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教育制度優劣

2021-03-14 10:13:04 字數 3778 閱讀 7161

1樓:匿名使用者

回眸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持續了2023年之久的科舉制,曾經閃耀過璀璨的光芒。在科舉制消逝了近百年 的今天,我們仍能感受到科舉時代所積澱的傳統文化之無處不在。在經歷了盲目而激烈的批判之後,科舉制又 漸漸為世人所慎思、所吸納。

作為中國古代一種大規模的國家考試,科舉以選拔優秀人才擔任**官職為鵠的 ,對中國歷史上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產生過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從教育的角 度看,由於深受“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影響,封建時***的目的是“儲才以應科目”,足見科舉對教育的影 響之大。科舉廢除已近百年,其對教育的影響卻瀰漫並積澱為現實基因的一部分。

**科舉制下考試與教育的 關係,有利於我們今天的教育考試改革鑑古知今、趨利避害。

一 我國是文明發達的古國,自夏商開始便有了正式的學校教育,經歷西周、東周和漢代,學校教育的規模不 斷擴大,至隋科舉產生之前,已初步形成一整套招生、教學、管理(包括考試)和用人的教育制度。封建統治 者越來越熱衷於興辦教育和選拔人才,以實現“賢能治國”的理想,學校教育似乎踏上了一條康莊大道。然而 ,令統治者們始料不及的是,一種新型的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科舉制之建立,卻突然改變了學校教育的發 展軌道,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從此走上了命運多舛的不歸路。

各朝學校教育與科舉制之間的輕重存廢,總是遵 循著重學校輕科舉——科舉與學校並重——重科舉輕學校的一般規律。在這種矛盾互動中,看似勢均力敵,實 則有其輕重,結果是科舉制取得了決定性中心地位。這種態勢從唐宋兩代便清晰可見。

公元618年,隋滅唐起。立國之初,百廢待興。唐高祖深知教育為興國之本,下詔恢復隋朝衰落的學校,國 子學、太學、四門學及地方州縣學校相繼恢復招生。

到唐太宗時期,一方面繼承先祖傳統,大力興辦教育,使 **官學達到了全唐空前絕後的盛況,“國學之內,八千餘人,國學之盛近古未有”;(注:《通典》卷五十 三《禮典》十三《大學》。)另一方面,實行開科取士。

由於沒有偏廢一方,唐太宗時期的學校教育與科舉考 試都得到了長足發展。武則天臨政後,採取了重科舉的政策;在學校教育方面,卻一改崇儒重道的文教政策, 代之以崇佛輕儒,並頻繁地對教育制度進行改革,任命一些不懂儒學的人擔任學校的領導和教師,致使“學校 頓時隳廢矣”。(注:

《舊唐書·儒學傳序》。)由於胡濫改制,加之科舉不經學校,多從各地直接徵召文士 到洛陽應試以及進士科舉內容不以儒道為重,“重鄉貢輕生徒”的社會風氣已初露端倪。

到天寶年間,“重鄉貢輕生徒”的社會風氣愈演愈烈,學校教育的發展再次面臨停滯的危險。為扭轉這一 局面,勵精圖治的唐玄宗一方面改革科舉制,作出停止鄉貢、所有舉子皆入**和地方官學才許應舉的決定;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學校教育,建立從地方到**的學校教育體系,並允許私人辦學。此舉給面臨衰頹的學校 教育帶來了一絲曙光。

然而好景不長,安史之亂造成“重鄉貢輕生徒”的故態復萌,使學校教育終難擺脫衰敗 的命運。

到了宋代,科舉考試與學校教育的興衰互動依然故我,但考教合一的理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實現。與唐代 統治者所不同的是,宋代更關注學校教育與科舉考試的連結。這種思想主要體現在三次大規模的興**動中。

這三次大動作的改制使宋代的學校教育得以避免了唐代時的大起大落,但在興旺中卻漸漸熔入科舉體系,最終 淪為其附庸。

熙寧二年(公元2023年),王安石主政參知政事,實行三舍取士,將所有太學生員分為外舍、內舍和上舍 三等,逐次考舍升級。上舍生依考試結果,“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注:

《玉梅》卷一一 二《元豐太學三舍法》。)三舍取士法將學校教育與科舉考試系統地結合起來,大大刺激了當時的學校教育。

到徽宗時期,宰相蔡京在三舍取士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激進的改革,罷廢科舉14年。這期間錄取的五榜進 士,皆由太學上舍取。這次為興學校而罷科舉的事件,表明學校教育在與科舉考試的輕重存廢鬥爭中取得了暫 時性勝利,但由於科舉考試執行了500年之久的強大慣性及其廣開仕途、公平公正等諸多為世人所稱道的合理之 處,使得蔡京的以三舍考選代替科舉取士的辦法仍以失敗告終。

以上對唐宋兩代學校教育與科舉考試互動關係的論證表明,考試與教育之間存在著不平衡的興衰互動關係 。雖然科舉也曾面臨著衰落甚至停罷的危機,但在與學校教育的角逐中,多數時候仍處於主流地位,對學校教 育產生了強大的制約和導向作用。“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舉及第入仕對於絕大多數人的利誘力實在 太大。因此,只要科舉的取士功能尚存,它對學校教育的強大制約和導向便不會消亡。客觀上講,只要科舉考 試能根據社會的需要及時更新考試內容,它還是能夠公平地選拔出社會的棟樑之才,變“賢能治國”的理想為 現實。

