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右手
這個百抄
度知道中解釋的非常
襲好,非常詳細
希望能幫到你
1. 所說的,用於復說、引證等。例:《詩·秦風·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 謂某些人所說的。含不承認之意。例: 李贄 《復鄧石陽書》:「如今之所謂『出家兒』者,祗知有持缽餬口事耳。」
3. 所說的意思;意旨。常用於句末。例:《禮記·祭義》:「吾聞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謂。」
4. 所以。謂,通「 為 」。 例:《戰國策·趙策一》:「凡吾所謂為此者,以明君臣之義,非從易也。」
2樓:yg王雯雯
你的問題有些模糊哦,文言文的解釋一般就實詞、虛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以及重點句子的翻譯嘍
「足」在古文裡有哪些解釋?
3樓:匿名使用者
1、支撐器物的腳 [leg]
鼎折足,覆公餗。——《易·鼎》
白話釋義:鼎足折斷,蓋公美味佳餚。
2、充實;完備;足夠 [enough;complete;ample]
國無九年之畜曰不足。——《穀梁傳·莊公二十有八年》
白話釋義:國家沒有九年的儲備積累是不足夠。
3、富裕的 [prosperous]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賈誼《論積貯疏》
白話釋義:百姓衣食不足而不能治是自古至今還不曾聽說過。
4、使滿足 [satisfy]
採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白話釋義:色彩不夠。
組詞如下:
足下、手足、知足、足跡、充足、涉足、鼎足、插足、足月、補足、足以、高足、遠足、足見、豐足、長足、足夠、廁足、跌足、足赤、躡足、赤足、立足、饜足、十足、腕足、纏足、自足、不足、平足、
擴充套件資料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足,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凡足之屬皆從足。
白話版《說文解字》:足,人的下肢,在人體的下部。字形採用「止、口」會義。所有與足相關的字,都採用「足」作邊旁。
組詞解釋:
1、足下:古代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餘與足下俱系北大同學,而令戚又系餘之同鄉,彼此素無仇隙。」
2、手足:手和足。
郭小川 《青松歌》:「咱們 小興安嶺 的人啊,與青松親如手足!」
3、知足:謂自知滿足,不作過分的企求。
茅盾 《尚未成功》:「你從前教書的時候不是時時刻刻想望著眼前這樣的生活麼?現在弄到了,你倒又不知足!」
4、足跡:亦作「 足跡 」。腳印;行蹤。
夏之栩 《片斷的回憶》:「他們的足跡踏遍了 沙灘 周圍的大街小巷。」
5、鼎足:鼎有三條腿,比喻三方面對峙的局勢。
4樓:
1、腳,腿,足下(對對方的敬稱)。
2、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鼎足,碗足。
3、充足,足夠,富足。
4、足以(多用於否定式),不足為憑。
5、夠得上某種數量或程度。
讀音:zú
釋義:腳:足下(對對方的敬稱)。
組詞:足以、足球、足月、滿足、微不足道
造句:1.這些足以感動我了。
2.我想踢足球。
3.孩子足月了。
4.我很滿足。
5.這些對於我微不足道
「殆」在文言文中有哪些解釋?
5樓:小紅豆兒
1.危險。《謀攻》:「知己知彼,百戰不~。」《論語》:「思而不學則殆。」
2.近於;幾乎。《六國論》:「且燕趙處秦革滅~盡之際。」《雁蕩山》:「凡永嘉山水,遊歷殆遍。」
3.大概;恐怕。《石鐘山記》:「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
4.通「怠」,懈怠;懶惰。《商君書?農戰》:「農者殆則土地荒。
拼音:dài
筆劃:9
部首:歹
結構:左右結構
筆順:橫、撇、橫撇/橫鉤、點、撇折、點、豎、橫折、橫
造句:1.一妻多夫制已在此沿襲了數個世紀,但僅過了一代人,多夫制風俗便已近消失殆竭。
2.我們堅決反對、打擊這類破壞活動,嚴懲不殆。
3.父親的書稿在十年動亂中散失殆盡。
4.人類在地球上目空一切,意妄為,結果把環境破壞殆盡。
5.落日的餘輝已經殆盡。皓月當空,冰潔玉清。
6.現代人事事講求效率,傳統的繁文縟節大多已被革除殆盡了。
7.家具商場的一場大火,使展銷的家具損失殆盡。
組詞:1.殆危 [dài wēi]
意思是危險。《人民文學》2023年第10期:「一些因公致傷,生命殆危的同志,***都親自過問。」
2.殆盡 [dài jìn]
意思是幾乎罄盡。馬烽等《呂梁英雄傳》:「興縣地區反『掃蕩』大捷,七百餘敵寇被殲殆盡。」
3.違殆 [wéi dài]
意思是違背懈怠。
4.殆無虛日[dài wú xū rì]
意思是幾乎沒有一天空著。形容幾乎天天如此。
5.百戰不殆[bǎi zhàn bù dài ]
意思是經歷許多次戰役,都沒有遭到危險。形容善於用兵。
古文中的"謝"字有哪些解釋?
