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太陽永永遠遠
閻 鋼
(四川大學 政治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構建和諧社會,是當今社會的主要話題,也是加強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 這不僅預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將取得戰略性的推進,而且也為我們張揚優秀文化傳統,尋求民族精髓的理性支撐開闢了寬闊的天地。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和諧社會是一種自人類思想意識、政治觀念成熟以來就夢寐以求的社會,是一種千百年來可慾而不可得的社會。
這在中國思想史上,表現得尤為顯然,其中更以「大同」思想為最,即所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如此等等。
「大同」思想自先秦以來不斷地支配了中國大批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無數志士仁人為之思慮,為之奮鬥,其間不乏優秀的思想和精闢的學識。不可否認,在中國百家學說中,儒家學說尤其是它的仁學思想,對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支撐意義。
一、「人則仁義」是儒家仁學思想的生命價值基礎,不僅是人之為人的基本價值標準,也是個體行為實踐的價值準則,這對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加速和諧社會的主體培育具有理論性的指導意義。
「人則仁義」是儒家仁學思想的基本價值觀,在儒家學者看來,「仁」是支撐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義」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基本行為準則。這正如孟子所說:「仁也者,人也。
合而言之道也。」 明朝儒子何心隱擴充套件為:「人則仁義,仁義則人,不人不仁,不人不義。
不仁不人,不義不人,人亦禽獸也。」「人推廣其居以象仁,以人乎仁,正其路以象義,以人乎義,以操其才,以養其情,以平其氣,以存其心。於居之廣,路之正,以人乎仁義,則仁義其才也,仁義其情也,仁義其氣也,仁義其心也。
仁義人也。人豈易易而人哉?」 這就是說,只要是乙個人,他就應知仁明義。
人不知仁而且棄義,便與禽獸無二。故人非明於仁知於義,豈能自覺於人道哉!
儒家學者之所以將仁義看得如此之重,其核心的價值就在於:仁者愛人;義者宜也。孔子在回答他的學生樊遲問仁的含義時,就曾明確指出:
仁者愛人。愛人就是「克己復禮」、 「修己以安百姓」。 義者宜也。
宜,即適於仁,愛以人。也就是「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從今天社會發展的現實意義來看,無論國際社會,還是國內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或者要求社會和諧是民心所向,社會所趨同的。
從理論上說,和諧社會就是無論在國際範圍內,還是在乙個國家中全體公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也就是全體公民的各種社會活動基於良性執行和協調發展的社會。從實踐上看,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是人,是乙個社會的全體成員即公民,因此,人的基本素質的好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為此,我們無法否認儒家仁學思想在強調和加強人的基本素質教育中的有益而積極作用。
一方面,儒家仁學的「愛人」思想把握了乙個最基本的價值要素,這直接關係和影響到和諧社會構建的實質性基礎,這個價值要素的實質就是「修己」、「克己」。在儒家看來,無愛人無所以構建起和諧社會,正如孔子所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時,愛人還必當有乙個實踐的價值要素,這就是說怎麼樣才能夠踐行愛人。儒家對此明確強調,要愛人當要「修己」、「克己」。
在儒家看來,修己力在「懷德」,懷德是一種為人的君子風範,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儒家以此認為,做人懷德,才是君子之所為,人的一生無非是以德律己,以法束己,做人懷德者為人的正道。
而做人只顧自己的利益,卻多怨恨,是小人之所為。孔子說:「放於利而行,多怨。
」 乙個人依據個人利益而行動,會招致很多的怨恨。孔子又說:「君子上達,小下下達。
」 君子通達於仁義,小人通達於財利。乙個道德高尚的人追求、企盼的是通曉仁義,尋求人生的高境界;乙個道德品性差的人追求、希望的是獲取財物,尋求人生的低境界。「克己」是一種高境界,這表現為通過對自己言行的抑制,使其全部符合一定社會的道德行為規範,做到為仁、行義。
也就是要求乙個人的行為必須建築在這樣的基礎上:「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即不合道德規範的事不要看;不合道德規範的話不要聽;不合道德規範的話不要說;不合道德規範的事不要做。
乙個人行德性之事,全憑自己決定,由不得別人代勞。所以,克己必去私慾。「是故聖人若天然,無私和也;若地然,天私載也。
私者,亂天下者也。」 因此,儒學倡導:「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作讓。
」 乙個道德高尚的人,應該是尊重他人超過尊重自己,應該是先顧及他人而後才考慮自己,這樣的人民眾才會信服。老實說,在乙個利益紛爭不斷的經濟社會形態下,要創立和構建和諧社會,沒有愛人思想中的「克己」和「修己」精神是不行的。尤其在當今市場經濟發展程序中,利益的驅使最容易擴大一己之私利,競爭又容易將人與人的關係逼向自我維護,而人與人利益差距的拉大又會輕易地將人的行為導向損人利己,如果人人為我,天下勢必更加紛爭不平。
在此,儒家是明智的,他們的思想具有社會補益的作用。
另一方面,儒家仁學的「愛人」思想表述了一種最基本的實踐精神,這直接關係和影響到和諧社會構建的成功與失敗,這就是志在「博施於民而能濟眾」,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這正如孟子所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為此,儒家十分強調以禮待人,以利與人;不**民意,不強民所為;勤政勤勞,不悔不怨。正像孔子所說: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當在重公輕私,公私有別。
