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禾木由
莆田有以下兩種地方習俗:(1)一年過兩次年,原莆田縣
是大年初四,仙遊縣是大年初五。在中國是很難找到一年過兩次年的習俗。而且大年初二不訪友,為了警示大年間被倭寇入侵的史實,當地百姓規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襲。
(2)莆田元宵節,時間跨度長,從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結束,堪稱全國最長的元宵節。且期間伴隨有大量熱鬧的民俗活動,盛況賽過春節。
2樓:匿名使用者
1、冬至湯圓端午面。端午節五月初五中午人人都吃麵條。雖然初二吃粽子,但不普遍。
冬至早上吃湯圓。而大年初一早上,每人要吃一碗配料豐富的線面,俗話說"吃了線面添一歲"。在莆仙地區,線面寓意長壽。
2、一口乾飯一口湯。莆仙習慣,吃大米乾飯必定喝湯。所以煮乾飯時,不管有沒有其他菜餚,湯是少不了的。
有時為了簡便,做個紫菜蛋湯也就可以了。並且不是飯前喝或飯後喝,而是就著湯吃乾飯。
3、做大歲。正月初四,莆田“做大歲”。
這一天和大年三十一樣的熱鬧隆重。此俗源於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進犯莆田,到處殺掠,至次年正月初一被戚家軍打敗後始返。由於家家都避難外地,沒法過大年,便決定在初四夜補過。
為了紀念這段慘痛的歷史,民間相約以除夕為小年夜,正月初四為“大年夜”,亦稱“做大歲”。
3樓:匿名使用者
莆田民俗豐富多彩,同一個習俗在不同的區域裡,就有所異樣變化,體現多變性和靈活性。例如春節元宵節,各地的活動日期不同,其專案內容、規模、形式等都存在差異性。元宵節期間,平原人舉行遊燈、楓亭遊燈最為典型。
沿海人元宵節,舉行神祗出巡郊遊、擺粽轎、演戲等。莆仙各地宮觀寺廟數不勝數,而各個地方的宮觀所舉行的神祗廟點活動地大大不同。但其功能或性質是大致相同的,卻有一個共同的願望—怡神祈望:
平安吉祥、子孫昌盛、萬事如意。民俗不光在過節上,風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樣式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由於受到地域文化影響與制約,民間方言或普通行為習慣,亦產生出許多頗具特色的地方習俗。
譬如莆田人的禁忌、崇尚、喜好等,形成一系列習俗。莆田方言中的獨特語音,亦產生了很多與語言表達有關的習俗。例如吉祥語、口頭禪、打比方、典故、誇張、諷刺、謾罵、幽默等等口傳習俗。
有些是現代漢語裡完全無法替代的語句。
莆田鬧元宵
莆田的元宵民俗活動從農曆正月初六開始直到正月廿九媽祖宮舉行“尾夜元宵”才結束,每天都有不同村莊、不同姓氏鬧元宵,節目豐富多彩,盛況賽過春節。元宵,是指新春第一個月圓之夜——農曆正月十五晚,為我國民間傳統的重大節日,亦稱“上元節”。莆田各地到處建有宮、廟、社、壇,每個里社均按古時劃定的地域和固定的日子,其中以十
四、十五、十六三天最為熱鬧,稱為“元宵心”。還有“總元宵”、“末夜燈”等活動,系較大社廟集中舉行的大型元宵繞境活動。
體現出莆田文化所獨有的強烈內聚力和鄉土氣息,是真正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狂歡節”。
媽祖民俗
媽祖民俗是源於人們對媽祖景仰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常規化古老民間習俗。它有別於其他媽祖信俗集體性活動,主要指信眾個體信仰活動,具有個人化鮮明特徵,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媽祖遊燈 為湄洲島百姓為祈福、慶豐收舉行傳統民間活動。在節日尤其元宵節期間晚上,人們都提著“媽祖燈籠”繞境遊樂。
