事的功能。

水德上善的智德,在人體內藏精濡養,調理六腑,淨化九液,生炁生殖,主理內環境中的液和津。當其與天德地慈之炁飽和性地結合之時,必然圓通達變,虛懷若谷,處下不爭,聲色不迷,欲淡無貪,謙虛柔和,機智敏捷。道德修養實踐者,應從水中所含的上善智德和事善能的功能作用中,循理證全真。

*動善時*

水德上善的動善時,其中的動,順應天時地利,遵循道性,恭順自然,恆順眾生而動。其動的時機把握,是無為順應天道、自然、萬物。不違天時,不逆人事,這些特性中所含的就是上乘的的義德。

水德含義德道情,善待待萬物。扶生萬物而不妄動,捨己利生而不私行。果斷有力而順應天時,利濟群生而不誤時辰,唯道是從,唯順應眾生為其時。

水德在人體內的動善時,是有條不紊地調理氣機,宣發肅降,化生髒精,在一動一靜,一開一合的動象之中,順應生理機能,不違內境眾生需求,不妄自亂時而為。道德修養者效法水的上善,當體悟水的動善時的特點,身處中和,似水的夏散冬凝,順應天時而動;溫則公升化而雨,冷時則凝結而冰,不違自然法則,保持中和,順應天時地利,則內境造化自然。

海明威的「冰山原則」是指什麼,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冰山原則」指的是什麼

冰山 風格是種獨特的形式美。海明威以精通敘事藝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他的 冰山 理論就是精通現代敘事藝術集中的體現。他曾在 午後之死 一書中寫道 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裡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出來似的。冰...

廚師的原則是什麼,廚師配料的原則是什麼

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烹飪技巧 其次要有韌勁 如果要當管理層的話,理論基礎也要比較紮實才行,學習能力是一定要有的 至於原則這就要看你是就業還是創業了,總之一切的前提還是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 一 學廚師收入高好就業 如今廚師成了餐飲行業的支柱型人才,去專業的烹飪技術學校學習,掌握這門技能的話,就能夠成功的立...

民航禮儀原則是什麼,禮儀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民航服務禮儀 目錄 第一章 禮儀概述 第一節 禮儀的起源 演變及發展 一 禮儀的起源 二 我國禮儀的發展與演變 第二節 禮儀的概念 作用及特性 一 禮儀的概念 二 禮儀的作用 三 禮儀作用的具體體現 四 禮儀的特性 第三節 禮儀的內容及原則 一 禮儀的內容 二 禮儀的基本原則 閱讀理解 第二章 民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