6樓:匿名使用者
」謝「在古文中的意思如
下:1、更換、替代。
出處:西漢 劉安《淮南子.兵略》:「若春秋有代謝。」
釋義:就像季節一樣不斷更換。
2、詢問、問候。
出處: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釋義:太守詢問羅敷:「願和我同乘一車走嗎?」
3、感謝,道謝。
出處:西漢 司馬遷《鴻門宴》:「乃令張良留謝。」
釋義:於是就讓張良留下來道謝。
4、認錯,道歉。
出處:西漢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釋義:由賓客帶領到了藺相如的門前道歉。
5、辭去、推卻、拒絕。
出處:漢 樂府詩《孔雀東南飛》:「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釋義:劉母拒絕媒人說:「女兒先前有過誓言,老婦我怎麼敢(對她)說再嫁這件事呢?」
6、凋謝;死。
出處:唐 杜牧《留贈》詩:「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
釋義:不要在鏡子前面哭泣了,等到薔薇花凋謝的時候就回來了。
7、告訴,勸誡。
出處:漢 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釋義:多多勸誡以後的人們,以此故事作為警戒,千萬不要不要再犯同樣的悲劇。
8、告辭,告別。
出處:西漢 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釋義:侯生看公子的臉色始終不變,才辭別了朋友上車。
9、 姓。如南北朝時期詩人:謝靈運。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謝,辤去也。從言,䠶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謝,辭別離去。字形採用「言」作邊旁,採用「䠶」作聲旁。
詞語解釋
1、謝絕 [ xiè jué ]
釋義:婉辭,拒絕。
2、致謝 [ zhì xiè ]
釋義:向人表示謝意。
3、道謝 [ dào xiè ]
釋義:用言語表示感謝。
4、代謝 [ dài xiè ]
釋義:交替;更替。
5、感謝 [ gǎn xiè ]
釋義:用言語行動表示感激。
7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中的「謝」"字的解釋:
1. 對別人的幫助或贈與表示感激 。
2. 認錯,道歉 。
3. 推辭。
4. 凋落,衰退 。
5. 告訴,詢問。
6. 遜,不如。
7. 古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8. 姓。
「謝」的讀音是:[ xiè ]
「謝」的部首是:訁
「謝」的筆畫是:12筆
「謝」的組詞:答謝、謝謝、謝意、鳴謝、感謝、致謝、謝幕、代謝、道謝、謝絕。
「謝」的造句:
1、拿著失而復得的車票,小王對李師傅千恩萬謝,激動得差點跳起來。
2、落水兒童成功得救,落水者家屬千恩萬謝。
3、他們在對手的半場多次搶回了球權,並就地發起進攻,所以我們已經開始嘗試把這種風格帶入我們的比賽,謝天謝地,我們得到了回報。
4、謝天謝地,我們一家還好,但是我祖母家的房子塌了,我的乙個兄弟和外甥還被埋在廢墟裡。
5、我知道有人在世貿中心工作,謝天謝地她能出來,但幾天以來她還是驚魂未定,甚至連話都說不出一句。
8樓:匿名使用者
謝,讀作xiè,在文言文古文中主要有如下意思:
對別人的幫助或贈與表示感激:~~.~儀.~忱(謝意).~恩.~意.面~.致~.感~.
