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情感新港灣
莊子之道,算是一種哲學思想。
道是莊子哲學思想的核心,他注重闡述道對精神世界的影響以及個人對道的體會,
並將個體的心靈和精神上公升到與道相同的境界,最終獲得靈魂的自由。
宗教 科學與哲學三者有何區別?
2樓:秦紹波
1宗教是唯心主義,宣揚有神論。信奉神靈!
2哲學是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不信奉神靈,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
3科學是人類對世界正確的認識。
4哲學包含科學!
5哲學和宗教在思想主張上是對立的!!!
3樓:手機使用者
能夠把宗教、哲學、科學三者一爐而冶的,只有佛教。
能夠把宗教、哲學、科學三者一爐而冶的,只有佛教!
「科學到了盡頭是哲學,哲學到了盡頭是宗教」誰幫我理解一下這句高深的話?
4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涉及到科學源頭和哲學的終極價值的方向性問題。「科學到了盡頭是哲學」:並不是科學發展的最後結果成為科學,而是說,科學追根朔底回歸哲學。
簡單地說,沒有哲學就沒有科學,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明確哲學的定義:哲學是一門研究宇宙,探索人生的一門科學。
哲學的定義限定了哲學的性質和作用。哲學本身並不能創造其他科學,前面已經說明哲學是一門探索人生的科學,人用哲學來探索人生,無疑,哲學產生於人類社會,離開人,也就不存在哲學了。科學領域強調哲學的完全理性,實際上,這只是出於研究問題的需要,但是人是有限理性的,由此,哲、學實際上帶有感性色彩。
明確了哲學的定義,性質和作用,那麼哲學如何成為科學的「盡頭」已經浮出水面了:沒有哲學就沒有科學,哲學為其它科學體系的建立提供方**是成其科學始祖的根本原因所在。其次,哲學史上產生的各種思想研究方法和技巧,比如尤其突出辯證思維方法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對立統一的觀點,大大促進了其它科學領域的研究。
所以,其它科學是離不開哲學這門獨特的科學而存在的。下面解說後半句。宗教領域是哲學幻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具體表現為宗教的組織形式,存在體制,信仰習慣,比如佛教說: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說的是在茫茫人海中,萬物同源,眾生平等,眾生皆過,相愛大慈;同體大悲在於人的內心深處有著超越凡塵俗利的博愛之心,當別人遇到苦難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憐憫之心。這也是哲學在宗教領域的一種整體,平衡,和諧的具體表現形式。
這在道教的道德經,**的聖經等傳世經典中都有著很多表現。那麼我們知道:哲學的盡頭並不是宗教,哲學的盡頭為自身的本源,對未來無盡的探索,人在,哲學在;人亡,哲學亡。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對性,哲學沒有權威可言,你高中老師所說的這幾句話,或許來自某位哲學家,或許來自自身的哲思,如果是前者,那麼這位哲學家能夠認識到科學盡頭是哲學這一點,可見其是乙個具有深刻思想的人,是後者,那麼你的老師是乙個辯證思維豐富的人,不過後半句,無論是哲學家還是你老師的思考,是有相當侷限性的,人各有思,各取所長,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看待。
5樓:匿名使用者
這一句話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反正我的理解就是科學不能達到的地方,應該就是我們人類的思想,所以稱為哲學。哲學只能體現在思想上。
而思想到了極端,就變成了宗教。宗教的信仰是我們暫時不能想明白的,也是哲學不能完美的體現的盡頭。
6樓:且看天地造化機
到了科學的最盡頭你會發現其實是哲學的範疇,哲學到了最盡頭你會發現其實是宗教的範疇。
7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說,科學就是人類掌握的知識精準推導;哲學就是對還沒有掌握的知識的強行解釋;宗教呢,就是一群不打算掌握知識的人在胡說八道混飯吃。
8樓:仙源渺渺
盡頭不是終結,而是科學與哲學新的開始。
科學到了盡頭是哲學是說明科學與哲學不可分。
哲學是思者之家,宗教是靈感之家。
科學是實在之家。
9樓:滿伍百川
可以反過來思考的~~宗教決定了哲學的內容,哲學決定了科學的內容~~~(或者不說決定是很大程度地發展吧~~~)也就是說:科學源於哲學,哲學源於科學~~~
10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是被證實----哲學是要被證實---宗教是信仰是不需要證實的。
請問宗教信仰是什麼?
11樓:周木木的小公舉
一、宗教信仰信仰中的一種,是信奉某種
特定宗教的人群對其所信仰的神聖物件(包括特定的教理教義等),由崇拜認同而產生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這種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現和貫穿於特定的宗教儀式和宗教活動中,並用來指導和規範自己在世俗社會中的行為,屬於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現象。
二、**教是以信仰耶穌**為救世主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新教(protestant churchs)、東正教(easten orthodoxy)、**教馬龍派等等統稱**教
中文中"**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稱"耶穌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和**教馬龍派的統稱一般用"**宗教"這個詞
三、佛教的信仰就是讓人們斷除「惡」的行為、行持能夠給人們帶來快樂的行為,通過修行減少自己內心的煩惱的方法、簡單來說教義唯有「無我利他的悲心,通達一切萬法的智慧型」 。
四、伊斯蘭教的信仰為和平、順從、安寧,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愛護世界上的一切被創造物(生物和礦物,)敬主愛人以求兩世的和平與安寧。
五、中國大部分信仰佛教,也有少數**教和伊斯蘭教,天主教的信徒。
六、宗教信仰為人生提供慰藉。作為一種哲學範疇, 宗教信仰具有追求為生活尋找支撐和意義的顯著特徵。表徵著人對終極關懷的渴望,它給人注入神聖的目標,引導人去反省自我、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從而為人的生活提供情感、意欲、願望、行動等的根基。
是一種精神的仰望和生命的活水,是人的一種價值意識的定向形式。
任何信仰都指向未來,指向所求的方向,指向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形成某種信仰,表明人決心按自己已有的某種理念來生存,表明人願意自覺提公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表明人希冀按自己的願望來改造心靈、改造自己、改造人生和改造世界。
中國的宗教發展
1、2023年有佛教寺院1.3萬餘座,現有2萬餘座,出家僧尼20餘萬人;2023年有道教宮觀1500餘座,現有3000餘座。2023年有乾道、坤道2.5萬餘人,現有5萬餘人。
2、伊斯蘭教是為回族、維吾爾族等10個少數民族中的大多數群眾信仰。2023年,有穆斯林約1800萬人,現達2100萬人。2023年有清真寺3萬餘座,現有3.
