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1、領導者——資產階級維新派勢力過於弱小,而封建頑固勢力十分強大。(根本原因)(由妥協性,軟弱性的階級本性決定)
2、 直接原因——袁世凱的背叛。
3、 帝國主義沒有給予支援(外部原因)
教訓:在當時的中國,改良主義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國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長而又坎坷的。
從中國內部看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戊戌變法失敗,究其原因,固然與資產階級維新派採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於沒有實權的皇帝,寄希望於袁世凱和外國侵略者,脫離人民群眾有關。但是,如果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仔細分析的話,決不是書本上描述的那麼簡單。就其失敗的原因,從中國內部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 客觀上,新舊力量的對比明顯不利於維新派
變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制度來取代封建**的政治體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自然會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變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維新勢力與保守勢力的力量對比。
當時,力量對比的天平明顯地傾斜於保守派。從控制軍政實權的大多數王公貴族,到軍隊將領和只會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為了維護既得利益,無不反對變法,從上到下構織成一張嚴密的抵制變法的網路。耐人尋味的是,本來與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務派,雖然在「西用」上與維新派有著共同的語言,但為了維護「中體」,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陣營之中,使得維新派勢單力薄。
維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緒,名義上是已經親政的皇帝,但最高權力實際上依然為慈禧所壟斷。維新派在變法期間只掌握一種權力,即起草上諭權,除此之外,他們什麼也做不了主,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能依靠上諭來推行變法新政,但百日維新中所下的上諭真正得到執行的其實很少。從嚴格意義上講,維新派始終沒有成為真正的改革實踐者。
最致命的是,維新派始終沒有認清光緒,沒有看到光緒只是乙個舊統治秩序的維護者、改善者,並不主張把中國建成乙個資產階級統治的君主立憲國家。雖然現實的危機促使他選擇了變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實現他內心深處「君權至上」的理想。因此在發布那麼多的上諭中,都沒體現維新派所要求的開國會、定憲法等主張。
另外,作為中國近代社會新生力量的民族資本家群體中,很少有人直接參與或支援維新變法。而僅僅由一些具有資產階級思想的知識分子來鼓動變法,這樣變法失敗的命運就不可避免了。
二. 主觀上,維新派舉止失當,過於激進,加速了失敗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項系統工程,有乙個漸進的發展過程,期望畢其功於一役,是不現實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沒有政治鬥爭經驗的維新派,奢望變法立刻產生奇效,迅速扭轉中國長期形成的積貧積弱局面,其實是欲速則不達。
首先,維新派在**宣傳上採用了過激的言辭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並沒有掌握實權、沒有形成權威的情況下,就要求裁撤六部為代表的傳統官僚機構。更有甚者,康有為在與老謀深算的榮祿談話時,竟然口無遮攔,提出:
「殺二三品以上阻撓新法大臣一二人,則新法行矣。」這種不理智的策略,只能減少維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其次,維新派沒有建立廣泛而又堅強的同盟。對於任何改革而言,最積極的支持者和最積極的反對者都是少數,更多的是等待、觀望和溫和派。對改革者來說,最大限度地爭取溫和派的支援,最大限度地擴大同盟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否則,只能四面楚歌,陷於被動之中。儘管翁同龢提出了「調和兩宮」的主張,讓慈禧而不是光緒充當維新變法的領袖,但都被康有為等人拒絕了。最終,慈禧認定維新派只忠於光緒而仇視她,進而懷疑維新派的變法動機只是為了從她手中奪取權力,使她毫不猶豫地站到了改革反對派的一邊。
再次,維新派採取了全面出擊、齊頭並進的方針,推進改革政策的實施。在短短的103天時間裡,通過光緒頒布了300多道變法諭旨,內容涉及各個領域。這種急於求成的心態,使得原本對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都比較脆弱的中國社會各階層,更增添了對改革的反感與厭惡,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公升。
綜上所述,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在保守勢力強大的社會環境中,維新派指望立竿見影實現自己救亡圖存的理想最終被殘酷地扼殺了。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知識分子認識的侷限性,社會階級的複雜
3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朝中沒有掌權任務,靠乙個單獨的沒有實權的皇帝變法是沒有用的。作用,算是君主立憲制在中國的一種嘗試,只不過沒有成功,原因是資產階級還沒有壯大,過於弱小。如果成功,那麼有可能像英國一樣了。
