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唱戲的穿龍袍——成不了皇帝
諺語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
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現成的話。諺語類似成語,但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達乙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諺語內容包括極廣,有的是農用諺語,如「清明前後,栽瓜種豆」;有的是事理諺語,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的屬於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識諺語,如「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類別繁多,數不勝數。
諺語跟成語一樣都是語言整體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語言的鮮明性和生動性。但諺語和名言是不同的,諺語是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名言是名人說的話。
2樓:匿名使用者
唱戲的穿龍袍——成不了皇帝
穿起龍袍也不像太子
中國古代沒有皇帝以前是什麼樣子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各地爭霸,社會混亂。
沒皇帝之前是先秦時期。現在泛指春秋戰國時代。
先於秦,是指秦始皇統一中國前的那段時間即前221年以前,自遠古人類產生時期,至西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為止(西元前21世紀—西元前221年)。
傳說禹之子啟建立夏王朝,這是中國第乙個朝代。四百餘年後(即約西元前2023年),最後乙個王桀王暴虐無道,成湯革夏,立商朝。商時,青銅器工藝非常發達,甲骨文文字也十分成熟。
約前2023年,黃河上游周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取勝後建西周,定都鎬京,疆域逐步擴大。
前841年「國人暴動」,反抗周厲王**,此後實行六卿合議,史稱「共和行政」,這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前770年,在西北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襲下,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此後,隨著周王朝勢力衰落,分封諸侯形成了眾多諸侯國,相互爭戰,著名的先後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被稱為春秋戰國。這一時期,學術思想自由,文化繁榮,產生了諸子百家,諸子如孔子、老子、韓非子,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史稱「百家爭鳴」。
先秦時期(西元前21世紀 ~西元前221年)先秦是指原始社會到戰國時期這段歷史。原始社會經過原始的群居生活到氏族公社的出現。進入階級社會後,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先秦是中國歷史上自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歷史階段。 在長達1800多年的歷史中,中國的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明,其中夏商時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銅器,都是人類文明的歷史標誌。這一時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諸子百家,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學術的繁榮。
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於軍事、經濟等領域。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在這個歷史階段中,中國從分散逐步走向統一。
4樓:要當技術宅
沒皇帝之前是先秦時期。
先秦(舊石器時期--西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狹義的先秦史研究的範圍,包含了中國從進入文明時代直到秦王朝建立這段時間,著名學者黃摩崖先生將先秦比作中華文明的頭顱。
在長達1800多年的歷史中,中國的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明,其中夏商時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銅器,都是人類文明的歷史標誌。這一時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諸子百家,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學術的繁榮。
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於軍事、經濟等領域。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
在這個歷史階段中,中國從分散逐步走向統一。著名學者黃摩崖先生將這一時期視為中華文明的頭顱,帶有信仰、智慧型等寓意 。
先秦時期,學術思想自由,文化繁榮,產生了諸子百家,諸子如孔子、老子、韓非子、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史稱「百家爭鳴」。
5樓:匿名使用者
先秦指秦朝以前,是指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戰國時期這個階段。
傳說遠古時期炎帝與黃帝大戰,黃帝勝,黃帝部落取代炎帝部落的統治,然後經過五帝,從大約西元前2023年開始到大約西元前2023年的約2023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國王的產生均採用「禪讓制」,最後到了堯帝,堯帝禪帝位於舜,舜帝在老後又禪帝位於禹,禹死後,禹之子啟建立夏王朝,結束了「禪讓制」,從此,「夏」成為中國第乙個傳說中的朝代。傳說夏朝時有「兩萬諸侯」。
