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認為親吻是淫穢行為(雖然他們自己也幹),但在文字中諱言。到明清,才有白話**,經常出現的有「親」「嘬」「咂」。古文中說起男女之事,大都含混不清,多用「房事」「雲雨」「御女」「**」「猥狎」「戲謔」等,後邊三個詞多是貶義、調情的意思,可能包括了親吻動作。
「吻」就是最早的表示接吻的字。
擴充套件資料:
吻,口中有「一」,代表吮吸;昏,暈,表示忘乎所以。造字本義,兩唇相吸的激情與瘋狂。我們現在看到的「吻」不是最初的象形字。
勿,表示,不要。口勿為吻,暗示「吻」非口部的一般飲食動作。
在社會生活中,吻常被當做動詞使用,意為親吻 ,是一種常見的表達愛意的方式,可表達親情與愛情。
基本資訊:
拼音:wěn
部首:口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五筆86:kqrt
五筆98:kqrt
倉頡:rphh
筆順編號:2513533
四角號碼:67020
鄭碼:jrod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43b
漢字首尾分解:口勿
漢字部件分解:口勿
筆順編號:2513533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撇、橫折鉤、撇、撇
詳細解釋:
1、名詞
(1)形聲。從口,勿聲。本義:嘴唇
(2) 同本義 [lips]
吻,唇兩角頭邊也。——《華嚴經音義》
黃吻瀾漫赤。——左思《嬌女詩》
遂鼓吻奮爪以向先生。——馬中錫《中山狼傳》
(3)又如:接吻;親吻
(4)嘴;口 [mouth]
使人之吻助己言談。——《墨子·尚同中》
(5)又如:吻舌(吻唇。口和舌);吻吮(用口吹奏);吻流(利口之輩);吻創(口瘡);吻翰(口與筆);吻噤(閉口);吻儒(善謔利口的儒生)
(6)語氣;口氣 [mood]。如:口吻
(7)指鴟吻。古建築屋脊兩端的裝飾物 [ornament on roof ridge,in the shape of a legendary animal]
其製設吻者為殿,無吻者不為殿矣。——宋·葉夢得《石林燕語》
(8)動物的嘴;低等動物的口器或頭部前端的凸出部分。
2、動詞
(1)合;閉 [close]
道士搖著鈴注卵子,念幾句生意經,吻了材蓋。——清· 張南庄《何典》
(2)又如:吻著唇點點頭。
(3)親嘴 [kiss]。如:他渴望著吻她一下。
(4)緊接;相符合 [coincide]
閩城吻海而派江,輔山以居。—— 唐·沈亞之《閩城開新池記》
吻是指用嘴唇觸碰其他事物,通常是另乙個人。特別的,接吻是指兩人的嘴唇互相接觸。親吻是一種經過學習的行為,從其他動物之間的行為學習而來。
許多靈長類動物也有親吻的行為。據研究,親吻可能也具備了嗅取荷爾蒙的原始生物意義。
在現代西方文化中,親吻是一種常見的表達愛意的方式。在彼此熟識的兩個人之間,相互親吻是一種見面打招呼或者說再見的方式。通常,這種親吻表現為短暫地用噘起的嘴唇觸碰臉頰,或是只是單單用臉頰互相接觸。
在歐洲和拉丁美洲,這是男女之間和女人與女人之間常見的打招呼方式。長輩和孩子之間也可以通過親吻來表達感情。中小學生也可以接吻來表達愛。
接吻由來:
親吻是一種經過學習的行為,從其他動物之間的行為學習而來,許多靈長類動物也有親吻的行為。
據研究,親吻可能也具備了嗅取荷爾蒙的原始生物意義。
吻,在西方是較為流行的禮節。
關於「吻」的由來,東西方傳說不一,比較流行的看法認為,吻始於古羅馬嚴禁婦女飲酒,當男子外出歸來後,先要聞一聞妻子有沒有飲酒,假如妻子無酒味,丈夫就要親暱地吻上一口,這就是由「聞」到「吻」的過渡。以後相沿成習,成為夫婦見面時的第一道禮節。
吻在非洲某些國家和地區,不只限於表示男女之戀,它還寄寓尊敬和關心之意。非洲土著居民視酋長為「父母官」,人們爭相親吻酋長走過的地面,以此表示祝福和對酋長的推崇,古羅馬時期,皇帝允許最高端的貴婦人和寵臣吻他的嘴唇,次者吻他的手,庶民只能以吻皇帝的膝蓋和腳背為「殊榮」。
世界上還有一種吻光頭的禮俗。在比利時王國的里茲鎮附近的桑朗村,每年的春秋雨季,都有一批來自德國、荷蘭、法國和比利時等地的「光頭佬」來這裡「朝聖」,他們見面後以互吻一下對方的禿頭為樂趣。
在現代西方文化中,親吻是一種常見的表達愛意的方式。
作為一種愛情或者性慾的表達,親吻表現為兩人嘴唇與嘴唇的接觸,通常會更加強烈,並且持續更長的時間。熱情的情侶或配偶可能會吮吸彼此的嘴唇,或者將舌頭放到對方的嘴裡(法式舌吻)。帶有性意味的親吻可以是乙個人親吻另乙個人身體的各個部位,在浪漫和**的親吻中,身體感覺是最重要的。
2樓:浪跡天涯的女俠