4樓:匿名使用者
皇帝被奸臣挾持,丟掉了自己的權力。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歷史意義。(不要網上已有的和高中課本中已有的現成答案)
5樓:倚柳看花
戊戌變法失敗原因主要一是當時的新興經濟沒有形成相當的規模,新興的力量過於弱小,且完全沒有對應的經濟基礎作為後盾。變法的主導層面是知識分子,寄希望於本來就沒有職權的傀儡皇帝來推進變法,這是失敗的根本。如果從變法中沒有人能夠明確獲得經濟利益,或是既得利益者的推動,變法就失去了它自身的動力。
不單是戊戌變法如此,英國的憲章運動,日本的明治維新,後者之所以成功,也是因為變法的發動者就是新興經濟的既得利益者的推動,並且新興經濟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基礎和實力。
二是封建社會時間太長,***策導致的國民毫無民主意識。這一點也是相當重要,變法可以有精英階層主導,但是國民的民主意識的大爆發是必須要有的,而當時的中國恰恰缺乏這一點(革命者被砍頭,民眾竟然藉此以血饅頭治病)。即便到了今天,這一點仍然是乙個艱鉅的工程。
至於軍事力量等都是次要的,沒有新興經濟的大發展就不會有民主訴求的開啟,沒有民主訴求的開啟,就不會有新的政治制度來與新興的經濟形勢的匹配。假如當時具備了這兩點,滿清的軍事力量再大,也會被瓦解從而為變法者所擁有。
戊戌變法失敗的最大意義在於,中國失去了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那次世界大發展。一下子將中國的發展推遲了乙個世紀!在接下來的悲慘年代裡,中國淪落的不僅僅是主權的喪失和經濟的衰敗,而且當權者重統治輕民智的做法一直延續了解放前,這直接導致中國國民知識、民主意識的倒退。
6樓:愛已夢落
原因皇上太懦弱,意義使中國發展更加緩慢
戊戌變法的失敗原因 意義以及歷史啟示
7樓:瓶子
戊戌變法 1 沒有涉及君主立憲的政治主張, 2 行動比宣言退步-體現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3. 沒有起到宣傳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的作用 4. 資產階級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是行不通的 戊戌維新運動是19世紀末中華民族同帝國主義矛盾激化的產物,是由一場資產階級倡導的,以改良為手段,旨在挽救祖國危亡的愛國運動;又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啟蒙運動。
它是中國人民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反帝反封建鬥爭的乙個驛站,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但是由於二千年封建主義經濟基礎的牢固,封建主義政治力量的強大、封建主義思想影響的根深蒂固,非初登歷史舞台的幼弱的資產階級所能抵敵,戊戌變法的失敗帶有必然性。維新派嚴重脫離人民群眾,缺乏與封建主義徹底決裂的勇氣,對帝國主義懷抱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只能發動一場軟弱的資產階級政治改良運動,而不能使改革派掌握政權。
就在維新上諭如雪片般飛舞之際,軍政實權仍牢牢地掌握在封建頑固派手中。沒有政權的改革必然遭致失敗。戊戌變法的歷史證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自上而下的維新改良,只是幼弱的民族資產階級不切實際的幻想,它必然讓位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戊戌變法的意義及其失敗原因和教訓
8樓:匿名使用者
1. 戊戌維新運動的歷史意義
這次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它仍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1)戊戌變法運動是嚴重民族危機下的愛國救亡運動(2)戊戌變法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3)戊戌變法運動更是一場學習西方的思想啟蒙運動2. 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1)失敗原因
客觀原因:新舊力量對比懸殊
主觀原因: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具體表現在:
① 缺乏徹底反封建的勇氣
② 缺乏徹底反帝的勇氣
③懼怕人民群眾
9樓:百度使用者
一群不合時宜的書生,想另闢蹊徑爬上高位,結果注定失敗。很自然,沒有意義也沒有教訓。
如何認識戊戌變法的意義及失敗原因
10樓:一條蟲
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1. 進步意義。戊戌變法頒布的法令雖然絕大多數都是紙上談兵,從來沒有真正實行過,但它表明歷史走向是進步的。
在政治上,維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主張設立議會,限制過重的皇權,希望通過改良的道路逐步變封建**制度為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度,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他們的宣傳、影響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在經濟上,維新派要求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符合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
2. 愛國意義。剛剛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面對著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的瓜分狂潮,挺身而出,為救亡圖存奔走呼號,呼籲「 ..........