5萬座,伊瑪目、阿訇4萬餘名。其中,新疆穆斯林約1100萬人,清真寺2.4萬餘座,伊瑪目和阿訇有2.
8萬餘名。
3、天主教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擁有教徒約300萬人,2023年教徒人數約400萬人,現有教徒530萬人。2023年有教堂、會所4600餘座,現有6000餘座;有教區97個,主教60位,神父2200多位,修女3000多位。
4、**教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擁有**教徒70餘萬人,2023年教徒人數約1000萬人,2023年時中國**教徒1600餘萬人。**教教牧人員2023年有1.8萬餘人,現有3.
7萬餘人。2023年有**教教堂、聚會點3.7萬餘處,現增長至5.
8萬餘處。
自2023年至今,中國**教會累計印刷發行《聖經》達7000萬冊(含出口部分),共有22種版本,已成為世界上年印刷聖經最多的教會。
12樓:文子
宗教信仰是信仰中的一種,指信奉某種特定宗教的人群對其所信仰的神聖物件(包括特定的教理教義等),由崇拜認同而產生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這種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現和貫穿於特定的宗教儀式和宗教活動中,並用來指導和規範自己在世俗社會中的行為,屬於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現象。
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類所具有的普遍文化特徵,信仰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天賦的主觀反應,它是人類對於宇宙天地命運歷史的整體超越性的意識。
13樓:喜腦弓子
東坡居士,影響最深的,一直隨蘇軾到生命盡頭的是佛教。
14樓:水瓶臨風
宗教信仰是一種意識形態,它作為一種精神風俗,是極其複雜的,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工作和學習等各個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廣西的少數民族除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具有嚴格的宗教意義外,其他少數民族沒有形成統一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多屬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萬物有靈,同時又受道教、佛教的影響,使多種信仰交融並存,並形成了崇拜——祭祀——禁忌的信仰風格。
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類所具有的普遍特徵。信仰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天賦的主觀反應,是人類對於宇宙天地命運歷史的整體超越性的意識,是統攝其他一切意識形式的最高意識形式,是人類對人自身存在,與客觀世界的整體性的反應。是一種形而上的意識形態.
「宗教的本質既不是思維也不是行動,而是知覺和情感。它希望直觀宇宙,專心聆聽宇宙自身的顯示和活動,渴望孩子般得的被動性被宇宙的直接影響所抓住所充實。」從字面上來看它的本質,就是人類對自己心中王國宗主的嚮往與精神皈依所在。
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宗教情感論的首創者施萊而馬赫這樣解釋宗教的本質意義。
作為人把握世界和生命的一種獨特的方式,充分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精神對物質的反作用。
15樓:匿名使用者
以佛教為例,佛教信仰的物件是佛祖,相信因果報應和生死輪迴,基本教義包括四諦、五蘊、十二因緣、三法印等。
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苦諦,即苦的表現形式,生、老、病、死四苦,加上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盛陰構成八苦。
……諸如此類,十分繁瑣,對大多數人來說,好象沒有搞清楚的必要。
二、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其實就是指新教,新教、東正教、天主教統稱為**教或**宗教,都信仰上帝。
三、有人統計,二戰以來,世界上85%以上的較大事件都與民族宗教因素有關。這個統計大約可以回答你的「真不懂宗教信仰牽扯到人命生死麼?還甚至涉及戰爭?」這個疑問。
四、我國在約有1億多信教群眾,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同時也規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因此,「宗教信仰是福還是禍?」這樣的說法是不妥的。至於你個人的信仰,那是個人私事,,不好評價。
什麼是 宗教信仰自由,杜繼文 什麼是「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就是可以信奉任何一種宗教,除了違法的教派除外 杜繼文 什麼是 宗教信仰自由 中共 制定的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 即中發 1982 19號檔案 指出 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說 每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
佛教是宗教嗎,佛教信仰屬於宗教信仰嗎
佛教已有大約3000年的歷史,由釋迦至今,佛佛祖祖地相傳,只有多元的社會教育這一樁事情,教人幸福的生活,智慧型的生活,和諧的生活。但是這3000年來,後人的誤解,以訛傳訛的流通,使佛教發生了質的改變,在今天的社會,公認佛教是宗教,這也是無可否認的。佛教現在大體有四種形式 宗教,哲學,教育,甚至邪教。...
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是
對於唯物世界來說,神自然不符合規律法則,但是它既然是一種人格化的精神載體,對於乙個人的思想 意識而言,它完全可以成為合理的存在。l另外,宗教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有其發生 發展和消亡的客觀規律。世界人權宣言,美國 傑菲遜起草的,他就是虔誠的 徒。信仰是人的基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