四百餘年後(即約西元前2023年),最後乙個王——夏桀暴虐無道,成湯革夏,立商朝。商時,青銅器工藝非常發達,甲骨文文字也十分成熟。所以,夏商時期(約西元前2023年到約西元前2023年)(也有稱商代或商周時代)又稱為「青銅時代」。
傳說商代有「三千諸侯」。約前2023年,黃河上游周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取勝後建西周,定都鎬京,疆域逐步擴大。在周朝初期,約有「八百諸侯」。
前841年「國人暴動」,反抗周厲王**,此後實行六卿合議,史稱「共和行政」,這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前770年,在西北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襲下,周平王遷都雒邑,史稱東周。此後,隨著周王朝勢力衰落,分封的諸侯形成了眾多諸侯國,相互爭戰,著名的先後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被稱為春秋戰國。
最後在戰國時期,周朝被秦國所滅。這一時期,學術思想自由,文化繁榮,產生了諸子百家,諸子如孔子、老子、韓非子、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刑名等史稱「百家爭鳴」。
(西元前21世紀—西元前221年)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在長達1800多年的歷史中,中國的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明,其中夏商時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銅器,都是人類文明的歷史標誌。這一時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諸子百家,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學術的繁榮。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於軍事、經濟等領域。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在這個歷史階段中,中國從分散逐步走向統一。
著名學者黃摩崖先生將這一時期視為中華文明的頭顱,帶有信仰、智慧型等寓意 。
穿起龍袍也不像太子,這句話的出處
6樓:夏目娘闊
這句話的意思是:即生為太子,卻沒太子樣,即使穿上龍袍,也不過如此。
因為穿起龍袍連太子都不像,更何況是皇帝了。這句話是民間俗語,詳細出處不重要。
這句話一般用來諷刺一些人裝模作樣、卻反倒被人一眼看穿甚至是嘲諷。
7樓:love美美的春天
應該是「穿起龍袍也不想皇帝」吧?太子是不能穿龍袍的--
還有,這句「穿起龍袍也不象太子」咳
好像某個bl文的名字。是「鷓鴣天」的作品
8樓:材子加人
就是一民間俗語,意思有點像東施效颦,邯鄲學步之類的.就是說有些人和事是學不來的,好比乙個言談粗俗,掛著手指頭粗的金鍊子的土豪,你看著也不像是那種勤懇致富,有眼光有理想有膽色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暴發戶
9樓:水轉星移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在以前,看到豬的、養豬的、等等普通人是沒有機會吃豬肉的,所以『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明白?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啊,所以在你看來豬肉也不算什麼。你可以以此類推啊,比如,「我沒上過艾菲爾鐵塔還沒見過艾菲爾鐵塔啊」等等。
對吧?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言下之意,即生為太子,卻沒太子樣,即使穿上龍袍,也不過如此。另外,你學過《分馬》這篇文章嗎?還有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你要是非要追問為什麼是鴨不是鵝,也沒什麼意思。
說句話別生氣——他就是「穿上龍袍不像皇上」,估計也有人追問——為什麼不是太子呢~~~~~~
古代是不是只有皇帝的衣服上才能繡有『龍』 ?如若有穿衣服上有龍的普通人都是要抄家的 ?
10樓:小手只能讓你牽
一般來說只有皇帝的衣服上才能繡有龍,如若有穿衣服上有龍的普通人都是要抄家的,這是規定,普通人不能穿有繡龍的衣服。但還有兩種特殊的人也能穿龍袍。
1、除了皇帝,能夠在公開場合穿著龍袍的,就是皇帝的母親和妻子了,也就是太后和皇后。
這些繁複的龍袍,都需要刺繡師傅們花費很長的時間一針一線地縫製而成,是皇帝和太后在出席重要活動的場合才會穿著的,叫做「吉服」,相當於現在人們說的禮服,如婚禮、就職典禮、舞會等重要場合,大家都會盛裝出席。
只是不同的身份等級,龍袍的樣式會有所不同,皇帝的規格是最高的,這個毋庸置疑,太后和皇后吉服上的龍,會有顏色的不同,太后是金黃色制式,皇后就是青色了,絕對不能有所僭越。
2、其次,除了皇宮裡面的成員,大臣們穿的吉服,叫做蟒袍,上面的圖案看起來和龍相似,但實際上沒有掌紋,也沒有爪子,而且顏色是石青色,而皇帝的就是明**黃色。這些都是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的體現,如果不小心穿錯了,那可是重罪。
3、再者,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對普通百姓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讀書人、士人才可以穿長袍長衫,農民、做工的人,就只能穿短衫,也是不能隨便來的。衣服的長短,直接決定了乙個人的身份和地位。
這些都是根據文獻記載和書畫作品,已經被史學家們證實的事情。
11樓:一早出發
基本上是這樣的。
不僅僅繡龍,古代對穿衣的等級劃分也是非常嚴格的,所以底層百姓被稱為「布衣」。
即使是有錢人也不能隨便穿,比如黃色是皇家專用,紅色紫色是達官顯貴專用等等。
12樓:匿名使用者
九千歲魏忠賢好像就穿過屬於自己的龍袍,因為是朱由校的寵臣。看皇帝喜歡不喜歡他了,要是喜歡,坐龍椅的都有
13樓:匿名使用者
其一 不是 只有皇帝才能 繡龍,比如 太子,皇子 ,王爺等皇親也是可以的!但是 有嚴格的規定,比如 除了皇帝 其他人,不能穿黃色的!只有皇帝的 龍袍 才可以有九條龍,龍的爪子才能用5根,龍的形狀該怎麼樣等!