11樓:甜甜甜甜甜噠寶
維新派領袖康有為根本不具備起碼的政治素養,不識大體。這很關鍵。
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派,沒有與洋務派的舊臣權臣結為統一戰線。如李鴻章,張之洞等。有洋務派的實力派撐腰,戊戌變法無疑成功可能大很多。但他們自始至終只想依靠有名無實的皇帝。
康有為等人書生氣太重,搞強學會居然拒了李鴻章,嫌人家籤**條約名聲太臭。人家可是主動靠攏,這根本不是務實態度。是把可能的朋友拒於千里之外。
改革的哪一步不需要在這些實力派之間穿針引線?博弈平衡是政治的精髓。最起碼打圓場不唱反調。
結果百日維新,根本就不能形成維新的合力。
康有為也是一意孤行,把慈禧太后當成了維新的敵人。而慈禧此時只是觀望的中立勢力。最後竟然密謀軍事政變,企圖除掉慈禧。
袁世凱是傻子才聽譚嗣同的。不知道自己的勢力幾斤幾兩。
最終戊戌變法成了戊戌政變。六君子喋血刑場——他們是被牽連的。維新派被鎮壓是謀反罪名。
簡單說,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政治的頭號問題。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沒去爭取朋友,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還四面樹敵,把非敵非友的慈禧列為了首要敵人。
以卵擊石,灰飛煙滅。
變法者的心態問題,很重要。顧影自憐,孤芳自賞,以為自己被圍在舊勢力的汪洋大海裡孤立無援。只想抓住皇帝這個救命稻草呼風喚雨,只管發號施令,就以為下面會執行。
遇到政治挑戰就急功近利,立馬亮刀子,沒有博弈的意識和準備。這是太弱智的想法。
如果維新派領袖是另乙個比較務實頭腦的人,情況恐怕會根本不同。康有為是太缺乏政治歷練。難以處理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也不善於分析不同政治派系的訴求和矛盾。
維新派做對了的,只是造勢,並改造傳統儒家為變法提供了意識形態準備。
當然不止康有為的問題,光緒帝也是個草包。他們不互補,光緒帝不能只有一幹文人秀才用,還得有自己的精明強幹的心腹團隊,堅決地執行者。皇帝的面子還得自己來爭取。
他的心腹幹對了事,作為成功經驗才容易推廣。政治他拍板,也得知道欲速則不達。循序漸進,有的放矢。
給個劇本就照單全收?一百天**能幹那麼多事?先乾好一件事。
年少的皇帝,需要的改革方式還是一點帶面,藉此殺伐決斷,樹立威信。促進更多大員靠攏自己。這個基礎上對守舊派進行大規模人事替換。
換上對執行積極響應的人。康有為的用處,至多是個幕僚。出點子可以。
揹著皇帝搞殺後計畫,這還是謀反。
光緒太麵,無馭下的膽略,宮裡的太監都駕馭不了。先從練習殺狗開始吧!
變法成了過家家。但政治不是過家
明治維新成功與戊戌變法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最根本原因是在於統治者。明治之所以成功,在於最高領導強力向下推行改革,而戊戌變法失敗,是最高統治者不支援,或只是支援區域性 輕微的改革,因此注定失敗。歷史上的朝代因為腐敗滅亡的很少見,我沒看到 真正導致乙個政權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或者政策失誤 而所謂的腐敗不過是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
戊戌變法頒布的法令有和重要歷史意義?
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1 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具有進步意義。2 愛國救亡運動,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3 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戊戌變法在中國的歷史上其精神意義是大於實際意義的!戊戌變法就時機而言是近代以來最好的。其時...
戊戌變法的結果如何,變法有何歷史意義
結果 因慈禧太后發動政變二失敗。意義 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程序。結果 1898年9月21日,慈禧發動宮廷政變,囚禁光緒帝,捕殺維新派,變法失敗。專 意義 1,維新派積極倡導西方社屬會政治學說,宣揚演化論和資產階級民權思想,有力地衝擊了封建主義的舊思想,舊文化。2,戊戌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