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藝術是我們自己心理意識對外界事物的感受,而後通過各種工具和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對外在世界的審美判斷和對自己思想的藝術化表達。
宗教影響了我們對自然萬物和對自我思維的認識,也就是對我們對外界事物的感受重新進行整理、分析、判斷。
比如,從佛法上來說:美與醜只是人或物的外表狀態,佛法所說是「色法」;通過眼睛這器官的功能來進入我們眼界,這就是「受」;眼中所見到的美和醜,原本只是接受而沒有感想的,必須加入心意的聯想和判斷分別才生起愛或厭的心思,這屬於「想」和「行」的過程;對美與醜不僅有分別,還產生了迎合或拒絕、接納或逃避的深度思維,這就是「識」的功用了。
安祥、慈善、悲憫、深遠覺察是佛教的基本表現,與修行有關的表現也常出現善與惡、苦行和精進的特色。
2樓:東方不敗
藝術與宗教相通的是境界。藝術講求真善美,真善美亦通宗教的真善美。
3樓:惜緣之人
藝術與宗教的關係 這個說起來細了
還是推薦你去看下中外建築史
這個能給你準確的答案
如何理解藝術與宗教的關係
4樓:匿名使用者
藝術是 一種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於不斷創造新興之美,藉此宣洩內心的慾望與情緒,屬濃縮化和誇張化的生活。文字、繪畫、雕塑、建築、**、舞蹈、戲劇、電影等任何可以表達美的行為或事物,皆屬藝術。
宗教是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主要特點為,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該神秘統攝萬物而擁有絕對權威、主宰自然進化、決定人世命運,從而使人對該一神秘產生敬畏及崇拜,並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
藝術與宗教在認識、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某些共同之處。感知、想象、聯想、情感等諸多心理因素,在藝術與宗教領域中都占有同樣重要的地位。審美感情與宗教感情一樣,往往都是超脫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悅而不是物質滿足,具有不少相似之處。
馬克思認為藝術的、宗教的方式都同屬於乙個領域,它們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與科學有著本質的不同。或許,這也就是藝術與宗教具有密切聯絡的內在認識論根源。
如何理解科學,哲學,藝術與宗教之間的關係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覺得三者是相互包含的而又有所區別的。
宗教屬於人類的信仰,人類啟蒙之初就是封建統治者的工具,而哲學起始之初應該是長期宗教統治下形成的指導思想,藝術則是兩者互相作用而表現的外在形式。
如今的世界已經經歷歷史上多番的思想運動,哲學的範疇越來越廣,不在侷限於宗教體系內,如馬克思,黑格爾,柏拉圖,盧梭,尼采都在不同領域有所著論,使人類能更透徹的認識世界。簡單說,哲學從屬於人類的認識活動。
而藝術的發展到了今天,其涉及的方面也是包羅永珍。百科定義是:一種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
其根本在於不斷創造新興之美,藉此宣洩內心的慾望與情緒,屬濃縮化和誇張化的生活。文字、繪畫、雕塑、建築、**、舞蹈、戲劇、電影等任何可以表達美的行為或事物,皆屬藝術。
藝術與宗教的關係如何
6樓:使用者名稱用
宗教與藝術
關係問題,是藝術理論的乙個重要內容。但長期以來,人們對藝術與宗教的關係,多持否定態度,甚至把宗教和藝術看成是兩個毫不相干的意識形態,否定它們之間存在任何聯絡。實際上,這是一種偏見。
如果把宗教與藝術,放到整個人類發展歷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難發現,宗教和藝術之間,具有許多內在的同一性。宗教藝術這一獨特的藝術品種,即是它們聯姻的產物。**宗教和藝術的關係,不僅可以正確認識宗教藝術遺產和現今的宗教藝術,對**宗教和藝術這兩種意識形態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本文認為,宗教與藝術的內在聯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
一、從起源上看,原始宗教是藝術起源的搖籃 藝術與宗教,在起源中就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今天看來屬於藝術活動的許多東西,如歌舞、繪畫、雕塑、建築等,在當時卻主要是一種巫術活動或宗教活動,而不是單純的審美活動。原始人對巫術和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藝術產生和發展的直接動因。
洞穴壁畫是迄今發現最早的原始藝術,其內容大多為動物形象。這些壁畫,或者畫在懸崖峭壁的凹處,或者畫在岩石的縫隙中。在人的足跡難以達到的地方作畫,顯然不是為了審美目的,而是原始人巫術觀念所致。
其創作的心理動機,如魯迅先生所說:原始人「畫乙隻牛,是有緣故的,為的是關於野牛,或者獵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也就是說,原始人作畫,帶有一定的實用或功利目的,他們描繪動物,是用某種巫術「禁咒」野獸,以求狩獵成功的實踐活
宗教與藝術的關係?