●謝恩敬神 這是家族舉行感恩蒼天儀式,無論男女老少均統一著裝列隊到媽祖廟恭請媽祖參加,感謝聖恩,表達崇敬之情。
●聖盃問卜 當信眾家庭、事業遇到困難時,常會到媽祖廟用木質半月形“聖盃”問卜,祈求如何解決疑難問題。
●換花求孕 指湄洲島已婚未育婦女為祈生子育女到媽祖廟,與媽祖神像頭上的花互換來求媽祖賜孕。
●佩帶香袋 指信眾到媽祖宮廟祈取小香袋戴在小孩身上,以保平安。如今仍有許多信眾保持著這一習俗,以避邪保身。
●大門貼符 指信眾在大門貼上媽祖神符,保佑全家平安。
●頸項佩玉 指信眾脖子上掛媽祖玉像,寓意媽祖時刻相伴護佑在身。
●託看小孩 指信眾外出,將小孩託付給媽祖廟看護,因為媽祖是他們最信任保護神。
●媽祖掛脰 指在媽祖巡遊過程中,信眾向媽祖神像頸項上掛上用紅繩子系的金鎖、銀鎖或錢幣,虔誠祈願。
●誕辰禁捕 指湄洲漁民在媽祖誕辰日前後自發不下海捕魚,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民間性、親和性、包容性是媽祖民俗顯著特點,一千多年來世代相傳,已與百姓日常生活水**融,充分體現媽祖民俗普及性和深入性,並與其他媽祖信俗一起,成為媽祖文化有機組成部分。
清明節莆田清明節時,民間有到郊外春遊的習俗,叫“踏青”。不少人家帶著“清明龜”和“卷”,以及飯、菜、香燭、銀紙上山掃墓,表示對先人的悼念。回來時,帶回一小束青枝綠葉。
清明節多逢下雨,百姓可在清明前後各3天去掃墓,俗有“清明前三日、清明後三日”之說。
“清明龜”是用米飯或麵粉加糖做成的,先將飯糰或麵粉加糖捏成一個個粉塊,然後放入木刻的“龜印”中,印成龜的形狀。莆田民間傳說龜與鳳、龍、麟合稱為四靈,因此“清明龜”寓含祖先靈氣長存,子孫平安長壽之意。
“卷”也是用米飯或麵粉加工成約三墳長的長方形粉塊,在粉塊當中壓一條小線,然後放入蒸籠裡蒸,蒸熟後,粉塊中的小線會自然,形似書卷。有的人家還在“卷”上印製紅花,寓意一家紅火,子孫好學上進。
清明節期間,莆田人上山掃墓,除以祭品對著墓碑“呼神”致祭外,還要修剪墓圍的野草,疏通墓周的水溝,並在“墓龜”上培新土,並放上一疊紙錢,用小石頭壓住,以示此墓的後裔已來祭掃。祭掃完畢,折下一枝松枝葉帶回家,以示枝榮葉茂,一家順意,子孫昌盛。
另外,莆田一些地方,清明節還有唱清明戲的習俗,所唱劇目多為人們所熟悉的《白蛇傳》、《拾玉鐲》、《人面桃花》等戲劇中有關清明故事的摺子戲片斷,用以烘托清明的獨特氣氛。
民間具有影響力的戲劇《狀元與乞丐》、《春草闖堂》、《戚繼光斬子》等等,體現莆田人民愛國愛家庭,教育有方的精神。
4樓:冰雪花
大年初二不拜年,元宵節從正月初六到正月二十九
5樓:匿名使用者
我看到紅色蜻蜓飛在藍色天空。
莆田的民風民俗,莆田有什麼民風民俗
聽婷說歷史 在明代有個叫陳米牙的,是專門經營米業的商人。同是生意人,陳米牙的經營方式與眾人不同。人家賣米是唯利是圖 一味賺錢 而他賣米是薄利多銷,生意不成仁義在。用現代的語言說是,做生意要講道德,有道得財嘛 據說,他每次賣給百姓的米不收一分利錢,只用他小指頭上的長指甲在已售出的大米中,留下一指甲的米...
合江有哪些民風民俗 急,鎮江有哪些民風民俗?
萌之王者 牛王節 舊曆十月初一,農村習尊為 牛王菩薩生日 節間,或舉行大會,故又稱 牛王會 農村要打新米餈粑以慰耕牛,人吃牛也吃,並在牛角尖各懸一塊,以讓牛吃水時,於水中照見角上餈粑,領會主人厚意。雲峰廟會 納溪雲峰寺素有川南第一名山之稱,冊上有云峰禪院及中雲峰 老雲峰 寶寺等廟宇,統稱雲峰寺。農曆...
山東的民風民俗是什麼,山東民風民俗
yqsy一切隨緣 山東風俗 破 五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663 農曆 正月初五,俗稱為 破五 節。這一天不準婦女串門,串門不吉利。清裨類鈔 載 正月初五日為破五,婦女不得出門。這天各家都吃水餃,意為用水餃包起來,以求吉利。如今雖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