令人扼腕的是,由於科舉考試的內容幾百年一貫制地侷限於儒家經典,命題範圍有嚴格的限制,要想拉 開考生間的距離以便於區分選拔,只有鑽牛角尖出偏題怪題,以致舉子們在八股文這種高階的漢字遊戲中耗盡 人生的智慧。發展到清末,科舉已無法適應近代社會要求,成了遠離社會的“外星人”,不得不在2023年退出 歷史舞臺。

二 科舉考試在與學校教育千餘年的角逐之後,終於敗下陣來。科舉制在考試內容與形式上步入死衚衕的同時 ,也帶領學校教育偏離了健康發展的軌道。然而作為一種選拔人才的方式,科舉制卻備受讚賞,以致在19世紀 西漸歐美后,成為近現代文官制度的胚胎,也是中國政體中“受到歐洲人無條件讚美”的特別之處。

現代不少 西方學者還認為科舉是“人類所發展出的選擇公僕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讚賞的方法”。(注:威爾·杜蘭 (will durant):

《伏爾泰所讚揚的**》,《世界文明史》第1卷(4),臺灣幼獅文化出版社2023年第5版,第 196頁。)這一切都緣於科舉考試的基本原則——考教分離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兩個最突出的優點:公平公正和 防止作弊。

1.公平與公正

古代中國是一個以家族宗法制的社會結構為基礎的國度,重人情面子與講裙帶關係構成其獨特的文化景觀 。在這種社會文化背景下實行的選士制度,若沒有可操作的客觀標準,“任何立意美妙的選舉制度都會被異化 為植黨營私、任人唯親的工具”,(注:劉海峰:

《科舉長期存在的原因析論》,《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 )2023年第4期。)最終必將走入求才的死衚衕。漢代的察舉制和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無不由最初的唯才是 舉走到最終的權貴把持便是鮮活的例證。

與以往選士制度不同的是,科舉制由封建王朝設科招考,士人“懷牒 自進”自由報考,採取“一切以程文為去留”的擇優錄取原則。顯然,它比以往的任何選士制度都更為公平與 公平。

首先從報考條件看,科舉將官僚系統向全社會開放。從隋唐到清末,報考限制越來越少,清代除倡優、皁 隸之家與居父母喪者外,原則上人人旨可報考,且無須地方官舉薦,可“懷牒自進”。自由報考使得一般平民 知識分子有機會通過“公平競爭”成為官僚系統的成員,結束了魏晉時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 。

據統計,明清兩代的進士平均有42.9%出生於從未有過功名的家庭。(注:

劉虹:《中國選士制度史》,湖南 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第444頁。)其次從考試的實施看,統治者採取各種措施,包括訂立繁雜而嚴密的貢院的 規制、命題與評卷程式以及作弊的懲罰措施等,使考試成績能真實反映出應試者的水平,保證考試的公正性; 為防止權貴幹預、確保平民子弟有較公平的競爭環境,大部分朝代還對主考官和朝官子弟作一些限制,如唐宋 時期禮部待郎親族的別頭試、明清時期嚴格的複試制度與迴避制度以及清朝官、民子弟“分卷取中之法”,等 等。

再次,從錄取環節看,其不問家世閥閱,“一切以程度為去留”的錄取原則具有明顯的公正性。此外,由 於入仕和受教育機會在各地之間並不完全均等,故超越於考試技術上的公平與公正外,解額分配製之建立所體 現的區域公平性也不容忽視,儘管它隱藏著統治者更為深遠的地緣政治的考慮。

2樓:匿名使用者

更以學生為本的、低模式化的小中學教育

更開放的高等教育

更規範的公民教育

3樓:匿名使用者

優勢:強大的國家組織管理體系,強大的師資力量。

劣勢:應試教育,有學習能力沒有實踐能力的教育模式。

4樓:匿名使用者

優勢;我國正在實施興新教育

劣勢;沒有讓廣大市名認識到教育事業的重要性

美國的教育制度,美國的教育制度是怎樣的?

雷天蓉 美國教育制度和大多數其它國家教育制度的一個主要不同點,是美國的教育為社會上每一個人而辦,不是專為少數人而設。用稅款興辦的免費教育,除了設立一般學校的科目如數學 歷史 語文外,還有縫紉 打字 無線電與汽車修理等科目。學生可依自己的興趣 個人未來的計劃和才能,從許多科目中自行選修。美國教育的主要...

中國的教育制度對中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當然是弊大於利了。別的場合不說,我只知道清華和其他大學一樣學生能夠得到的版 教育 看課本,圖書館自權學等。真正體現能力的實際操作 前輩一對一幫扶都是扯淡。至於初級教育,即高考 中考制度。他讓孩子們從小就被裹挾在教室,和很少能有幫助的課本知識中。而學生在青少年階段,最適合的是通過體育 郊遊 看電影 拜...

名詞解釋 1 教育制度 2 學校教育制度 3 雙軌制 4 單

1 教育制度是乙個國家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與組織體系有機構成的總體及其正常執行所需的種種規範 規則或規定的總和。它包含有學前教育機構 學校教育機構 業餘教育機構 社會教育機構等,還包括各機構間的組織關係 各機構的任務 組織管理等,它的設立主體是國家,是國家教育方針制度化的體現。2 學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