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尚有福台壬
眼見為實的上一句是:耳聽為虛。
【詞目】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釋義】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2樓:徐琳軒軒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眼見為實的前一句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意思:自己看見得才是真實的,聽到得不一定是真的。
4樓:匿名使用者
「眼見為實」的前一句是:耳聽為虛。
5樓:耶嘿
不知道的是傻瓜。其實是耳聽為虛!!!???
6樓:曦瞾懺彧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眼見為實的上一句
7樓:課文你來說
眼見為實的上一句是:耳聽為虛。
【詞目】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釋義】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8樓:黛妮
眼見為實的上一句是——耳聽為虛。
眼見為實的前一句的八字成語是什麼
9樓:凌空晨風
【詞目】耳聽bai
為虛,眼見為實du
【讀音】ězhir tīng wéi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釋義】形容不dao要輕信傳聞,看到的
版才權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分詞解釋義】眼見 : 1.眼看;目睹。2.猶眼界。3.分明;顯然。4.很快;馬上。
【出處】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10樓:陰靜楓丘又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眼見為實下一句是什麼?
11樓:心之王者
眼見為實下一句是耳聽為虛。
意思: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拼音: yǎn jiàn wéi shí,ěr tīng wéi xū
詳細釋義:
1、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五:「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聽人說的靠不住。」
2、劉真《春大姐》:「玉春娘 嘴裡雖沒有說出,心裡可老是相信著那句老話: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示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所以我們進行了實地參觀。
近義詞:百聞不如一見
拼音: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意思:聽到一百次不如親眼看到一次確實。聞:聽見。
出自:《荀子·儒效》:「聞之不若見之。」
釋義:聽到不如見到他。
示例:從前畫師所繪的獅子形,統是全身有毛,我觀現在這獅子並不是這麼樣子,所以百聞不如一見。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形容了解事物不如親自觀察為確實。
12樓:轎彝空
耳聽為虛。什麼事情必須親身經歷。
13樓:匿名使用者
耳聽為虛。什麼事情都要親身經歷。
14樓:匿名使用者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實際上眼見並不一定為實,人有許多錯覺,所以眼睛也會欺騙你,比如好多魔術你看到的並不是真象,再如你把等長的筷子互相垂直放值,你會覺的豎的長一些,實際是一樣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下一句,是耳聽為需,眼見為實。相信我,
16樓:匿名使用者
耳聽為虛。他們都是這樣說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18樓:匿名使用者
眼見為實的下一句是耳聽為虛。
眼見為實
19樓:唯愛葵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
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眼見未為真上一句是什麼
20樓:謙謙永在
沒有上句,只有下句,眼看未為真,耳聽三分假是與成語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意思類對應,著重看哲學含義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
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出處】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21樓:匿名使用者
眼看未為真,耳聽三分假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情感說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句諺語的道理是什麼?
老許願 1,哪兒有那麼多真假,假的當真久了就是真的了。眼見未必為實,耳聽未必為真。我問 如何辨真假?你說 用心感受。2,看看就好,別當真,也不用往心裡去,眼見都未必為實,一手也有可能作假,何況毫無干系的人的自我揣測。3,別人的事終究是別人的事,我看看而已就算了吧,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說眼見未必為實。...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是名言名句嗎
是的,本句屬於名言名句。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1 讀音 r t ng w i x y n ji n w i sh 釋義 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請你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句俗語做出科學的解釋
1 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必經階段和必要前提。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徑是參加實踐,就個人而言,也可以使用他人提供的資料。他人提供的資料可以是對事物的如實反映。因此,耳聽未必為虛。2 感性認識是對現象的認識,可以憑人們的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現象有真象與假象之分,假象不是對事物本質的如實體現。所以,眼見不一...