2. 認錯,道歉:~過.~罪.
3. 推辭:~絕.閉門~客.
4. 凋落,衰退:~頂.~世(去世).凋~.新陳代~.
5. 告訴,詢問:「使人稱~:『皇帝敬勞將軍.』」
6. 遜,不如:「錦江何~曲江池?」
7. 古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8. 姓
謝xiè
動詞義:
1、形聲。從言射聲。本義:向人認錯道歉。
自謝曰。——《戰國策·趙策》
長跪而謝。——《戰國策·魏策》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驚謝曰。——清·周容《芋老人傳》
2、用言辭委婉地推辭拒絕。
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命。——《史記·汲黯列傳》
謝媒人。——《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楚而謝。—— 唐·李朝威《柳毅傳》
謝客矣。——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子退而休之,謝醫卻藥。 ——宋·蘇軾《蓋公堂記》
3、辭去官職。
若此兒不救,便當回舟謝職,無復遊宦之興矣。——《南齊書·王僧虔傳》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唐·王維《送張五歸山》
4、告辭;告別。
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史記·李將軍列傳》
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史記·魏公子列傳》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5、告訴;告誡。
謝漢使。——《漢書·李廣蘇建傳》
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6、以言辭相問候。
至府,為我多謝問趙君。/界上亭長寄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史記·趙廣漢傳》
7、感謝。
休謝之。——《三國演義》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史記·項羽本紀》
且謝曰。——唐·李朝威《柳毅傳》
8、逝去。
詔曰:弟勰所生母潘早齡謝世,顯號未加。——《魏書·彭城王勰傳》
9、酬謝。
婚禮不許多用盤盒豬羊糖餅,不許厚禮物謝媒。——明·海瑞《禁約》
受人十萬,謝客數千,又重饋部吏。——《潛夫論》
10、衰敗;衰落。
宿覺名未謝,殘山今尚存。—— 宋·葉適《宿覺庵》
花之既謝。——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11、遜讓;不如。
既鯨鯢折首,西夏底定,便宜訴其本懷,避賢謝拙。——《宋書·王巨集傳》
12、避免;避開。
必以儷辭為文,何緣《十翼》不能一致,豈波瀾既盡有所謝短乎?——章炳麟《文學總略》
名詞義:
1、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唐河南。
於邑於謝,南國是式。——《大雅》
2、姓。
詞義梳理
1辭卻,辭職。
2推辭;拒絕。
3引申為不用。
4辭別。
5引申為離開。
6消失;凋謝。
7指脫落。
8衰敗,衰落。
9除去。
10避免;避開。
11缺乏;少。
12遜讓;不如。
13更替;輪替。
14道歉;認錯。
15慚愧;不安。
16酬謝;酬答。
17指謝儀,報酬。
18泛指感謝。
19問候,問。
20告知,語。
21解答,敘述。
22龜的一種。行而頭仰,用以占卜不靈。
23通「榭」。
24古邑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唐河縣南。周申伯遷於此。一說,即今河南省信陽市。
25姓。春秋時魯有謝息。見《左傳·昭公七年》。
會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使」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 會合,聚會 2 相合,符合 3 時機,機會 4 領悟,理解 5 副詞。正好,恰好 6 必然,一定 7 kuai 快 算賬,算賬的工作 8 會稽 古地名,今浙江紹興 容我不充例子 6.一定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使 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使在文言文中含義很多,不過都以動詞為主。使 sh 釋義 命...
於在文言文中有什麼意思於在文言文中有什麼意思例句
1 引進動作的時間 處所 範圍 物件 方面 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 在 在 方面 在 中 向 到 自 從 跟 同 對 對於 給 由於 等。2 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 比 有時可譯為 勝過 3 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 被 有時動詞前還有 見 受 等字和它相應。4 放在句子開...
「使」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使」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命令 指使 2.派遣 3.讓,叫 4.運用 5.耍弄,玩弄 6.放縱,任性 7.傭人,奴僕 8.假如,如果 9.官名 使 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使 在文言文中含義很多,不過以動詞為主,詳細解釋和例子如下 命令 派遣.陳涉世家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讓 叫.夢遊天姥吟留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