在儒學看來,私義行則天下亂,公義行則天下治。「公則一,私則乃殊。為公,便能為民,為民,則天下同樂;為私,僅只為己,為己,則天下紛亂」。
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是具有私心的,正所謂:「人心不同如面,只是私心」。儒學是較能準確把握這一點的,儒學要求為公,是將其上公升到個人能成就其人格理想的高度來看的,儒學強調忘私,實則是「有私」。
克己是為了行仁義,行仁義無非是使自己成為君子、聖人。正如王安石所說:「惟其無我,然後不失己;非惟不失己,而又不失人。
不知無我而常至於有我,則不惟失己。」 儒學的這一思想是現實的,這也正展示了儒學公而忘私思想的生命力。中國當代哲學家賀麟先生在其《文化與人生》一書中說得好:
「人生精神上最大的快樂,事業上最大的成就,學藝上最大的創造,往往都是忘懷人我,超出小己的境界所產生出來的。」 忘我實則為我,奉公最終尋覓的是個人生命意義最高成就的實現。這就是儒學極力倡導「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奉公忘私」思想的最實際、最現實、最真實的意義所在,這一思想在今天對構建和諧社會,幫助人們正確認識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地位具有相當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仁則榮,不仁則辱」是儒家仁學思想的人生價值精神,這不僅是社會對人的評價尺度,而且也是社會對人的價值需求。在今天和諧社會的構建程序中,對平衡人生價值,調劑生命意義具有積極的啟導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榮譽與恥辱是一對相對立的範疇,同時又是一對體現人生價值高低、大小的社會評價尺度。由於榮譽和恥辱表現的是,一定社會、階級或某種集體,以及個人對人自己行為的肯定、讚賞性評價或抵毀、否定性評價,所以,社會中的每乙個人從維護自己的尊嚴,滿足自我的需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出發,總是力求於在自己的生命過程中盡可能地去贏得榮譽,而清除恥辱。換句話說,人的生命意義就是在於,以什麼樣的生存方式,在什麼樣的生活狀態中,在多大程度獲得榮譽,摒棄恥辱。
聯絡當前世界形勢,談談儒家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發展的現實意義
2樓:真吏部尚書
儒家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積極意義體現在:
1、克己復禮思想。正心修身,促進公民素質的提公升。公民素質的提公升是社會進步的基石。
如果人人都能嚴於律己,以禮待人,那麼社會就會減少很多矛盾與衝突,對處於當下快速社會變革時期的人際關係顯得尤其重要。
2、為政以德思想。「為政以德」是儒家核心的政治思想,它從「德治」的角度提出有別於「法治」的治國理念,不主張嚴刑峻法,提倡教化育人,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性光輝,能為冷冰冰的「法治」社會投射出一絲溫暖。當下,特別需要「法治」、「德治」的剛柔並濟、相得益彰,實現社會的穩定和諧。
3、仁者愛人思想。當今社會普遍存在信仰漸失、道德感下降等問題,人們對於別人的苦樂乃至生死往往都漠不關心,人與人的關係充滿猜忌、嫉妒、功利和恩怨,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公序良俗遭到挑戰,社會急需重拾「愛心」,重塑人們心中「為仁由己」、「見義勇為」的道德高地,社會和諧才有希望。
4、無信不立思想。和諧社會必定是乙個誠信社會,儒家倡導「人無信不立」的思想正是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劑良藥,通過社會道德與**的強大約束力來規範人的行為,讓不誠信者無處遁形,用誠信促和諧,正是當下社會應該極力推崇的。
3樓:永懷南師
當今世界,西方文化,甚囂塵上。近年來,我國居住環境惡化,人們道德水準下降。儒家思想,重視處理好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環境的關係。
若人們積極做到'溫 良 恭 儉 讓「,修身養性,克己奉公,仁愛利人,保護環境,必定會完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
4樓:故園籬笆
更喜歡道家,因為
1、人生關懷:生來勞作,死時安息
2、人生態度:自然而然、超脫通達
3、教育:尊重天性,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4、文化:無為而治,任各個學派自化,所以齊國稷下、西漢初期、魏晉時期都是百家爭鳴的極盛時期
6、藝術:清水出芙蓉、天然來雕飾,主張言簡義豐、得意忘形7、環保: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睥睨於萬物8、科技:
察天觀幾、以參為驗,以術演道、以道御術,防止科技負面作用9、信仰:道教
10、治國主要是黃老道家,它的主要觀點是
(1)道生法:在堅持法治的同時(和儒家不同),推崇有道之法,反對無道之法(與法家相對立)
(2)因俗簡禮寬刑簡政
(3)兼採百家:所以被後世誤以為是雜家
結合實際,談談對對立統一的體會,結合實際,談談對對立統一的體會
1 根據矛盾同一抄性和鬥爭性辯證關係原理,在對待事物和解決矛盾時要在統一中把握對立 在對立中把 握統一。例如,一方面各門課程之間客觀上存在時間分配的對立,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課程或專業課上 另一方面各門課程之間客觀上存在內容相關的統一,我們也要學好一般課程或公共課。有特長,不掛科。2 根據矛盾是...
一道歷史題,一道歷史題,求助。。。
果斷選d。關鍵句 粗且為一時選用之本耳 b 恢復了漢朝的察舉制度 a。這段記載主要是介紹九品中正制的內容。一道歷史題,求助。他們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形式主義偏向。這種形式主義地看問題的方法,影響了這個運動後來的發展。這個我們以前老是講過。已發到你的郵箱,你看看可不可以,不滿意...
論述題結合實際談談你對商務禮儀學習的認識及體會求答
商務禮儀 嚴格來說就是我們在商務交往中應該遵守的交往藝術。體會 學習商務禮儀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素質,方便我們的交往應酬,有助於維護企業的形象。雖然我們學習很多,不過我一點 就是對你的長輩打招呼的時候,你一定要恭敬,並且要說實在點,一些細節要注意。比如 稱呼要突出長輩的身份和地位。特別是地位給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