i don't know
3樓:叫嫩
kiss ****
「親」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4樓:樓上叫的外賣
父母。《莊子。養生主》:
「可以全生,可以養~。」【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母和兄弟。《墨子。
節葬》:「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死,聚柴薪而焚之,薰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此指父母。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周公)封建~~,以番屏周。
」此指子弟。
2.親人,親戚。《論語。泰伯》:「君子篤於~**興於仁。」杜哺《登岳陽樓》詩:「~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無一字:指
一、無音信。)
3.愛,親愛。《孟子。梁惠王下》:「君行仁政,斯民~其上,死其長矣。」
4.親自。《詩經。大雅。韓奕》:「王~命之。」《史記。秦始皇本紀》:「~巡天下,周覽遠方。」(周:普遍。)
5.親近。《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
親在文言文裡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①父母。《莊子。養生主》:
「可以全生,可以養~。」【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母和兄弟。《墨子。
節葬》:「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死,聚柴薪而焚之,薰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此指父母。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周公)封建~~,以番屏周。
」此指子弟。
②親人,親戚。《論語。泰伯》:「君子篤於~**興於仁。」杜哺《登岳陽樓》詩:「~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無一字:指
一、無音信。)
③愛,親愛。《孟子。梁惠王下》:「君行仁政,斯民~其上,死其長矣。」
④親自。《詩經。大雅。韓奕》:「王~命之。」《史記。秦始皇本紀》:「~巡天下,周覽遠方。」(周:普遍。)
6樓:匿名使用者
在哪篇文言文?在不同的文章解釋不同
7樓:匿名使用者
在購物**中,「親」通常指賣家對買家之間的敬稱。就好像在說:親愛的顧客。
這樣稱呼不會很膩,又不乏俏皮的意味。
喜歡在文言文中怎麼說,文言文中怎麼說全部
念。念,常思也。說文 白話釋義 念,常和思一起用,思念的意思。釋義 1 惦記,常常想 惦 懷 頭 思想 想法 悼 舊。物。2 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 意 雜 信 3 說,讀,誦讀 白 戲劇道白 叨。經。書。4 廿 的大寫。擴充套件資料 喜歡是乙個漢語詞語,拼音是x hu n 也作喜愛,指愉快 高興,...
「路」在古文中的含義,道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路有很多種含義,詩詞中常見的有5種 1。道路 詩 鄭風 遵大路 遵彼大路兮。又如 陶潛 桃花源記 遂迷,不復得路。2。地區區域名 例如詞人辛棄疾的 京口北固亭懷古 烽火揚州路。3。就是 大 例如 詩經 的 生民 厥聲載路。4。行程。忘路之遠近。5。做事的方法和途徑 等等 通 略 落 露 潞 略 落 ...
可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可以在古文中的意思
1.表示可能或能夠 2.表示有某種用途 3.表示許可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可以解釋為 能夠 要看語境的,不過大多是可以憑藉的意思 可就是可以的意思,以就是用來作為憑證的意思 即可以用它來 文言文中,可以用來,可以憑藉 現在,行,能,表示允許唄 可以在古文中的意思 可以在bai古文中通常是兩個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