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現代社

2021-03-22 05:19:50 字數 5029 閱讀 9619

1樓:du知道君

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乙個人內在的德智修養,到外發的事業完成,構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即其內在的德智修養,就是大學三綱領中「明明德」的功夫。

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後才會擁有淵博的知識,徹底了解事物。擁有淵博的知識,徹底了解事物,然後意念才會誠實。

意念誠實,內心才會端正而無邪念。內心端正,然後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會整頓好。

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才會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了,推而廣之,然後才能使天下太平。 《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現代社會有何意義?有何侷限

2樓:世界公民之一

人人如此,天下太平

侷限於物慾縱流的當下社會難以實現其中任意方面

如何理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3樓:苦味精味苦

《四書•大學》原文:「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齊家,齊家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窮究事物的道理或糾正人的行為。

致知:致:求得;知:知識。即「獲得知識」之意。

誠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誠懇。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舊時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整齊家政。

治國:管理國家。

平天下:平定四方叛亂(實現祖國統一)。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乙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現代漢語詞典》2023年發行的第五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4樓:加菲郎

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

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

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就是要整齊好自己的家庭,。

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

5樓:君豪廣告

修行含義

正確註解: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從你的心上改起,從你的念頭改起。

錯誤的行為包括:想錯了,起心動念。說錯了言語,身體做錯了造作,你改過來。

你照著聖賢的教育改,他不讓你做得你別做,他讓你做得你做。

算命不如認命 認命不如修命

正確註解:修命的根本是修心,心是人的行為舉止等各種生命表現的根源。心善則行必善,心惡則行必惡。修心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的命運中不好的一切。

平天下含義

正確註解:就是天下太平。

6樓:哥依然是帥

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我們大家都知道,過去儒家教育講「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實際上就是「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個意思是什麼?我們做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做人做好靠的是什麼?靠的是自己的心要正。心正,這個人美德明白於天下。

整頓好自己的人,才能整頓好自己的國家。整頓好自己的家,再整頓好自己的家人,那麼自我修養很重要,所以要端正思想,自我完善。

我們不管做事做人,講到底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一句話:要懂得不管你在世界上做什麼事情,心要平、意要正。要懂得心平,氣才能靜;心不平,人的氣就不靜,很多人經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很多人經常做錯很多事情。

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要有很好的修養。不管你做什麼事情,一切從你的心開始,要正心,就是你明白自己的心要幹什麼,你的心才會正。比方說,我們每天要懂得跟自己的心一直在打交道,不是錢財。

跟心打交道,其實講到底就是你在找尋一種感覺。你的錢財有多少,也是你的感覺;你的物質得到了和失去,也是你的感覺;事業的成與敗,還是你的感覺。所以物質在你的手裡是臨時的擁有,你擁有的物質只是你的心認可。

你說「我有這個東西在心裡」,但是很多人忘記了這個東西的存在,你說你還有嗎?所以我們開心也是心理活動,傷心也是心理活動,有時候用心來使自己滿足,你就不會嫌棄人間的一切。要認知自己的心,認清自己的心,因為心和你所接觸的五欲六塵有關係。

心不動,一切都是原樣;心一動,你的人就會動。

我們每天用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界,使自己心中產生了分別心、執著心,而這些分別、執著就是你的心中已經形成乙個相了。大家想一想:我們過去得到了多少,失去了多少;我們擁有了多少,後來又沒有了多少;我們成功了多少,後來失敗了多少。

我們乙個人的好和壞,善和惡,福和禍,大與小,黑與白,長與短,其實都是心裡想象出來的一種心相,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如果你死抓住不放,就叫「著相」;如果你能放下這些感覺,你就脫離了「眾生相」;如果你什麼事情都不把「我」放在前面,那你就是「無我相」。

我們做人,很多人一輩子把煩惱都寫在了臉上,他們過得非常難受,庸庸碌碌的。為什麼很多大人的臉不好看?因為整天板著臉。

小孩的臉為什麼好看?因為天真。所以想要讓自己變得更美,先要從內心將煩惱去除——用乙個方法,那就是自己要懂得心相,你就能去除我相,知道心和相的關係,你就可以放下。

其實,我們人一輩子就是個心的安慰,很多人很苦,就是心得不到安慰。實際上,人不需要太多的東西,而真正需要的是心,治理心就是治理了你的家。所以,學佛、做人就是要從正心開始。

心好了,家庭就好了;家庭好了,社會就好了;社會好了,國家就好了;國家好了,世界才會平安太平。要懂得這個道理,就是無論如何要學會端正自己的思維。我們的心為什麼會得不到滿足、空虛呢?

因為我們找不到自己的感覺。因為人是快樂的少,痛苦的多,所以怎麼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感覺,就開始慢慢地失去了安樂心和知足心,住得再好也感覺自己環境不好,心中壓抑;生活得再好,還是覺得不滿足。

我們人從生到死,每天不間斷地產生各種各樣的相,乙個念頭接乙個念頭,乙個境轉到另乙個境,人的心沒有一時一刻的清淨。人的心不清淨,你的相就會不乾淨,你就會著相。所以要懂得這些道理,不管在人間碰到多少煩惱,要懂得心不轉,境轉而心不轉,你才不會給自己製造各種各樣的慾望。

所以不管別人怎樣,你自己管好自己,因為我們是受過佛陀教育的人,因為我們是真正地符合宇宙執行規律的人,因為我們懂得什麼是正、什麼是邪。我們每個人要按照這個真理去認真實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倫理道德、觀念的培養,實際上就是要大家懂得佛法界中常講的「心」和「相」。

----恭錄:白話佛 法  心正是根 離相為要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什麼意思?

7樓:說太多不如沉黙

意思如下:

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後才會擁有淵博

的知識,徹底了解事物。擁有淵博的知識,徹底了解事物,然後意念才會誠實。意念誠實,內心才會端正而無邪念。

內心端正,然後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會整頓好。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才會治理好。

國家治理好了,推而廣之,然後才能使天下太平。這是從乙個人內在的德智修養,到外發的事業完成,構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

出處:儒家的著作《大學》

部分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釋義: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總結:《大學》是儒家思想經典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乙個人內在的德智修養,到外發的事業完成,構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

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即其內在的德智修養,就是大學三綱領中「明明德」的功夫。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格物致知的正真意義是什麼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是 事物原理,獲得智慧型與感悟。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乙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乙個理論,已失佚,源於 禮記 大學 八目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所論述的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此段。但 大學 文...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典的什么篇,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典的什麼篇

出自 禮記 大學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解釋 1.格 推究 致 求得。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型 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 2.使知道事物風格的能力,然後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態。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乙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理的學科,已失...

格物致知精神的事例有哪些,多舉兩例,真實的,具體一點的

比如一群志同道和的人拋去私心雜念,在為乙個共同目標努力奮鬥,這個目標是為了人類遠離疾病 享受快樂生活的乙個有益組織生產或研發的產品。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課文中,王陽明的例子在文中的作用 20 作者舉王陽明 格 竹苦思頭痛而失敗的例子,說明傳統儒家認為真理存在於 聖人 的內心,而不存在於客觀世界,從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