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語文課程性質

2021-03-04 00:29:51 字數 5072 閱讀 2142

1樓:匿名使用者

語文是基礎學科,所以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工具

文以載道,文學其實就是人學,當然具有人文性語文課程的開設肯定是要工具性人文性兼備

關於工具性問題,20世紀50年代末,全國範圍的極左思潮影響到語文教育,從60年代初開始在語文界了一場關於語文課是上成政治課 、文學課 、還是上成語文課的討論,最後,語文界的三位泰斗,也就是後來大家稱之為「三老」的葉聖陶先生 、呂叔湘先生 、張志公先生掛出了「免戰牌」,主張語文課不能上成政治課或文學課,應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這種觀點很快在全國達成了共識,因而確定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基本性質,認為語文學科應該加強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即當時的口號「加強雙基教學」),切實使學生打好語文基礎,培養語文能力,掌握語文這個工具,以適應將來工作和繼續學習的需要。因而,60年代初至「文革」以前,教育部幾次頒布「語文教學大綱」都把工具性定為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對此,「三老」都曾有文章和講話進行闡述,另一位前輩語文教育專家 、全國中語會會長 、建國以來一直參加和主持語文教材編寫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劉國正先生曾說:

「語文教學討論的乙個重要理論收穫,就是肯定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到了「文革」時期,語文教育又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否定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語文課本不成語文教材,語文課大量學習當時的報刊文章,學生寫作也是寫極左的「大字報」,語文課基本上成了政治課,整個語文教育亂了套。「文革」結束後,2023年教育部撥亂反正,重新頒布了「語文教學大綱」,重又確定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性質,使語文學科恢復了「語文」的本來面目,語文教學逐步走上了正確的軌道。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從60年代開始,把語文學科的性質定為工具性,從時代背景看,應該說是正確的,並且具有一定的歷史性的積極意義。近年來,在語文教育大討論中,有人一概否定工具性,說「把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頂為工具性是歷史性的錯誤」「工具性把語文呢教學引上了死胡同」,這種觀點無視歷史的特定時代因素,不作實事求是的歷史分析,起碼是有失偏頗。對此,最近新的「語文課標」重新肯定了工具性,明確指出: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並且在新編的高中語文課本(第六冊)中專門編入了一篇〈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作者葉蜚聲 、徐通鏘 )。從新的「語文課標」到新編語文教材,澄清了全盤否定語文工具性的模糊認識。

關於人文性問題,在最近這一場大討論中,有些人提出「人文性才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認為語文課的任務應該是通過語言的學習和感悟,培養情感,陶冶審美情操,巨集揚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給學生打下乙個精神的底子。本人認為,這種新的觀點具有時代的積極意義。本來這種觀點在「大討論」的開始是表述為「語文教學不應忽視人文教育,應該加強人文性」,後來發展到有些人走向極端,把人文性與工具性對立起來,進而全盤否定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認為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人文性。

應該肯定人文性是語文呢教學的基本特點之一,語文教學應加強人文性。後來對人文性極端化的認識,在部分教師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曾一時形成了「人文至上」「文學至上」思潮,似乎「人文」「文學」是語文教育的一切,由此而漠視 、淡化甚至排斥對祖國語言的學習和培養讀 、寫 、聽 、說語文能力,致使有些「語文」課成了缺乏「語文」因素的不倫不類的課,以致有人質疑「這是語文課嗎?」

新的「語文課標」,即肯定了以前的工具性,又吸納了人文性的新觀點,把二者統一起來,在語文教學的發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本人認為,這一新的理念,即繼承了語文教育應該使學生切實掌握語文這個工具性打好語文基礎這一傳統的正確觀點,又反映了語文教育應該體現固有的人文精神加強人文精神的新的時代觀點,同時,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執一端的片面認識。應該說,這是語文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

這一關鍵問題的解決,為語文教育端正了方向,把語文呢教育指向了健康發展的正確道路。

2樓:匿名使用者

答:(1)前句為兩個分句。前一分句指出「語文」的工具性。

後一分句強調「語文」的人文性。後句指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二者有機統一。下面談談對兩句邏輯關係之粗淺認識。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的工具性決定了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讀寫聽說的能力。語文訓練離不開方法的指導,要引導學生掌握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培養他們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判斷、分析、推理、創新的思維能力。

語文訓練要聯絡社會生活,符合實際需要。 人文性是語文的鮮明特徵。新大綱明確規定「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於育人,即教學生學會做人,正確協調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使之共同和諧發展。也就是說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吸納語文所蘊涵的豐富的人文精神,滋潤靈魂,陶冶情操,提公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的兩大屬性。

「工具性」是基礎,人文性是核心。兩者相輔相成,不可機械割裂。無論是「工具性」還是「人文性」都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根本。

語文教學傳授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歸根到底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當然,語文課不是政治課也不是哲學課,離開語言文字的運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說教。同樣,忽視人文精神的語文教學,便成為沒有靈魂的文字遊戲。

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語文才會成為最具生命活力的學科,在讀寫聽說訓練中滲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廢而應有機結合,使之相得益彰。

(2)聯絡實際,談談語文教學應如何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的基本特點。 答:關於「工具性」與「人文性」,大家都能認識到:

「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而「人文性」著重於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薰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人文學科的特點.關於兩者的關係,新課標中運用的是「統一」而非「結合」.這是因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載體,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靈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異彩.