都是有嚴格的規定的!
其二 不要說普通人,就是朝廷大員,也不可以穿有龍圖案的衣服!否則 不是抄家難麼簡單要誅族的!
其三 古代的百姓 不能穿 絲綢做的衣服,只能穿 麻布的衣服!所以 百姓 也叫布衣!當然 有錢的財主,商人 除外!
中國皇帝為什麼愛穿黃袍
14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自古以來都尚黃色,黃色常常被視為君權的象徵,這首先起源於古代農業民族敬土思想。按陰陽學說,黃色在五行中為土,這種土是居於宇宙**的「**土」,故在五行中,「土為尊」。此後這種思想又於儒家大一統思想柔和在一起,認為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王朝就是這樣乙個處於「**土」的帝國,而有別於周圍的「四夷」,這樣「黃色"通過土就與「正統」,「尊崇」聯絡起來,為君主的統治提供了「合理性」的論證。
再加上古代又有「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的說法,而君主又以龍為象徵,黃色與君主就發生了更為直接的聯絡。這樣,黃色就象徵著君權神授,神聖不可侵犯。周代以黃鉞為天子權利象徵,隋代以後皇帝要穿黃龍袍,黃色成為君主獨佔的御用顏色。
唐朝以前的君王、皇帝,對穿什麼顏色的袍服,並無定製。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好穿紫色。《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說: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中國第乙個皇帝秦始皇按木火土金水(五行)與青亦黃白黑(五色)分別相配,穿黑色袍服。到了隋朝,文帝、煬帝常穿黃色袍服,但未明令禁止他人穿黃色衣服。
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間,開始禁止士庶穿黃袍,黃袍遂成為皇帝專用之服,由於皇帝愛「黃」,:黃」字立刻身價百倍。從那以後,皇帝下的詔書稱「黃敕」,皇帝儀仗所用的黃色旌旗稱「黃麾」等等
「中國有一句諺語英語怎麼說,中國有句俗語,英語怎麼說
語法上上面沒問題。但基本這裡用an old chinese saying as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把你的話說的再清楚點兒。連那句話都沒看明白。我覺得這句不一定跟 有關,應該跟立志有關。所以是 有志者事竟成。是哦,實在是看不明白題 china has a sayin...
求一句成語或者諺語,意為 全心做一件東西,這個東西成功之後會解決他所有的問題
一勞永逸 成語 一勞永逸 拼音 y l o y ng y 解釋 逸 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後就可以不再費力了。出處 漢 班固 封燕然山銘 茲可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無寧者也。舉例造句 一勞永逸 的話,有是有的,而 的事卻極少。近義詞 一了百了 一了百當 反義詞 勞而無功 徒勞無功 事倍功半 ...
中國有句說法是男不大三,女不大四
真正的原話是 男性偏大 大三不大五,大五必受苦。其實這種說法有一些根據,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男性在實際年齡超過23歲之後,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大6到9歲,而女性的心理年齡始終比其實際年齡小2到7歲。這時候,男性大女性3歲以上,心理差異大約是10歲,對女性的關心及必要的交流都能實現,但更大些就會出現不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