7樓:廢材小小怪
宗教與藝術的關係如下:
1、宗教與藝術都是對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映。
上帝、聖母、天使等等都是生動的具體形象,儘管這些形象是虛幻的,但它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對社會生活的抽象。
當然,從本質上說,宗教形象是宗教觀念的外化,是普遍觀念的符號,如佛教或**的形象,只是象徵著至高無上的力量,它所物化或物件化的只是一般的宗教教義。
並不包含有藝術家的個性和他的思想情感,人們在對它虔誠膜拜時只能感到一股壓迫自己的巨大力量。
而藝術形象是審美的符號,人們在欣賞它的時候也認識到自身的本質力量,從而得到審美的享受。
2、宗教與藝術都是對社會生活的全面反映。
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全面反映,宗教,像藝術一樣,也是社會生活的全面反映。
不僅 反映社會的經濟,而且反映社會的政治、法律;不僅反映社會的物質關係,而且反映社會的思想關係;不僅反映人們真實存在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反映人們虛妄的幻想與願望。
一部《聖經》,既是意蘊精深的宗教典籍,又是古代巴勒斯坦地區的經濟、政治、軍 事、文化、思想的百科全書,是古代希伯來人的法典、哲學、倫理、民情的歷史長卷。
3、宗教與藝術都蘊含了感情與幻想的成分。
宗教不僅要相信作為人們幻想產物的超自然實體即神靈的真實存在,而且對這些超自然實體抱有強烈情感,不是恐懼與虔敬,就是讚美與歡欣。
宗教與藝術一樣,不僅有強烈的情感,而且把這種精神追求置於眼前物質利益追求之上。克萊夫貝爾在 《藝術》一書中曾舉了乙個有趣的例子。
他說:「我在巴黎見到的一些青年畫家,他們身無分文,半饑半飽,衣衫襤褸;就連妻兒老小也是如此。
但是他們仍然發狂般地以全部熱情畫著那些沒人買的畫,他們還說不定會殺死或者打傷任何乙個建議他們降低自己作品售價的人。
這些人是地地道道的超級宗教狂。一切藝術家都屬於宗教型。」
4、宗教與藝術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撫慰,產生愉悅與希望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對於苦難中的人民來說,又是通往天國的廉價門票。它既能使人麻醉,又能使人的心靈得到撫慰,產生愉悅與希望。
這與藝術的作用有共同之處。 克萊夫貝爾認為,藝術與宗教同屬於幻想的領域、情感的領域,科學則屬於現實實證的領域、理智的領域。
因此,他強調「藝術與宗教是人們擺脫現實環境達到迷狂境界的兩個途徑。審美的狂喜和宗教的狂熱是聯合在一起的兩個派別。
藝術與宗教都是達到同一類心理狀態的手段」。甚至,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宗教和藝術能起著同樣的功用。以時下的流行文化為例,若從藝術政治學角度來看,其作用和宗教大致相當。
宗教給人以精神寄託,以便人類從中獲得對現世痛苦的解脫。而流行文化也以狂歡、娛樂的方式消解人的思考,度過人所必須要消磨的時間。
因此,流行文化通過奔騰熱烈的方式來消磨反抗者的思考,而宗教則通過內斂深沉的方式來寄託人的未來希望,都能同時達到安撫民眾的作用,這是二者的內在相通性。
根據以上理由可以看出,宗教推動藝術的發展,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
當然作為兩個不同的文化子門類,宗教和藝術畢竟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宗教乃是人的一種自我意識的迷失和不確定,藝術卻是對人的自由創造本質的確證。兩者之間也是一種互相影響的關係。
宗教與藝術確實存在根本對立的方面:
宗教是對社會生活的歪曲反映;而藝術是對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
宗教要求對彼岸世界的心靈感悟;而藝術世界要求對現實世界和世俗情感的形象表現。
宗教的物件是神,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異化,人們在神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
藝術的物件是全面的生活,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物件化,人們在藝術面前感到自身的力量、智慧型和美。