反觀我們的語文教學,以往的語文教學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語文自身的人文特徵,過於注重知識的傳承,過於注重接受性學習;而當前的語文教學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語文課沒有了語文味的趨勢。這些趨勢都值得我們警惕。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一、根據課文特點,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度」。 崔巒老師說:「語文課程貴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難也難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在回答鳳凰語文網友提問時說到:「語文教學如何將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起來,這的確很難,關鍵是個度的問題,所以我強調的是平衡。人文性與工具性要合二為一,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我對兩位專家的話感觸頗深,猶如茅塞頓開。是呀,回顧我們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體現工具特點的是結構、語言及技巧,體現人文特點的是內容,主旨。有的文章語言雋永,有的文章內容深邃,前者可側重於工具性,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後者可側重於人文性,談談內涵的豐富。

如《普羅公尺修斯》一課,老師就可以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引導學生跨越時空,與文字進行深入對話,讓心與心慢慢地貼近在一起,盡而感受到普羅公尺修斯的偉大,神話的無窮魅力,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完美結合。

二、將解讀文字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進。 當前,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讀書不充分的現象。學生讀了書,但並沒有時間將課文所表達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頭腦裡「活」起來,沒有足夠的時間「過電影」,更沒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靜下來涵泳品味,就匆匆讓學生去談感受。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只有通過充分的讀,學生才能與作者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從而理解文字內容,感悟文字思想,體會文字情感,認識文字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闡述的道理。所有這些唯讀為重。

因為讀是對文字情感體驗和表達的最直接手段,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能最有效地促進理解,促進感悟,並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讀這一形式把這種理解和感悟表達出來。(因為任何文章都由其內容決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調。

如《桂林山水》是讚美、驚嘆、欣賞,《十里長街送總理》則是沉痛、追思、懷念,《潑水節》是歡樂、喜慶、幸福,《匆匆》則是惋惜、追悔、自責,等等。)如果學生理解文字內容,就會讀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會背離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其次,教師要提高對文字的解讀能力,要長文短教,抓住重點段落,找準生髮感受的語言點,這需要老師有較高的語文素養,抓住這個語言點就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體驗情感,實現學生心靈與文字的深入對話,學生既掌握了學習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薰陶。

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教師以「中華不振」貫穿課堂,抓住描寫租界不公的段落,來感悟文字,既進行讀寫訓練,又激發了學生愛國、報國之情。

三、以學生為主體,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 傳統的課堂中,教師的地位明顯帶有「文化霸權主義」和「知識權威主義」特徵,忽視兒童各種學習權利,總是以教師為中心,滔滔不絕地滿堂灌,讓學生跟著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問。導致課堂上師問生答、師講生記、師令生從,師生關係畸形異化,課堂活動匱乏,學生智慧型與個性壓抑乃至衰減。

這些失衡的做法,不僅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長此以往會把語文掏空。因此,我們必須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即:

要把課堂教學建立在乙個全新的基點上,這就是要以生為本,始終關愛學生的生命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本真。 《課標》說:「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說簡單一點,這句話就是說:「要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語文實踐的能力。」而支老師這堂課的教學,充分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完全達到了這一要求。

而且,筆者認為,這也是支老師「指導學生朗讀,這看起來是在進行工具性的訓練(如果硬把工具性與人文性分開來說),但學生在一次比一次讀得更好的同時,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闡發和接受了所讀文章的人文因素。」這一論斷的自我實踐。 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要牢記課標的要求,加強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我們的教師必須還原語文的本來面目,讓課堂教學「返璞歸真」,就是要使我們的教學重新走上樸實、紮實、真實的軌道上,在繼承傳統時,也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就如我們今天觀摩到的《最後一頭戰象》。課堂開始讓學生讀完課文概括文章內容時,他教給學生遇到長的文章,可以抓住主要事件概括文章內容。

當學到「披掛象鞍」一段時,他先讓學生讀文,找一找哪個詞語最能表達嘎唆物件鞍的情感,當學生找到「淚光閃閃」「摩挲」等詞時,老師告訴學生這是對嘎唆動作和神態的描寫,這是教給了學生寫作方法。接著,老師又讓學生想象嘎唆見到象鞍時,會想到什麼?然後板書;聯絡上下文,邊讀邊想象,這樣就讀懂了嘎唆的心,運用這樣的方法,帶著你們的激動來讀,這是訓練了學生讀書的方法。

可以說整節課,老師都用這種訓練意識來引導學生,猶如天街小雨般的感覺。真正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綜上所述,我認為: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將解讀文字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盡量以「語文的手段」解決語文的問題,減少非語文手段的運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倡導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的理念,才能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什麼是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褒翠花虎儀 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是 知識和能力 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關係 在新課程中,三維目標是主要矛盾,知識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這三個維度中,知識和能力是基礎,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個維度,同時它又是其他兩個維度發展的依託。語文素養的核心是語文能力,假如把語文素養比做一座大廈,由三...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考研畢業後能進高中當老師嗎?四年之後畢業學生

呵呵,我覺得這個主要是看你的畢業學校了,北師大和華師大在我們這裡可是很好找工作的,要只是一般的普本,估計沒什麼競爭力。另外,語文課程教學論這種專業在就業上肯定是比不了中國語言文學這類專業的。但是它比較好考 慎重考慮一下 很難!你要考教育學,心理學,普通話還有教師能力。也不一定的啊 我認為老師應該是很...

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定書目

第1本書 論語 第2本書 匹克威克外傳 第3本書 三國演義 第4本書 老人與海 第5本書 紅樓夢 第6本書 哈姆萊特 第7本書 吶喊 第8本書 堂吉訶德 第9本書 史記 第10本書 子夜 第11本書 巴黎聖母院 第12本書 女神 第13本書 圍城 第14本書 歌德談話錄 第15本書 歐也妮 葛朗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