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鴉片,勸人到彼岸世界去尋求精神的慰藉,它是對人的心靈的麻醉;藝術是生活的教科書,鼓舞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去實現自己的自由創造的本質, 它是對人心靈的淨化。
宗教相信自己的物件超自然實體即神靈的真實存在;而藝術卻不相信自己創造的物件的真實存在。
費爾巴哈說:「藝術認識它的製造品的本來面目,認識這些正是 藝術製造品而不是別的東西;宗教則不然,宗教以為它幻想出來的東西乃是實實在在 的東西。」
列寧在《哲學筆記》中肯定了費爾巴哈的這個思想,指出「藝術並不要求人們 把它的作品當作現實」。宗教對藝術的排斥,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踐上。
如八世紀至九世紀拜占庭掀起的所謂「聖像破壞運動」和中國古代的三項「滅佛運動」。
8樓:贛南臍橙
(一)從反映現實生活上看,宗教和藝術都採用想象的、幻想的反映方式
從反映現實生活上看,宗教和藝術都**於生活,但又不是對現實生活的直接反映,而是以想象、幻想的方式表現出來,具有超俗、誇張的成分。
宗教崇拜超自然的力量,追求彼岸世界,建立了龐大的神靈系統,整個過程無不借助想象和幻想的方式,通過想象和幻想去表現超出現實生活的藝術的真實性。在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中不乏此類作品。
儘管宗教和藝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宗教否定現實世界,建立起超人間的彼岸世界,藝術追求美於現實世界的理想世界,其意在於昇華現實世界,但是二者同樣都運用了想象和幻想的方式,並且成為它們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二)從思維方式上看,宗教和藝術主要運用形象思維
從思維方式上看,宗教和藝術主要運用形象思維。宗教教義以及崇拜的物件只有被具體化,以生動的形象呈現,才易於被普通民眾所接受。
藝術通過形象表現生活,形象性是藝術必不可少的重要特性。藝術家將自己的情感、觀念、願望寄予在具體形象之中,通過塑造生動具體的形象,使人賞心悅目,陶冶人的性情。
(三)從情感表現上看,它們都具有情感特性點
宗教情感是宗教信仰產生的重要條件,信徒要想有真正的宗教信仰,不能缺少與崇拜物件的情感聯絡,在心靈上與之相溝通,對其依賴、敬畏,把自己的願望寄託在宗教裡,可以說,宗教信仰是建立在宗教情感基礎上的。
情感亦是藝術中極為突出的重要因素,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內在情感的外化形式。藝術家在創作中有豐富的情感活動,通過藝術作品表達其內在的情感,因此作品能感染人,引起共鳴,形成作品、藝術家與欣賞者情感的交流。
對宗教美術的理解,宗教與藝術的關係?
必須表現出 佛祖 出世飄逸 慈悲為懷 廣懷天下眾生 為度眾生立下巨集偉大願的情懷 義大利文藝復復興所創造的的留世畫作制,雕塑大都是 教 宗教題材。中國畫神 吳道子 的很多作品都是反映道家神仙,和帝王,莫高窟的壁畫流傳千古,所反映的是佛家的神佛仙女。藏傳佛教的唐卡,酥油畫,等都是宗教留給世人的寶貴遺產...
宗教與藝術的關係宗教與藝術是什麼關係?
宗教與藝術關係問題,是藝術理論的乙個重要內容。但長期以來,人們對藝術與宗教的關係,多持否定態度,甚至把宗教和藝術看成是兩個毫不相干的意識形態,否定它們之間存在任何聯絡。實際上,這是一種偏見。如果把宗教與藝術,放到整個人類發展歷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難發現,宗教和藝術之間,具有許多內在的同一性。宗教藝術這...
宗教與藝術的關係
宗教與藝術的關係如下 1 宗教與藝術都是對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映。上帝 聖母 天使等等都是生動的具體形象,儘管這些形象是虛幻的,但它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對社會生活的抽象。當然,從本質上說,宗教形象是宗教觀念的外化,是普遍觀念的符號,如佛教或 的形象,只是象徵著至高無上的力量,它所物化或物件化的只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